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家父皇爱修仙 > 第八十五章 守城

第八十五章 守城

来了多少敌人,钟启汉无法数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群不要命的白莲教徒把主攻的方向放在了左安门。

城墙上金鼓喇叭长鸣,夜间作战,旗帜显然是无法使用的,军官们必须依靠声音来传递命令。

“轰”的一声巨响,钟启汉只觉整座城楼都在震颤。

这是二旗的兄弟费了老鼻子劲从宣武门弄来的一门将军炮,也不知这炮存放了多少年头,炮身上竟然刻着永乐的年号。

一股呛人的浓烟升起,炮口喷射着火光,一颗黑乎乎的东西拖着一条红色的长尾,划着抛射线,像城墙下飞去。

这是一颗碗口大小的铸铁实心弹,只是一方面炮手技艺不精,另一方面使用的粉末火药存放过久,硫黄下沉,威力大大削弱。实心弹没飞行多远,便一头栽进了护城河里。

“二柱,你他娘的会不会开炮!”

钟启汉扯着嗓子骂那个负责点火的兵。

第一发炮弹最后只听了个响,连根毛都没打着,城墙上的人一阵失落,城墙下的白莲教徒却吓的够呛。

本来他们得到的消息是,守城兵白天已经撤退,只要他们爬上城头,就可以进入外城,却没想到城头上还有守兵,守兵手里既然还有大炮。

火炮虽然没有造成伤亡,但这般寂静的夜晚,这么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把这些平日只拿过锄头,最多参加一些乡间械斗的乡民吓的有些蒙了,有些没出息的,甚至准备脚底抹油,转身溜号。

“大家不要怕,城头上没有多少人,咱们只要爬上城墙就是胜利。”

一个参与进攻的白莲教徒扯着大嗓门吼着,看样子应该是教首一类的人物。

踌躇不知进退的白莲教徒们听见这么一声吼,也终于反应过来,城头的确没有多少人,不然这么久了也没看见箭矢雨下,也没听见另一声炮响。

“白莲盛开,明王降世,冲呀!杀进北京城,夺了狗皇帝鸟位!”

造反,对于白莲教徒来说,就像喝水吃饭那般日常,他们的造反与一般的农民起义还不同,农民们通常只会在实在活不下去而揭竿而起,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都会选择乖乖做顺民。

而对白莲教而言,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造反,也没什么政治口号和政治理想,纯粹为了造反而造反,蒙古人坐龙庭他们造蒙古人的反,老朱家坐龙庭他们就日常造老朱家的反。

听见队伍有人振臂高呼,这些白莲教徒们重新振奋精神,再次结成松松垮垮的队列,扛着肩上的云梯准备强行拆迁。

“轰,轰”

城头上又连发两炮,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两次都有了不少的斩获。

高速旋转的炮弹冲入白莲教徒之中,立刻犁开了一条通路,炮弹所过之处,血肉横飞,人如同割麦子一样纷纷倒下。

但这两次的炮击对于白莲教教徒们的震慑作用反而不如第一发,他们已经彻底清楚,城头上真的没多少人,只要加把劲,就一定能冲的上去。

这边听见炮声停了,钟启汉又在那里吼了起来,

“二柱,你他娘的接着开炮呀!”

炮台那边却很快回应骂娘声,“开你的娘的开,炮身都红了,再开老子不要命了。”

这便是这个时代火炮的毛病,弹药前装,发莫能继,威力不大不说,还非常娇气,一个小时能打出三炮的已经属于优质射手,射击量不到一百,炮身就会破裂。

知道不能再依赖大炮,钟启汉一抽腰刀,冲着二队的弟兄们吼道:“兄弟们,休息也休息够了,现在就看大家对不对的起每月领的三两银子。”

二队11個战兵立刻起身,猫着腰,两两一队,各选择一个墙垛躲着,在墙垛的后面,白莲教的云梯已经搭上了城头。

“万人敌准备,”

战兵们神情肃然,一手拿着点燃的香,一手捧着一个藤球大小,外面裹着蒺藜的球状物,球状物外面还拖着一根长长的引线尾巴。

“听我的命令,点燃后等三声命令,不要一下就给我扔出去。”

燃香引燃引线,滋滋冒着火光。

“一、二、扔。”

“很好,再来一次,”

“一、二、扔。”

轰、轰、轰,装满火药的‘万人敌’被扔下墙头,引起一连串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带动着外面的铁蒺藜和瓦片四处横飞。

“啊,我的眼睛!”

城墙下传来一声声哀嚎,刚刚架好云梯,准备攀登的白莲教徒们没有任何防备,‘万人敌’爆炸连带产生的碎片一扫就是一大片。

“队总,他们撤了。”

一个战兵报告,钟启汉闻讯,趴在墙头上一看,果然这些被炸懵的白莲教徒们舍了手里的云梯,无头苍蝇般向两边奔逃。

钟启汉紧紧握了握拳头,他这里第一波的防守算是成功了。

但未等他喘够一口气,旁边的三队那里传来的报警声。

“队总,三队那里快顶不住了,有白莲教徒已经爬了上来。”

钟启汉神经一紧,招手道:“大牛,二虎,老徐,你们跟着我去帮三队,其余的人守好咱们的城垛。”

“明白。”

几百米长一段城墙,只有他们区区几十个守兵,面对下面不可计数的敌人,各处出现破绽是难免的事情。

与钟启汉相比,周老三在指挥方面显然要逊色的多,手忙脚乱间,咬着钢刀的白莲教徒就冲上了城墙。

好在周老三有一膀子力气,一把大刀被他舞的虎虎生风,硬是带着三队十几个弟兄顶住了第一波进攻。

但爬上来的白莲教徒越来越多,周老三的三队渐渐有些抵抗不住,分配给他的八个城垛,已经失守了三个。

“三队的兄弟,二队的来也!”

钟启汉大吼一声,绰着一杆长枪就冲了过来。

长枪在手,枪头蛇摆,舞的像一朵梨花,这便是戚继光在军中特地传授的杨家枪法,杨家枪号称天下第一枪,舞时如梨花摇摆,便又名“梨花枪”

钟启汉在六百军中枪法第二,第一自然是戚继光。

怪莽翻身,梨花盖顶,乌龙翻江出海滩,再配合着两个盾牌手给他护住要害处,长枪所过之处,扫倒一片。

看见二队的过来援手,三队的战兵们士气立刻大振,大吼着朝着那些刚爬上来的白莲教徒不管不顾的冲了过去。

“弟兄们,把他们都给老子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