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在南宋那些年 > 第七十二章 襄阳,我们来了

第七十二章 襄阳,我们来了

“德源兄,谢方这孩子有些主意,上次在临安拜见慈湖先生,先生还说此子孺子可教,不妨让他说说,呵呵。”许衡看着郑清之,笑着说道。

“好,不愧是仲达兄的高足,谢方你就说说,呵呵!”郑清之看着谢方虽有些怀疑,但也鼓励说道。

“嗯,两位先生,俺是这样想的,其实这茶农、茶贩也是被迫为之,刚才先生不也说是朝廷盘剥过甚吗?”

“况且如今战事虽然稍歇,但金兵预计最晚明年还要南下,正是朝廷用人之际,况且这些人精悍异常,不如变剿为抚、宜籍为兵,这样缓急可用,这支军队的名字不如索性叫做茶商军,一来能消除隐患,二来更能补充朝廷之兵,两全其美,郑先生看是否可行!”

“哈哈,果然是良策,妙!妙!妙!仲达兄,你收了一个好弟子啊,真是让人羡慕呀。”那郑清之听了,豁然开朗,看着谢方,朗声说道。

“呵呵,德源兄以为可行?”许衡笑着问道。

“可行!可行!我明日便启程,向总领说这个事情。”郑清之笑着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德源兄,你我好久不见,不妨多饮几杯。”许衡见谢方的想法能为郑清之所用,也是高兴,于是谢方、张平又伺候二人饮酒,等到很晚,谢方、张平才各自扶着酒醉的许衡和郑清之回客栈了。

等到第二天,郑清之又跟许衡聊了很久,吃过早饭后,因各自有事,便各道珍重,许衡、李虎等人继续赶路了。

又行了数日,这天众人终于来到了襄阳。“襄阳,我们来了!”谢方从心中喊道。

说起这襄阳,历史悠久,夏分天下为九州,襄阳分属荆、豫二州之域。商周时期,襄阳境内封国林立,殆至春秋,楚国强盛,先后灭掉诸国,今境全属于楚,遂置北津戍。后楚为秦灭,秦置郡县,襄阳分属南郡、南阳郡。

西汉今境依然分属南郡、南阳郡,而两郡则同隶荆州刺史部。汉高祖六年建襄阳城,置襄阳县,以县治位于襄水之阳而得名。王莽时襄阳曾一度改称“相阳”。东汉光武帝时恢复原名,至献帝初平元年,荆州刺史刘表徙治襄阳,襄阳遂成为南郡、南阳郡、江夏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章陵郡等八郡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建安十三年,曹操取荆州,襄阳分属南阳郡、襄阳郡、南乡郡。三国时,魏蜀吴针对襄阳展开争夺,在后世《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的故事中,就有三十回发生在襄阳,由此可以看出襄阳城的重要性。

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州统县。大业三年改州为郡,以郡统县。唐贞观元年分天下为十道,襄阳属山南道。开元二十一年又分为十五道,襄阳属山南东道。

宋太宗至道三年,分全国为十五路。京西路治河南府(今河南洛阳),辖十六州,其中襄州领有襄阳、邓城、谷城、宜城、中庐、南漳六县。宋神宗熙宁五年,十五路分为二十三路。京西路分为京西南路(治襄阳)、京西北路(治河南府),南路辖(金州、均州、邓州、唐州、随州、郢州、襄州、房州)八州。

“天下有变,随而应之。所谓上可以通关、陕,中可以向许、洛,下可以通山东者,无如襄阳。由武昌而北,非不足以叩三关,动申、蔡,然而取道纡回,不如襄阳之径且易也。”顾祖禹的这番话,准确的描述了襄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南宋时期,在与金长期的对峙过程中,由东向西逐渐形成了江淮、京湖、川陕三大防区,疆界大体稳定在秦岭、淮河一线,宋金交兵的主战场也大致在东线的淮东与淮西、中路的京西南路与荆湖北路以及西部的川陕三个战区。

京湖防区主体包含京西路、和荆湖北路两个安抚使路,因其首府分别为襄阳和江陵府,因而有称荆襄防区,又因其地属京西湖北路安抚制置司,时人亦称其为京湖制司。

京湖战区,核心区域为宋之京西南路与荆湖北路北部的襄汉一带,南宋以其为第一防线,而在荆湖江面的归、峡、岳、复、鄂五州及江陵、德安两府构成了沿江的第二道防线。

其中随州、枣阳、光化军是保卫襄阳府的战略要地,宋军由此进攻唐、邓两州,可直插金朝的心脏,牵制其重病,有力地策应南宋东西两路的战守。可见,京西南路是南宋中路的门户,是宋金争夺战的主战场,能否守住襄阳、枣阳、随州,是南宋存亡的关键。

后来,宋蒙对峙时期的京湖战区,随着战争压力的不断增大,核心地带则扩展到了包括荆襄、鄂州和潭州在内的京西路和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包含有孟珙所规划的常德府、澧州一带和以辰州、沅州、靖州、桂阳军、郴州这一突出的弧形地带所形成的两条防线,防范自四川、广南西路进攻的蒙军。

目前京湖战区的最高领导人便是赵方,他的职务是迁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关于制置使有制使、制帅、制阃等别称,其官署为制置使司也称制置司、制司、制府、帅司,南宋自建炎元年便已有设立。

开禧北伐失败后,朝廷才逐步加强如制置使、安抚制置使、宣抚使、督视军马、都督军马之类官员的统兵体制。制置使等官员尽管品位各有等差,却削弱和取代之前各都统制的事权,成为事实上的大军区统兵官,直接指挥前沿军务。嘉定四年,南宋以金为蒙古所败,宁宗于九月及次年五月两次“命江淮、京湖、四川制置司谨边备”

谢方知道历史上的赵方,重视并积极选拔人才,名将扈再兴、孟宗政等人都是赵方亲自选拔并重用,使其藩屏一方,并且教子有方,赵方有赵董、赵薿、赵范、赵葵四子,其中赵范、赵葵亦是南宋名将。赵方帅边十年,以战为守,使京西一境免遭金人蹂躏,金人不敢犯边,呼其为“赵爷爷”。

“这次来襄阳,一定得找机会拜望这位赵爷爷!”谢方心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