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世间路之山阴林家 > 35 重提山阴故事(3)春节与儿女

35 重提山阴故事(3)春节与儿女

春节过后,亲戚间开始走动了,山阴乡走亲戚,用的是点心和白馍,白馍在这里叫饽饽,模样像女子胸的形状,国人总是在各个方面加入身体的形状,以表达这种隐喻,据说如意也是。

点心大部分是桃酥,用纸包好那种,就是白面、糖和花生油,讲究一点的家庭会加点蜂蜜,味道更好。家里就可以烤制,不过一般村里都有烤房,自己带炭火烤就行,也很方便。

这里不分贫富过年只带这两样即可,当然你可以多带,不过,带再多的礼物,如果没有这两样也是不对的。当然平辈之间走动,为了照顾面子,大家无论贫富都是只带这两样,如果看望长辈,就可以多带点。

林家的亲戚其实不多,老亲走动的不多,同姓的不用说,除了几个老得不能再老的,去看看外,大部分人是不走动的。所以,大多是几位娘子的娘家亲戚,也算简单,就是年后初三走走娘家,没有多大复杂的。大娘二大娘因为做了奶奶,会在初六回娘家,尤其孙二娘,老份的客人都在她家吃饭,每到过年,她就忙得不亦乐乎,每次都是大娘帮忙做饭做菜,也为林家媳妇们博得了贤良的名声。

点心与饽饽在腊月二十六之后就要开始制作,几家人家一起,挨家挨户做,二大娘与婆婆住在一起,大部分时间大家都聚在这里。

孩子们都会来帮忙,男孩子要帮着揉面,女孩子学着做花样,饽饽上要贴上各种各样表示美好寓意的面塑,荷花、牡丹、如意、菊花等等。林瑶和哥哥们的就在院子里劈火头,林瑾就在那里看着,在哥哥们面前,他永远都是小孩子。

二大娘尽显豪门气韵,老份在家,所以她家的吃食种类是最多的,炸面鱼、炸肉丸子、炸鱼,只要能有的都要做上些,而且数量要多,每次都是满满的几大盆,炸好了留下年后招待客人的,多出来的就分给各家了。

老四家里过年从来不炸这些东西,就连饽饽与点心也是在二娘家做,林瑾无疑是占了大便宜,崔珊也乐见其成,在林瑾的带动下,她也变得脸皮厚厚的。天天跑二嫂家里,嘴巴也甜得像摸了蜜,林瑾更是不用说了,他从小到大就是这么干的。

林家的儿女

面食的制作过程,永远伴随着家族内部的非正式会议。

一大家子在一起忙活的时候,孩子的婚姻是个大话题,林家也算是人丁兴旺,老大家就有五个孩子,三男两女,除了最大林莫林芙,连带其它家的孩子都未成家。老二家三个孩子,两男一女,老大林英已经成亲。老四家就是两个小屁孩,不过崔珊肚子里还有个。

林家也算十里八乡的富户,除了林荃大伯媳妇娘家条件差点外,其他男子包括下一代娶媳妇,最差也是小康之家,衣食无忧的那种。

大元承平百年,民间的积累还是不错的。山阴乡大富大贵的人没有,贫苦之人也有,但真的吃不上饭的人却是难见。

从年龄上来看,林家儿女们正在逐步迈入婚姻季节。

父母辛苦的耕耘,十几年的等待换来破财的时刻了。婚姻在农村,是除了盖房以外,最大的开销了。

婚姻的第一步自然是筛查一下有没有适合的年轻人,同姓的自然剔除。老娘她们把山阴及邻近乡的富裕之家细细扒拉一遍,把可能的年轻人挨个评价一遍,这也不躲避孩子,让孩子们参与到评价的过程来,其实也是好事,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论哪个朝代,都不是一个绝对的事情。

门当户对只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品质比门户更为重要,婚前的了解,古人并不比现代人差,甚至更为重要。随随便便就给子女选定对象,这本身就是一件不负责任的,甚至可耻的事情,也说明为人父母是不合格的。

林家耕读皆有,商事不辍,了解的渠道更多,大家平时都很注意这些方面的信息收集,不过不像石氏那样记在本子上,都是在脑子里罢了。

对方的品质很重要,孝顺、谦虚而又能干,这是首要的。相貌嘛,也看重也不看重,毕竟古人好看的不过,稍微正常点的都可以用英俊俊俏来形容。像栾三妹这样好看的女子真的是凤毛麟角了,姜媛也算得中上之品了。

其实,怎么说呢,只要营养条件能跟上,丑人难见,貌丑大多是几代人小时候营养不良造成的。故,貌丑大致可以判断为,家穷或者有疾病。

其实林家现在到了婚嫁年纪的家家都有,老大家的次子林荀,老三家的林茂林荃都是迫在眉睫,倒是女子不急,大的才十岁。

嫁妆也是个话题,这是属于女子的个人财物,即使到了婆家,如果女子不愿意,谁也不可以动,而且不仅不可以动,还要男方家里养活。这是唐宋以来留下的传统。

大元律中即使女方早逝无子嗣,嫁妆中的财物也要分一半给娘家,而娘家陪嫁的土地商铺都要原数归还。后世吃寡妇大户的现象,至少在此时的登州,是不敢的。

如果哪家敢这样做,无疑是自绝门户,从此再无女子上门。即使你再有钱,乡人像郝老秀才、林瑶林瑾之流的口水就能淹死他,至少这些人能保证,再也无人与他们做生意,再无女子进他们家门,所以保护女子财产独立的态度一直在。

也是这个原因,很多人嫁女都是陪嫁店铺与土地,现金倒是不多。不过,山阴乡以土地为主,毕竟整个乡里都没啥店铺,经商全是流动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