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这个书生太凶猛 > 第九章 小小知事惹不得

第九章 小小知事惹不得

左通政冷静下来,两眼一瞪,怒道:“黄口小儿休得胡言,自南晋建朝以来,边境固若金汤,百姓安居乐业,你这番疯话是对朝廷不满,还是对陛下不满!”

“你这帽子扣的可真够大,堂堂左通政与知事沾亲带故,结党营私,莫非我说错了?”

左通政转头瞪向身旁的毕恒,一脸恨铁不成刚的模样,毕恒咽着口水压低头颅,不敢吱声,怪就怪平时嚣张惯了,仗着着自己有个身居四品的表哥耀武扬威,此刻却像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左通政好歹为官多年,如今却在一小小知事面前栽了跟头,这口气自然咽不下去。

“你这厮不要妄图转移话题,你既说出了这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就要为此负责,我这就去禀报司正大人。”左司政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毕恒见表哥离开,再次挺直了腰杆,指向元安说道:“这就是你咎由自取的下场,小小年纪如此狂傲,以后还能得了!”垂下双臂,装模做样的摇了摇头,顿时嘀咕道:“怕是没有以后了...”

左通政怒气冲冲走进厅堂,将元安所行之事加以夸张的描述给王启年,王启年皱着眉,起身反倒训斥起了左通政。

“蔡文你自己好好想想,你那表弟毕恒任知事以来走了多少同僚,难道都是因为不守规矩?若不是看在你的份上,毕恒都不知道被撤职了多少次,现在还有脸来向我告状”,王启年拍着桌案,气急败坏。

“可元安如此口出狂言,则视为对朝廷的大不敬啊”,蔡文拱手立辩道。

王启年瞪起双目,喝道:“住嘴,实话告诉你,元安虽是知事,但绝非是你我能惹得起的。”

元安...

蔡文顿时脸色发白道:“难道是吏部尚书的那位私生子....”

“此事万万不可让他人知道,你也明白现在吏部尚书如日中天,不但身后有宁王这座大山,而且还是圣上身前的红人,若不然怎敢一日之内弹劾两位尚书,这元安若是稍有异样,别说是你恐怕连同我都会丢了这头顶的乌纱”,王启年把话说完,吃力的坐回木椅上,叹着虚气。

蔡文听闻此话面色难堪,这临门一脚没想到竟踢到了铁板,央求着王启年道:“可属下已经冒犯了元安,司正还请您一定想想办法啊。”

“去让毕恒好好认个错,这吏部尚书与我多少还有些交情,应该没什么大事。”

“好,属下这就便去。”

毕恒坐在房中也没了心思干活,脑子里想的都是元安如何被处置的画面,但打眼一瞧,便见这元安非但没有半点害怕的意思,反而神情愉悦,泰然自若。

心想这现在的少年郎,莫非都如此一般,还是说有着何种背景。

正在揣摩之时,蔡文灰头土脸的走了过来,望着毕恒无奈的摇摇头,扭头便迎着笑脸说道:“元知事刚才都是误会,我为毕恒刚才的言行向你道歉。”

侧着头眨巴了下眼呵斥道:“毕恒快跟元知事道歉,若是以后在让我听到你在立什么规矩之类的,严惩不贷。”

“什么?”

“这...这..这这...”

蔡文沉下脸,着急使着眼色,骂道:“快道歉啊...”

虽是一脸懵,但不会不懂自己表哥这是碰壁了。

毕恒铁青着脸,还要装作一副知错的模样,弓腰作揖道:“元知事,方才之事是我不对,您教训的有理。”

“呵呵,不是要治我的罪吗?不是说我狂傲不羁吗?怎么现在怂了...”元安缓缓起身,拍拍衣袖说道:“我元安向来光明正大,从不会趋郯付势,而且我最讨厌的就是你们这些狗仗人势的东西。”

蔡文被骂红了脸,却又不能说什么,咬着牙扭头便走,毕恒一个劲的点头,毫无之前的嚣张的气焰。

只有周文远装作一副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样子,埋头整理的桌案上的奏章,生怕沾染一点霉头。

元安不在搭理此二人,看了眼满桌的奏折,也没了心思工作,自己跑到暗阁收拾旧物件去了。

怪不得这暗阁的工作没人愿做,灰尘遍布不说,光是铺天盖地的蜘蛛网都将这里活生生变成了盘丝洞,时不时还能看见几个耗子在啃着破旧的档案,看样子是有年头没清理了。

元安先拿着扫把简单清理了下蜘蛛网,然后将掉在地上一些书本放到了柜子中,而这时一本薄册中记载的事情吸引到了他的注意。

这本薄册封面发黄,烂了个窟窿,书角还被耗子啃掉了些,但元安对此并不陌生,因为这种薄册便是用来记录各地传来的奏折,今日刚用过,所以清楚。

吸引元安的便是窟窿中那几行小字,上面的时期是天启六年,距现在过去了近二十年。

第一页的内容大概意思是兰陵王曾是南晋的开国功臣,叛乱一定另有隐情,希望皇帝重新审查,不要株连兰氏一族,署名便是上元府的曾经的知府良卯。

元安的脑海中有良卯的一些记忆,此人当年是上元府赫赫有名的清官,抓贪污,斩山贼,之后大兴水利、农耕,深受百姓爱戴。

后来不知何事就被朝廷砍掉了脑袋,当时民怨四起,朝廷甚至出兵镇压,就连远在千里的蓟州对此事也略有所闻。

这么说来,良卯原来是为兰陵王求情才被斩首示众,元安随即摇了摇头唏嘘不已。

随后翻了翻后面的内容,才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当时为兰陵王求情的官员多达数十位,小到知州知府,大到中书内阁,甚至郡王,虽不知位高权重的人会不会被判死,但这些求情的父母官应该是无一幸免。

元安不经好奇,这兰陵王到底是一位怎样的人,能在朝中有如此厉害的威望。

不过凭良卯不难看出,这兰陵王应该是位贤臣,,可能是因为被陷害,所以才被判为谋逆之罪。

自古以来多少忠臣良将都是被奸臣所害,元安想到这,紧紧的捏着手中的薄册,气的浑身发抖,想到毕恒与蔡文那张丑恶的嘴脸,更加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