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小人物1978 > 第三十八章 心有灵犀

第三十八章 心有灵犀

为避免发生对吴志梅姐妹不利的事,凌志时刻关注着开业现场的情况,当知青办主任与父亲凌怀安指点着吴志梅姐妹低语时,他正站在附近,虽然听不清他们说些什么,也清楚绝非好事。凌志趁人不注意,走进简易板房。

吴志梅、吴志丽正在忙着往货架上摆放商品,凌志指着仍在跟凌怀安悄声细语的知青办主任问她们,是否认得此人。

当吴志梅辨认清楚对方的相貌,当场吓得懵了;吴志丽快人快语:

“遭了,糟了,他是咱们街道知青办的主任仁仕远,当年咱们这批知青下乡插队时,还是他到火车站送的行。过去了这么多年,他未必还认得我和姐姐吧。”

心存侥幸。凌志告诉吴志梅姐妹,看情况,仁仕远一定是认出了她们,如果认不出来,他也不会向她们指指点点。

“他认出了咱们,会不会把我和姐姐赶回知青点去?”吴志丽急得都差点哭出了声。

“不管他是否真的认出了你们,咱们也不能被动挨打,必须主动出击。”凌志吩咐呆若木鸡的吴志梅:

“找一下,把你们百货代销点最好的香烟找出来。”

不等吴志梅回答,吴志丽抢着说:

“不用找了,我知道最好的香烟是什么。”她走到货架的最里面,从上面拿出两条牡丹烟递给凌志:

“咱们这个代销点太小,昨天百货商店只给送了两条来,够不够?”

牡丹烟市价两块钱一包,足够打发街道知青办的主任了。

“再给找张报纸。”

凌志又吩咐。吴志梅也清醒过来,四处找报纸,许久也没找到。凌志从货架上抽出一张用于垫货物的报纸,把两条牡丹烟包了起来。却没拿出屋子直接送,而是放在柜台内的桌子上。独自一人出了屋子,到了仁仕远面前问:

“看仁主任的意思,跟两名代销员挺熟?”

任何一个浅薄的人,都喜欢把芝麻粒大点的事,至少渲染成黄豆那般大。仁仕远兴奋得嘴一撇:

“她们不都是吴立身的女儿吗。我岂止是认得,据我判断她们都是从知青点偷跑回来的,还想在这儿当代销员,哼!”

凌怀安急于讨好瑛子,完全将吴志梅姐妹是知青这个茬给忘了,经过刚才仁仕远一番指认,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听到仁仕远这句话,赶紧表态:

“仁主任,请您放心,既然新招的这两个人是插队知青,我坚决予以辞退。”

凌志却在一旁说:

“仁主任,距离这么远,你别是认错了吧,据我了解,新招的这名代销员,根本不姓吴。”

自己还未到老眼昏花的程度,凌怀安家的这个小兔崽子,竟然敢他当面捣鬼。仁仕远高昂着脑袋,不屑一顾地问:

“她们不姓吴,那她们姓什么?”

“这个我也不是太清楚,仁主任进去当面一问不是都清楚了。”

现如今抓革命促生产,还有许多的大事要干,街道革委会领导,包括下属单位头头脑脑,凑完热闹后,纷纷离场,凌怀安不得不强自振作精神,去送。

有人向仁仕远打着招呼:

“革委会主任都走了,你还留在这儿干什么,咱们一起走吧。”

凌志竟敢跟他捣鬼,仁仕远不当场揭穿他,估计今天午饭都吃不香,更想抓两个潜逃回城知青的典型。向跟他打招呼的人说:

“你先走吧,我还有点事要办。”

仁仕远抢先凌志一步走入简易板房。当他出现在眼前,吴志梅吓得想躲又没地方躲,傻子一样站在原处不知如何是好。吴志丽倒是比她姐姐胆子大一些,仍是满脸惶恐打着招呼:

“仁,仁主任……”

仁主任猫戏老鼠似地问:

“我老远就认出来你们是吴立身已经下乡插队的女儿,凌怀安家那小子非说不是,所以我才来辨认一下。你们到底是还不是呀?”

吴志梅的心情稍微平静了一些,待审罪犯似地低垂着脑袋:

“凌志是在跟您开玩笑,我叫吴志梅,我妹妹叫吴志丽,我爸叫吴立身。”

“既然你们承认了就好。”仁仕远扭回头,得意的目光望着跟在身后的凌志,意思是,她们本人都承认了,这下看你怎么说。

“仁主任,我刚才就是跟您开玩笑的,因为外面那么多人,一些话不好跟您明说,不得不把你骗进屋。”

把我骗进屋子,想干吗?仁仕远还在懵懂间,凌志已经进入柜台,拿起那两条包好的牡丹烟,塞入仁仕远的手中。

从外形上仁仕远很容易判断出是香烟。他不是个笨人,瞬间明白了,把香烟放到身旁的货架上,紧皱眉头,用目光看了看吴志梅,又看了看吴志丽:

“都是街坊四邻,不是我不愿帮这个忙。自从国家号召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天起,一直有人吃不了农村的苦,偷偷潜回城市,所以国家三令五申,但凡有发现知青偷偷返城的,一律劝回农村,屡教不改者,可以配合公安机关强行押送回去。你们姐妹潜回滨海市不算,竟还敢明目张胆担任代销员,我就是有天大的胆,敢包庇你们吗?”

仁仕远的话义正辞严,不容人反驳。吴志梅、吴志丽面面相觑,眼泪都差点流了下来。凌志笑道:

“仁主任,我知道你说的都是大实话,不过她们可不是从知青点偷跑的,她们爸爸受了重伤住院,她们特意请了假回来的。不信你可以打电话到当地的知青办去问。”

从凌志的神情判断,他说的可能是真的。仁仕远点了点头,许久说道:

“既然你们是请假回来的,另当别论,可以在家照顾父亲一段时间,但不可以在百货代销点做事。一但假期满了,要立即返回知青点。”

“半年的假呀,你让她们在滨海市闲待着?”凌志继续劝说仁仕远:

“她们家的吴大叔原先是货运站蹬三轮的临时工,自从受伤住院,家中一分钱的收入也没了,我爸看在和吴大叔多年朋友的份上,为了解决她们全家的吃饭问题,才临时把她们弄到这个代销点来帮忙。”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仁仕远一屁股坐到柜台前的凳子上,若有所思道:

“我说呢,以凌主任的聪明老练,怎么敢做出违反政策的事,此中还有这番隐情。”

仁仕远的目光像是不经意地扫过货架上那两条牡丹烟,迅速收回目光,投向凌志:

“你说的这些,当然是客观原因,但滨海市下放知青千千万,如果让他们知道,跟他们一样的下放知青,竟然有人回城,还当了代销员,人多嘴杂,我还能找他们一个个的解释?”

凌志心有灵犀,重新拿起那两条香烟递给了仁仕远,又用脚踢了踢脚下的一箱滨海王酒,向仁仕远使了一下眼色,然后笑着说:

“仁主任,您想得太多了。不就是半年时间吗,等那些知青知道此事,她们也早该回到知青点去了。”

仁仕远又犹豫了半天,方才叹了口气说:

“还是那句话,谁叫咱们是街坊邻居呢!过去也没少坐老吴的三轮车,我顶着挨顿处分,替她们姐俩担待这一次了。”话锋一转,又跟吴志梅姐妹说:

“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半年,等你们请的假期一满,必须回知青点去,到时要是还赖着不走,别怪我认不得人哟!”

仁仕远拍拍屁股,站起了身。

“仁主任,看您说的,到时她们不走,我爸爸也得赶她们。”凌志一边把仁仕远往外送,一边轻声说:

“白天人多眼杂,等天黑下来,我让吴志强用三轮车把那箱酒送你们家去。”

真应了那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仁仕远拍了拍凌志的肩膀,口气暧昧地说:

“你小子拼着命的帮助吴志梅、吴志丽,是不是把人家妹妹搞了,急于表功?”

“王主任,你说的话真难听。我和瑛子就是一起复习功课准备高考,哪有你说的那些事。”

“小子儿,别想骗我。”仁仕远极为认真道:

“我可是都听说了,你和吴立身那个三闺女,这段时间没日没夜地待在一起,只怕拴只老虎也看不住你。”

凌志本来就心虚,被仁仕远一席话,说得腾的脸就红了。正要继续辩解,凌怀安走进了院子。他送街道革委会的一众领导回来了,此时心情沉甸甸的,偷着看了看仁仕远的脸色,陪着小心问:

“仁主任,我也是一时糊涂。我是看在吴立身跟我多年朋友的份上,才把他两个女儿弄到代销点来,想让他家有些收入,却把她们是知青这一点给忘了。请您看在咱们共事多年的份上,高抬贵手,就不要把此事向上级汇报了。我一定,我马上把吴志梅、吴志丽赶走,不用您费心……”

凌怀安可是比他这个儿子差远了。仁仕远把两条香烟夹在咯吱窝,腾出手握住凌怀安:

“老凌,看把你吓的,我说过要汇报了吗?”

跟刚才相比,仁仕远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凌怀安顿时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