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唐郧国公的欢乐生活 > 二十三、李世民的赏赐

二十三、李世民的赏赐

殷钰对李世民提出的“民生工程”在民间广受百姓追捧,无不称赞李世民的仁政爱民,这也让李世民在一定程度上对殷钰刮目相看。

“皇上,民间最近对皇上的称赞可是十分高涨啊。”长孙无忌对坐着的李世民说道。

“都是钰珩的想法好。”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之间总是这样的开诚布公。

“也全因为皇上善于纳谏,才能让这件于民的幸事得以施行。”

“无忌啊,朕不明白了。这孩子怎么就不想入朝为官呢。”李世民还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殷钰有那么多次机会可以提出要官职这个要求的,入朝为官,想着一天位极人臣,不都是世人的终极目标吗?

“皇上,钰珩本就性格为此,何况殷家本也无人在朝为官,钰珩也接触不到定要为官的想法,不争不抢的性子也挺好的。”

李世民也想起了殷家如今的情形,“也是,开山早逝,你胞妹也是这性子,想必她也是希望钰珩好好守着殷家就行了吧。”

长孙无忌拱手道,“依臣看,皇上何须在乎钰珩是否入朝呢,就算他不为官,心也总是系着皇上、娘娘和大唐的。”

李世民点点头,“哈哈,看来朕这官位是赏不出去了啊,只能赏些实在的东西了。”

第二日早朝,李世民在大殿上让内侍宣自己旨意,已故郧国公殷峤以佐命之功与赠司空,加赠谥号曰“节”,现郧国公追加实封三百户。

满朝文武内心都开始了自己的思量,近来这郧国公府还真是圣宠不断啊。

当圣旨到达郧国公府时,殷钰正准备跟着陈昊天一起去自家农庄上看看那些农户家的微型七轮扇安装的怎么样了。

“小公爷,宫里来圣旨了。”守门家丁带着内侍监入大厅。

殷钰见内侍监亲自前来,忙着行礼。“内侍监大人亲自来,钰珩有失远迎。”

“郧国公客气了,老奴如今倒也是轻车熟路。”内侍监笑着对殷钰说。

殷钰和大厅所在人全都下跪接旨,内侍监宣读完毕,“国公爷,请接旨吧。”

“臣殷钰,谢圣恩。”殷钰恭敬的双手从内侍监手中接过圣旨。

“国公爷快请起。”内侍监何通宣读完圣旨,连忙将跪着的殷钰拉起来。

想他跟着李世民多年,李世民对殷钰的变化总是有所感觉。从前,李世民疼着殷钰,不过因着殷开山有开国之功,为大唐开国而身死,李世民为着自己的名声自是不会亏待功臣之后。也因着殷钰之母和长孙皇后一母同胞,爱屋及乌罢了。

如今似乎不止因为这两个原因了,这殷钰确实是有能力,李世民也对他越发感兴趣了。

何通能坐到内侍监的位子上,也不是个不动脑子的主,这郧国公自己还是要好好维系关系。

“看这样子,国公爷是要外出啊。”何通看了看大厅周围。

殷钰将圣旨交给陈昊天,“是啊,我今日准备去府上庄子看看那些个农户家里的七轮扇安装的怎么样了。”

“国公爷真是好心肠了,皇上今儿早朝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夸赞您呢。”

“是皇上仁慈,让工、户二部实施这利国利民的好法子。”殷钰谦虚的说,

看来这郧国公是真的谦逊啊,何通心里想着,他本以为殷钰的谦逊不过是为着更好的让皇上注意到自己的计策,今日才发现自己是小人之心夺君子之腹了。

“那老奴就不耽误国公爷了,老奴先回宫复旨了。”

“那,内侍监大人慢走,送大人。”殷钰对着守门家丁说道。

殷钰和珈琴坐在马车上,“爷,这大热天的,您说您执着于去庄子上干嘛。”

“我去看看那些农户。”

“您是国公爷,他们是农户,这是他们应该的。”

“胡说,珈琴,这世上没有谁本就应该做什么,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我只是有幸生在官家,若是平常人家,那些也是我该做的事情。他们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没有他们,我大唐的军队粮食从何而来,没有他们,我们还能这么悠闲的活着?”殷钰真的是很想在这个时代贯彻人人平等的观念,然而这是在唐朝,古制不能破啊。

珈琴朝殷钰吐了吐舌头,“是,爷。是珈琴胡说了。”

殷钰看着珈琴的小动作,无奈的摇摇头,怪不得他们,古代阶层本就分的清清楚楚。

“小公爷,从那边开始,都是咱们府上的。”陈昊天指着远处,对殷钰说。

“嗯?怎么多了?我上次来不还是没到那边吗?”殷钰问道。

陈昊天笑着说,“皇上后来不是又赏赐了些嘛。”

殷钰点点头,“不过怎么没看到人呢?”

“这个时辰应该都回家休息了,现下温度最高,容易中暑。”剑河猜测道。

“正好去他们家里看看七轮扇。”

殷钰一行人来到一呼农家里,陈昊天朝着屋内大喊,“张老汉,在家吗?国公爷来啦。”

屋内的人听到陈昊天的话,一下子都涌了出来。

“陈管家,您说国公爷来了?”朴实的农家张老汉激动的问道。

“我还骗你不成,这国公爷不是在这嘛。”陈昊天看了看一旁的殷钰,笑着对张老汉说。

“草民见过国公爷。”说着张老汉和身后的人就要下跪。

殷钰赶紧拉着,“不敢不敢,老伯客气了。我今天就是来看看皇上下旨官府给你们安的七轮扇都进行的怎么样了。”

“国公爷造的七轮扇可是好东西啊,我们从庄稼地里回来,有这七轮扇可凉快了。”

“是皇上仁慈,用国库的钱财来帮助你们,皇恩浩荡。”殷钰笑着说。

“是是是,当今皇上仁慈,真是我们这些百姓的福气。”

殷钰笑着点点头,“以后庄子上有什么事,您尽管开口,因着有你们,我这个国公才能衣食无忧。”

“草民还能有什么要求,从前夫人在的时候对我们就好,从不刻薄我们,后来夫人虽然走了,国公爷您也是善待我们,您是不知道有多少农户想为郧国公府做事。”张老汉将其他人的艳羡说的淋漓尽致。

“母亲自是从小就教育我,我也应该感谢你们。”看来殷夫人也是善心的主,自己继承她的性格也完全无可厚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