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玄幻奇幻 > 人在季汉,诛曹灭吴 > 第一百五十四章 战凉州,翻越高原!汉家儿郎之血,撼动乾坤!

第一百五十四章 战凉州,翻越高原!汉家儿郎之血,撼动乾坤!

寒风栈道蜀中行。

次年春风渡成都。

正月中旬。

法正派遣鸿翎急使从武都传来消息。

信使匆匆忙忙,一路直达左将军府。

彼时,刘备正在府中观看刘云练武。

“主公,法孝直急报!”

刘备拆开封检,旋即,抬头看了一眼诸葛亮。

“孔明,孝直密报。”

“整个关中、陇右都在动员兵马。”

“曹操从邺城源源不断的将粮草运输到洛阳、长安。”

“三辅的细作已经确定,来年三月,曹操将再度发兵汉川。”

危机的局势。

诸葛亮亦是为此事担忧。

“往岁,曹贼兵败,颜面全失,又折了连襟夏侯渊。”

“曹操虽然回了邺城进位王爵,可必定会在陇右、关中囤聚重兵。”

“等到邺城安定,他必将重启大军,攻伐主公。”

张鲁投靠曹刘,带来的战略价值是完全不一样。

对于曹操而言,汉川乃是鸡肋。张鲁只是个一次性用品,利用张鲁的威望将五斗米教百姓迁走后,他就没有任何价值了,所以他投奔曹操后,注定活不到第二年。

然而,对于刘备而言,张鲁的根基在蜀中,若能得到张鲁,天师道弟子,不仅能够为刘备提供稳定的兵员,还能帮助刘备处理南中和舆论问题,张鲁变相地稳固了刘备的统治基础。

因此,当张鲁与刘备合流之时,给曹操带来的压迫力,丝毫不下于孙刘联盟。

“主公,自赤壁之战后,曹操的主要打击方向一直是孙权。我军趁此空档,跨有荆益。如今汉中、南郡前线皆是与曹操接壤。只差云长再拿下襄阳,整個汉水流域尽在掌中。”

“一旦我军在北突破汉中,率先杀入雍凉,那么,无论是谁也阻止不了汉室再兴。曹贼必不会坐以待毙。”

刘备点头称是。

凉州战略,乃是刘备筹谋了多年的计划。

只可惜,历史上还没开始行动,便被孙权背刺,而被迫终结。

此后,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姜维,蜀汉政权北伐时,基本都遵循着刘备时代制定的计划。

如今,历史因汉川之战而改变。

刘孙曹三家都在去年的战争中耗费了大量的兵力和民力。

也不会有人想到,刘备会顶着这么大的战争损耗,继续出兵凉州。

“凉州乃用武之地,备,势在必得。”

刘备回眸看向刘云。

此次北征的统帅,刘备早已商议确定。

校场内。

兵器交加,火星四射。

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四人轮流拉练。

矛、槊、剑、弓样样都得学。

刘云顿时感觉无穷压力在身。

虽则这四人除了马超以外,都已不在年轻。

可是,面对这种沙场老手,饶是刘云年纪轻些,依旧感到处处危机。

张飞虽然是叔父,可是他打起架来,是真的下死手啊!

“升之,看矛!”

张飞刚走,赵云又至。

与赵云步战数十合,马超、黄忠又来。

没日没夜的训练之下。

每日刘云都感到浑身酸痛,精疲力竭,方才罢休。

从正月初五至今,训练已有九日。

白日习战阵,夜晚读兵书。

闲暇时分,还得去左将军府熟悉政务。

刘备是一刻都不让他消停。

作为老爹,刘备对刘云给予了厚望,还没过年关,便已严厉起来。

刘云面对这蜀中四虎,只觉要比汉川之战还难打。

“行了,升之也累了,诸将也稍稍歇息吧。”

刘备和煦一笑。

不多时,侍女便递来了茶水。

四将也是大呼过瘾。

“主公,升之毕竟还是年轻人,气力好生充足。”

“我等都打累了,他还能招架。”

刘云心里叫苦不迭。

“勉强维持而已……诸位将军若不留手,云岂有生路?”

诸葛亮笑道:“作为统帅,武艺其实是次要的。能够统御万军,知晓天时地利,阴阳变化,料敌先机,破敌万难,方为合格之将。”

“主公磨炼升之,也是想来日北征,给你增添些武艺傍身。”

刘云自是知晓此中道理。

不过,今日听闻诸葛亮突然说出北征这个词来。

只怕是凉州,又起波澜了。

果不其然,待众人稍作歇息,刘备便进入主府,将众人请进。

“诸位,北伐凉州之事日近,还请入屋商议。”

……

屋内,沙盘上,聚土成山,引冰为河,模拟着凉州态势。

由熟悉陇右地形的马超代为讲解。

“主公,凉州地势狭长,由汉川出兵唯有两路。”

“以往北征,多走陈仓道,或是祁山道。”

“然,祁山道中,有一要塞祁山堡,若走此路,避无可避,且此城悬崖绝壁,峭峙孤险,易守难攻。”

“某曾带兵围困赵昂于此地,数月无法攻克。”

祁山堡,坐落在西汉水北岸,堡垒依山为凭,山高数十丈,四面如削,高峻奇拔,营堡只西南有门可入。

在三国时代,祁山堡与襄阳、合肥并列曹魏三大坚城,想靠武力攻占,实为不易。

张飞思索道:“既然祁山道不好走,出陈仓道如何?”

马超还是摇了摇头。

“陈仓道地形平缓,但曹贼在此处设置重兵,出散关之后,便要比邻渭水,此处的陈仓城只怕没个一年半载也是夺不下来。”

众人闻言,皆是感到北伐大业何其艰难。

古代围城战本来就积年累月难以攻克,两座城池要塞耸立在关键要道上,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防守方本就比进攻方要占优势。

去年,刘云凭借南郑城死守数月,终是击破曹军。

如今若要北伐,刘备将面临和曹操一样的处境。

魏军将领知道刘备大军到来,只需坚壁清野,等到己方粮草不济,自会败退。

另外,粮草运输也成问题。

以蜀道之艰险,粮草要走千里金牛道运输到前线。

前线一位将士的粮秣,至少需要三到四人的役夫护送。

若是发动数万大军北伐,动辄便十几万民夫服徭役。

开春后,正是农忙时节,没了劳动力,收成又得减少。

若是能取胜,自然能弥补损失,可若是大败,将会对蜀中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战争就是比拼国力。

魏国国力强盛,损失个几万人,很快就能得到补充。

可是对于刘备而言,损失数万精兵,耗费十几万民夫的徭役,还拿不下战果,那便是亡国之兆了。

刘备看向众人:“凉州必须打,而且不能输,诸位,如之奈何?”

刘云开口道。

“主公所言甚是。”

“听闻郭淮、张郃治兵雍凉,一旦让关中兵马重整旗鼓,逆魏必将率先进攻汉川。”

“汉川百姓去年损失不少,主公好不容易驱逐魏军,安定庶民,绝不可再让敌军侵扰。”

赵云担忧道。

“只怕北征不易啊,往岁,主公率数万大军先是东去荆州,旋即北上汉川,益州民力耗竭,如今若是错过春种,今岁的粮草收成必将不保。”

“纵然全力相争,能够夺得陇右,可没了粮食,后勤不济,魏军卷土重来,我军在凉州依旧无法立足。”

刘云点头道。

“赵将军之言,是也。”

“不过,在下并非是想决战于一时,而是抢占先机。”

“此战当先以偏师出其不意,袭扰敌军于魏境内取食于敌,搅得魏军无力南下。”

“待我军春种、秋收完成,此时,彼竭我盈,主公在派大军一口气击溃残部,全据陇右!”

偏师入凉州?

大胆的计划。

“这等图谋,乃是西汉霍去病将军夺得河西走廊之时,采用的战术。”

“轻军深入,转进如风。魏军摸不透我军的目的,又不敢放松祁山、陈仓各地的守备,陇右诸军,将被我军牵着鼻子走。”

诸葛亮是谨慎之人,为此也是迟疑良久。

“深入敌后,没有补给,魏军只需断我粮道,大军岂不是任由敌军宰割?”

“升之此计太险!”

刘云摇头道。

“有神威天将军在。”

“云并非仰仗粮道,而是想借用羌谷。”

马超领会其意,因食羌谷,乃是凉州人对抗曹魏的惯用手段。

凉州的羌胡因屠杀政策,对曹魏恨之入骨,后来姜维每每带偏师北上,都只带数日存粮,其余的粮食则依靠当地羌人提供粮秣,由此不断袭扰魏军边境。

如今有了马超在,凉州羌人自会闻风归附。

“以偏师入凉州搅乱战局,的确是目前最佳方略。”

刘备沉思道:“但是,还有一个问题。”

“走祁山道、陈仓道,必定会被曹魏细作发现。到时候,郭淮、张郃带领魏军将必经之路堵住便可。升之如何扰乱凉州?”

刘云把目光看向地图之外。

“那就不走这两道!”

“我军将沿阴平,西入羌中,走高原,翻山越岭八百里,直驱枹罕!”

“一举从陇西郡腹地杀入凉州,搅得天地不宁。”

一席话落,在场众人闻言无不震惊。

出阴平,数百里都无人烟。

在往北,翻越青藏高原,直驱陇西,在这个时代是从来没有过的战例!

就连马超也对这个计划的可行性产生了怀疑。

“这么走,的确能避开魏军眼线,但是军队不能太多,否则沿途的羌人将供给不了我军的粮草。”

刘云点了点头。

“既是偏师,万人便可。”

事实上,刘云翻越青藏高原的东部,并非是原创,历史上姜维北伐也走过这条路,并且奇袭成功,取得了洮西大捷的成果。

不过,目前对于刘备等人来说,这等战略还是太过新奇,无人能领会。

“可有熟悉的向导?”

刘云早有准备。

“牦牛羌、青衣羌的祖辈都是从高原上迁徙下来的。”

“有这些羌人联络沿途羌胡,我军便不会迷路。”

刘备又问:“羌人方面,会出粮草供给我军吗?”

马超颔首:“阴平氐王雷定,乃是我的旧识,其族人雷铜在汉川之战,被魏军所杀,雷定报仇心切,必定会投效主公。”

万事俱备,可刘备心中仍有担忧。

轻军深入敌后,置之死地而后生。

他本不愿让刘云冒险,但是此子心意已决,目光坚定,料想为此计划,应该准备了很长时间了。

“升之,真的可行吗?”

刘云笃定道:“主公无忧,我久在凉州,当年与杨阿若也在凉州大战过叛军。”

“按我计策,凉州必将归汉。”

诸人为此计略心惊之余。

刘备已然做出抉择。

“好,那备相信升之。”

“凡我蜀中将士,任由升之挑选。”

“武器铠甲,率先供应。”

“你这支偏师,将是我军最尖锐的刀锋,务必要一口气,将凉州彻底撕裂。”

……

计略落定,余下时间,刘云暗中挑选精锐,厉兵秣马。

汉川善战鬼卒五千、西凉骑兵一千。

余下四千人,尚未定数。

正待此时,张嶷、狐笃前来造访。

“升之,听闻你有意北征。”

“不知何时动身?”

刘云看向二人,开口道。

“九月。”

狐笃笑道:“莫要诓骗。”

“六月……”

张嶷严肃道:“我等又不是外人,何必要隐瞒。”

刘云开了个玩笑。

“实不相瞒,正月十五上元节过后,便要发兵。”

狐笃心下大惊:“何其速也?”

刘云开诚布公:“事不宜迟,我军要穿越高原,爬山越岭,必须得赶在魏军南下之前,一举奇袭陇西。”

张嶷点头道:“陇西人李越往岁才作乱过,选在此地出兵,的确能对陇西郡造成致命打击。”

“不过,要翻越百里无人区,非得有羌人为向导。当地水土气候,也只有羌人能适应。”

“先前,你教我等在汉嘉县训练五部飞军,正好今日可为你所用。”

刘云心下道好。

高原气候,也就只有羌兵能适应得了。

因此他的队伍里,羌人是必不可少的。

“汉嘉县的三万蛮兵刚刚归附,不成战力。”

“还请德信、伯歧为我精选四千壮士!”

狐笃正是为此事而来。

“升之放心,早已备好,只差你一声令下。”

刘云点头称是,不多时,派遣张嶷护送羌兵北上。

一路上,马超先行出发,前去招揽羌氐。

各部在白水关与王平合流,随后一行人马悄无声息,进入阴平郡。

蜀中依旧是歌舞升平。

不见任何北伐之举。

只是,刘备对外谣传,今年秋收,蜀中大军将北伐凉州。

如此掩人耳目,陈仓道和祁山道上又不见敌军,魏军细作自然放松了戒备。

实际上,在一片繁华富庶之下,北伐事宜,早已定下。

凉州的风刮不到岭南。

而蜀中的英雄气,却早已吹向凉州大地。

……

时间一晃,来到正月十五,上元节。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玲珑灯火之下,成都的富丽堂皇,尽显其中,花市明灯如昼。

作为汉代传统的定情日。

姑娘们在这一天也能出来与情人幽会。

所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可还不等夜幕降临,江河环绕的水韵成都,已是一派喜庆之色。

小船上,明灯晃晃。

刘云在江桥门外泛舟锦江,天色朦胧,锦官城内祥和安泰,甚至让人遗忘了自己正身处乱世。

这一方水土氤氲的富贵之气,的确最易折断英雄腰。

也难怪自古以来割据蜀中之人,无一能杀出西川,夺取天下了。

舟停,影摇。

刘云与刘备停舟上岸,江桥门外,一道人影矗立。

竟是张鸳鸳。

“见过伯父。”

刘云在离别前,打算与家人最后好生过节,看看灯会。

却不料,张家二小姐出现了。

刘备心知,定是张莺莺有事。

“升之,备就先回府了。”

“在北征之前,你这年轻人,怕是还有很多事要处理。”

刘云点了点头,向刘备道了别。

旋即上岸,看向了二小姐。

“鸳鸳姑娘,有事找我?”

张鸳鸳摇了摇头,递来了一封密信。

“姊姊给你的……不许给别人看。”

“莪走了。”

刘云尚未问清,那小丫头一闪便进入了城中。

“哎……”

刘云最不擅长处理感情事。

他缓缓将密信收入怀中。

“实不相瞒……今日,云已经收到四封密信了。”

准确的说,应当是情书。

刘云平日里一心想着北伐大业,可这不代表,他对周围人的感情毫无察觉。

师妹自不必说,这小丫头一开始就是喜欢师兄的。

至于辛姑娘,相处数月间,虽感情日增,却也谈不上挚爱。

张莺莺是刘备、张飞安排,可这马云禄又是怎么回事……

糊里糊涂……

刘云拆开四封密信,却见伊人约定的地点各在东南西北四方,全然不在一处。

刘云走入城中,如今身在大城少城之间,无论怎么走,今夜注定都走不完了……

“这几个丫头……故意的吧?”

……

上元节,闹市灯火之间。

作为唯一一个不用宵禁的节日,此刻街道上已满是达官显贵。

刘云置身其中,只觉光线恍惚,明灯亮眼。

他沿着街道而行,踌躇不定。

殊不知,四位女子早早打扮的花枝招展,远远跟在其后。

“辛姊姊,你说师兄还记得我的生日吗?”

“今天可是上元节,上元节啊。”

“师兄不会真的忘了吧?”

辛宪英轻轻揉了揉张琪瑛的脑袋。

“圣女莫要担心。”

“我们四人故意设下此局,估计恩公可是要好生苦恼一阵了。”

马云禄接了这句话:“也对,升之虽然聪明,但是对感情事可是木楞得很。”

“若不然,也轮不到我与莺莺……”

张莺莺瞬间低眉:“云禄……你别瞎说,是你非要带我来的,我没想给刘郎写信。”

张琪瑛满脸委屈,都快要气炸了。

“啊啊啊,什么刘郎!叫的这么亲近!”

“那是我师兄,我的!”

“你别跑!”

一阵喧闹间,张琪瑛追着张莺莺到处乱跑。

马云禄和辛宪英在灯火下含蓄而笑。

她们两女年岁大些,自然不会这般嬉闹。

“辛姑娘,据说你会相面?”

“不知,你觉得我们四人,谁和升之最有夫妻相?”

辛宪英颔首笑道:“姎我以为,自己最适合。”

“哈哈哈……”马云禄心道是,我还不如不问……

良久无言。

灯火下,一片繁华盛景。

刘云望向四封密信,却不知该往何处。

刚刚踮起脚尖,却又止步不行。

今日是师妹的生辰。

他本没有忘记,过往岁月,师妹陪伴最多,恩情最深,便准备先去见师妹的。

“哎,师兄去找我了!”

张琪瑛满眼欢喜,抱着辛宪英都快跳了起来。

“我就说嘛,师妹最重要!”

“哈哈哈,抱歉,是我赢啦。”

三人眼神复杂,面上略显委屈。

只不过,师妹并没高兴太久。

刘云刚向城北走了两步。

沿途便遇上了一位熟悉的人。

小刘禅躲在红灯下,把刘云吓了一跳。

“兄长!”

“天官赐福!”

刘云一把抱起刘禅,看着一身红衣,富贵相的小刘禅,无奈一笑。

“阿斗,你怎么跑出来了?”

刘禅抱着刘云的肩膀,面容忧戚。

“今日不宵禁,阿翁准许我出来玩。”

“兄长,听阿翁说,你很快就要离开成都了是吗?”

“要多久才能回来啊?”

刘云不好隐瞒。

“为兄去北方有要事要做,预计半年之内是回不来了。”

“阿斗。你在成都要好好听话,不读书不要紧,重要的是,饭要吃饱,知道吗?”

半年啊……

刘禅满眼不舍。

“我好不容易才找回兄长,我不要你离开。”

“你为什么非要去凉州,找别人去不行吗?”

孩童的纯真,最是能打动人心,刘云亦是对家人心有不舍。

“不去不可。”

“兄长与曹贼之间,还有血仇未报。”

“阿斗,兄长答应你,等我报仇之后,一定尽好当兄长的责任,慢慢陪你长大,好嘛?”

刘禅眼泪欲落,虽则他与刘云只相处了一个冬天,可是兄长的温暖,却是过往八年他都不曾体会到的。

这份感情压在孩童心中,让他百般不舍。

小刘禅擦了擦眼中的泪水,默默点了点头。

“既然兄长有事,阿斗一定听话。”

刘云缓缓一笑。

“那走吧……兄长陪你在玩一天。”

……

上元佳节,红灯会,刘云就这么陪同刘禅玩了半夜。

被晾在冷风中的四女,只觉天崩地裂。

辛宪英苦笑道。

“恩公,看穿了我们的把戏呢……”

张莺莺瞥了一眼张琪瑛。

“圣女的愿望只怕落空了……”

张琪瑛不服输的瘪了瘪嘴。

“不可能!师兄不会忘了我的生日。”

“再说了,师兄南下前,还说有礼物给我。”

“我不信,他会忘记。”

马云禄与张莺莺乃是一伙儿,自然也是闻声揶揄。

“哎呀,那我与莺莺妹妹的礼物,可是老早就给了。”

“莫不是升之,忘记了圣女,随口胡言的吧。”

“别说了!”张琪瑛满眼含泪,一个人径自向闹市走去。

辛宪英亦是百般劝不住。

“唉……圣女素来聪明,可是一提到恩公,就容易冲动啊。”

“二位,灯火渐熄,我看,我们也不必再等了。”

“今夜,我们都输了,赢家是阿斗。”

张莺莺与马云禄亦是微微颔首。

“时间不早了,再会。”

辛宪英与马云禄互相打量了一眼,旋即各自回家。

双英合纵,对决,张马连横。

第一局,打成平手。

心有不甘的张琪瑛来到城北的灯会处。

此处,演出完毕,人影稀疏。

少女眸光微红,星天下,一身青衣袍服,将她笼罩在阑珊灯火之下。

寂寥、落寞的背影,如碎花残月,我见犹怜。

少女双拳紧握,身子倔强的抽了抽。

“师兄从来不会骗我。”

“只要他说到,就一定会做到。”

“可都快天亮了,你还要在这等吗?”熟悉的声音从暗巷中传来。

张琪瑛微微抬起头,浸出的泪光让她看不清那人的面孔。

只是,当青年靠近之时,张琪瑛已是毫无预兆的扑上前去,转悲为喜。

“师兄!”

“我就知道你不会骗我。”

刘云轻抚着师妹柔顺的头发,这小妮子,越长大越黏他。

刘云又岂能不知道师妹的好,从始至终不离不弃,每逢危难,师妹必在。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啊。

“师妹,你闭上眼睛。”

“我有个礼物送给你。”

张琪瑛擦了擦眼角的泪花,笑盈盈的照做。

俄顷,只见刘云打了个响指,周遭灯火尽燃。

张琪瑛睁眼之际,一个木制的小竹篮已经出现在她的面前。

“这是什么?”

张琪瑛好奇的掀开竹篮上的皂布,里面是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正睁着明媚的双眼,嘤嘤怪叫。

“这是狸奴!”

张琪瑛欣喜不已。

“不是狸奴,是红熊猫。”

刘云解释道。

“这是我在蜀郡属国内发现的小动物。”

“我知晓师妹最喜欢这些,就带回来了两只,一公一母,都在笼中。”

他缓缓打开笼子,将两只红熊猫抱入张琪瑛的怀中,体态柔软的红熊猫对少女万分亲昵,只舔了舔少女的手,便熟悉了她的味道。

“师妹,喜欢吗?”

张琪瑛满眼冒着星星,爱不释手。

“师兄,我喜欢!”

“我就知道,师兄你绝不会忘了师妹的生辰。”

“嘿嘿,看在你没有忘却的份儿上,天官之女,明年也将保佑你战无不胜。”

刘云揉着师妹的脑袋,开心的笑道。

“那就谢过师妹了。”

张琪瑛又问道:“对了,师兄。阿斗早就回府了,你怎么这么晚才到这。”

刘云苦苦一笑:“哎,我去找人了。”

“找谁?”张琪瑛眼波暗敛,俏脸上满是委屈:“该不会先去找莺莺了吧?”

“没有……”刘云摇了摇头,望向天穹。

繁星点点,花香满地,灯火谢幕。

望着阑珊灯火下的绝美少女。

此时,青玉案中的场景映入青年眼帘。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

刘云顿了顿,看向师妹道: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张琪瑛眼顺着刘云的眼睛望去,青年一眼万年,过去相处的点点滴滴,似是幻灯片一般在眼眸流转。

那一声声师兄透过时间长河,回荡在刘云耳中。

念及过往岁月,师妹刹那间眸一软,直接扑到了师兄怀中。

“师兄……”

还不等刘云反应,师妹鼓起勇气,微启的朱唇轻轻的贴了上去。

这丫头……亲的是嘴。

“师妹?”

“嘘,师兄你别说话!”

楼外青山叠。

江中碧水上,天鹅交颈。

良久后,少女脸色微红,慢慢拉开距离,星眸微张。

她抱紧了刘云的后颈,只觉方才发生的一切如梦似幻。

“师兄。”

“嗯?”

张琪瑛松开刘云,踮起脚尖,向后推却两步。

微风中,青衣摇摆,少女露出了完美的笑颜。

夜尽天明,俄顷,太阳升起,一轮红日照在少女身后,让师妹的倩影恍然如神女。

“师兄,你定能平安归来。”

“师妹,会等你,会在成都一直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