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小人物1978 > 第三十七章 走马上任

第三十七章 走马上任

以一个百货门市部主任的职权,要想给吴志丽找一个吃饭的地方,只有在售货员方面打主意。但这一点上又谈何容易。在商品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一名售货员的社会地位甚至超过一名普通的政府干部,所以也成了许多人眼中的香饽饽,争着抢着去干。

凌怀安思索了半天,告诉凌志,以他的能力,能给瑛子姐姐找到的事情,只能去当售货员。但百货门市部齐装满员,再说即使人员短缺,他也没本事给她弄一个正式的售货员身份,他决定在门市部之外搞一个百货代销点,一个人管理,人手有点单薄,瑛子的两个姐姐都可以去那儿上班。

按照凌志的思维,百货代销点与后世摆地摊的也差不了多少,但一个下放知青,能找到这样一份职业,已经等同于从地狱进入了天堂。

凌志连早饭也未吃,赶往瑛子家跟她们姐妹报喜。听说凌怀安给她姐妹都找了一份售货员的工作,吴志丽惊喜异常,表现得有些忘乎所以了,一把抱住了凌志,就在他的脸上啃了一口。这是由于不经常见面,吴志丽仍把凌志当成当年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屁孩的无意之举,瑛子立刻把脸子撂了下来,不好跟吴志丽发作,向凌志说:

“让大姐、二姐去看百货代销点,连售货员都算不上,也值得跑到这儿来炫耀。”

生性豪爽的吴志丽,哪儿能看得出瑛子为何不高兴,极为认真地跟她解释:

“咱是下放知青,能在滨海市找到这样的事做,已经烧高香了,再说百货代销点虽小,家中买个东西也方便。”

一旁的吴志梅毕竟比他们大几岁,却是另外一种想法,一脸疑虑地说:

“我感到害怕的正是咱们的知青身份,咱们是以爸爸受伤为名请假回来的,如果总是不回去,生产队虽然没本事找到这儿,县里和公社都有知青办,他们不可能不追究此事,一但将此事通报到滨海市,凌叔叔也得跟着吃挂落。”

吴志梅所说的是最现实的问题,以凌怀安的老练都没有想到这一层。自从国家号召知识青年插队农村,在各级政府都设置了知青管理办公室,解决知青插队过程所产生的一切问题。一名插队知青常年不归,作为掌管知青管理事物的当地知青办不可能不闻不问,真的要追究起来,只要往滨海市知青办挂一个电话,吴志梅姐妹就得乖乖地回去,“共案犯”凌怀安,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吴志丽顿时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不叫也不跳了,身旁的板凳也没坐,满脸愁苦蹲到地上。瑛子也暂时抛开对这位姐姐的醋意,蹲在吴志丽身旁,真诚地跟她一起发愁。

凌志望望这个,看看那个,笑出了声:

“大姐,二姐,我爸好不容易想出办法,让你们能在滨海市生存下去,你们应该高兴,怎么一个个愁眉苦脸的?”

瑛子白了他一眼:

“你爸只会让人家空欢喜一场,出的纯粹是馊主意。”

凌志说:

“主意馊不馊,主要看咱们如何运作。刚才我听出来了,大姐最大的担心,是害怕你们插队地方的知青办插手此事,你们干脆主动拍一封电报给他们,县和公社都发,告诉他们,吴大叔受伤极重,已经瘫痪在床,你们要留在滨海市照顾他,先请半年假,等半年以后,政策还不知会发生怎么的变化呢!”

瑛子腾从地上跳了起来,张牙舞爪扑向凌志:

“你爸才瘫痪了呢,你敢咒我爸……”

吴志丽及时地一把拉住瑛子,满含希望地看着凌志:

“听你的意思,有关知青的政策会有重大变化?”

凌志对此事的了解,只怕比将来制定这项政策的当权者还要清楚。但知青政策的根本改变还要在几年之后。他只得含糊其辞说:

“祸国殃民的四个家伙都打倒了,国家要逐渐走向正规,过去那些极左路线下的政策估计也得变变了。”

凌志所说的这些话,听起来平平常常,但在1978年足够惊心动魄的了。在场数人,吴志梅年纪最大,生活经历也最为丰富,告诫凌志说:

“凌志兄弟,你的这些话,只能在这儿说说罢了,出去可不要信口开河,要是让别有用心的人听去,足够你成为另一个张志新了。”

看把她们吓得,至于吗。凌志把话题重新转到百货代销点上来。问吴志梅:

“大姐,你和二姐是走是留,给我个痛快话,我好去给我爸回话”

见吴志梅仍是犹豫不决,吴志丽劝道:

“过了这村可没这个店,就按凌志的办法,咱们以爸爸重伤需要人照顾为名,先请半年的假,生产队一下节省两个人的半年口粮,他们不高兴才怪!”

吴志梅也尝够了那个穷山窝的困苦,一咬牙豁出去了:

“凌志兄弟,请你转告凌大叔,我们愿意去百货代销点卖货。”

做通了吴志梅姐妹二人的思想工作,凌志生怕节外生枝,急忙赶回家把情况向父亲凌怀安作了通报。怕他反悔,隐瞒了知青办有可能向滨海市发来协查通报的情节。

为了瑛子尽快集中精力帮助凌志复习功课,凌怀安早饭后就向上级百货公司打了报告,鉴于他们街道只有一家百货门市部,市民购买生活用品极为不便为由,要求选择居民密集区设立一处百货代销点。

滨海市设立百货代销点早有先例,滨海区百货公司领导挺有雷厉风行的气派,第二天报告就被审核通过。

在百货代销点的选址上,凌怀安很费了一番周折。听说要设立百货代销点,很多市民涌到百货门市部,甚至凌怀安家中,一致请求他把代销点设在他们家附近。凌怀安最终难以取舍,准备把难题踢给上级百货公司。凌志向他提出建议,既然百货代销点代销员是吴志梅、吴志丽姐妹,不如干脆把代销点就放在瑛子大哥吴志强的那个废品收购站,既节省了一大笔租金,距离她们家又近,方便她们管理。

自从吴立身受伤住院,吴志强替换他到货运站蹬三轮,废品收购站一直空闲着,凌志将此处当成了他们加工小册子的基地,姚胜国、廖先民、刘翠云几个新面孔整日在这儿出现,时间长了难免引起附近居民的怀疑,如果将此处当成了百货代销点,就可降低姚胜国他们被人识破的风险。

废品收购站院子不小,房屋却只有一间,就是过去吴志强用于守夜看废品的小屋,凌志要用于加工小册子,力劝凌怀安,这间屋子空间太小,且低矮光线不好,不适合在里面代销百货,上级百货公司有的是牛毛毡、板材,搞些来搭几间简易板房,根本不是问题。

凌怀安接受了凌志的建议。仅仅三天时间,简易板房搭建完毕。

百货代销点开业的当天,街道革委会所属单位来了大批人员捧场,其中就有知青管理办公室的负责人,一个胖得圆球似的中年男子,向吴志梅、吴志丽仔细瞅了两眼,跟凌怀安耳语道:

“你新招的两名售货员,我咋看咋像吴立身的女儿,五年前她们下放插队,还是我给送到的火车站,一个蹬三轮的女儿,有那么大的能力,能把她们的户口一起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