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唐郧国公的欢乐生活 > 二十二、大唐战神李靖

二十二、大唐战神李靖

中秋宫宴后,殷钰的才气已在长安城各世家中流传,皇上的态度也让各官员看得明白。不过殷钰自己倒是没觉得怎么样,照常深居简出的,不过承李世民旨意,殷钰又开始协助着户部给各位开国功勋府上安置七轮扇,皆因殷钰对李世民提出的“民生工程”。

紫宸殿

“皇上,郧小国公来了。”内侍监进殿禀报。

“让他进来。”李世民看着手上的折子。

内侍监领旨出殿,“郧小国公,皇上宣您进殿。”

“麻烦内侍大人了。”殷钰行礼。

殷钰进入殿内,见李世民专注的批着折奏折,轻声开口道“臣殷钰,见过皇上。”

李世民放下奏折,抬起头笑着说,“起来吧,不必多礼了。”

“是。”殷钰起身站在一旁。

李世民往椅背上一靠,“这七轮扇风力十足,竟只需要一个人就能控制,珩儿真是造了个好物件出来。”

“皇上觉得有用就好。”

李世民点点头,“听说皇后殿内有这七轮扇后,气疾都少犯了。珩儿为皇后做了如此多事,朕早该在你从太白山回来时就赏的,也是朕忘了这回事了。”

“皇上国事繁忙,臣这点小事不足挂在心上。”

“珩儿如此说就见外了,告诉朕,可有什么想要的?朕一定都满足。”

“其实臣没什么想要的,可是皇上既然问臣了,臣有一事想请皇上的恩赐。”

“说吧。”

“宫中各殿如今都有七轮扇进行驱暑了,可是七轮扇也只用在宫中,可是这夏日炎炎,宫外百姓依然不得驱暑的良方。”殷钰行礼道,“臣想,也让百姓用上七轮扇,让它不止是成为宫中之物,本也不是什么稀世珍宝。”

“哦?你何以有此想法。”

“皇上,您曾将百姓比喻成水,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我大唐百姓用着自己的勤劳朴实使国家更加的繁荣昌盛,朝廷为他们做些事情,又有何不可呢?皇上,自古以来,每朝末期都皆因不得民心,皇上是千古明君,定是明白这个道理。”殷钰中秋宴后,趁着有空,便跟着陈昊天去了自己家的庄子,看着朴实的农户在太阳的暴晒下依然继续农作,作为现代人虽然在让自己慢慢适应这古代的阶层制度,但终究还是现代人思维,总想着为普通百姓做些什么。今日李世民开口让自己提赏赐,就借此机会开口了。

“百姓为民,百姓问题无非关系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与其等到真正百姓问题出现,不如现在就未雨绸缪。”

李世民看着低头回答的殷钰,眼中另有深意。“所以你就想用这七轮扇解决?”

“是也不是。朝廷使百姓用上七轮扇,不过民生工程的其中一环而已。”

“民生工程?何为民生工程?”

“民生工程就是用来解决民生问题的,它是个大的范文,可以包括百姓的衣食住行和生产生活等问题。臣认为,解决民生问题是可以让我大唐更加繁荣昌盛。”

殷钰低着头,并未看到李世民满意的表情。“好,朕准了,朕会择日下旨,让户部、工部与你一同进行。不过,朕认为郧国公先从长安城中各世家开始吧。”

李世民心里是十分认可殷钰的提议,不过社会不止需要百姓,他的帝国更需要官员和世家大族、开国功勋的支持。

殷钰激动的朝李世民行礼,“臣谢皇上,皇上为君乃国之幸。”

这些时日以来,朝中官员大多已经用上了七轮扇,每到一家,当家人都会夸赞殷钰一番,殷钰都客气的说着客套话。

“剑河,今日我该去哪个府上了?”

“今日是代国公府李将军。”

“代国公……”自己今天竟然要去见“大唐战神”李靖,殷钰是很激动的。

关于李靖这个人物,对历史稍有所知的人想必都是耳熟能详的。李靖简直就是常胜将军的代名词,对于贞观年间的大唐来说,他就是当之无愧的军中最强者,只要有他统领的战役,没有失败的。

平定王世充,南平萧铣,著名的“平铣十策”;平南一役,平定了杜伏威与辅公祏的江南叛乱,为大唐打下江南的半壁江山。

李靖虽名垂青史,为人谦虚谨慎低调克俭,从不居功自傲,并屡次在功成之后激流勇退,以至于殷钰穿越过来这么久,都没见过这个大人物,就连中秋宴,李世民也只是说恩准卫国公因脚疾可不入宫出席。

殷钰到代国公府大门,一眼便发现相比于那些文官家丁,代国公府家丁颇有士兵风范,想必是接受过训练的吧。

剑河上前行了一揖,对着守门家丁中较为面善的家丁说道:“郧国公府小公爷,前来卫国公府,还请通报一下。”

“原来是郧小公爷,将军一早就吩咐过了,小公爷请。”那个面善的家丁朝殷钰作揖行礼,请殷钰进府。

殷钰和剑河在家丁的带领下来到代国公府的正宅大厅,大门朝两旁大开,屋内正中坐着一人,着一身暗紫色朝服,身材伟岸凛然,一旁立着拐杖。

“小侄殷钰,见过老将军。”殷钰对李靖是心怀敬意的。

李靖看着殷钰,“不用如此多礼,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可惜啊,故人已逝多年。”

“家父有幸还得老将军心里惦念。”

李靖看着门外,“想当年,隋末乱世,我与你父亲一起为了百姓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原来已经这么久了。”

殷钰坐在一旁,“那时虽是战乱,想必也是不一样的日子。”

“是啊,不过如今老了,从前行军打仗落下这脚疾,如今再折腾不动啦。”

殷钰将李靖脸上的落寞看在眼中,作为一个将军,年轻是为国为民征战沙场,如今却也因为战场上给自己留下的伤痕没办法再驰骋沙场,这是多遗憾的一件事。

“老将军,小侄这次是奉旨协助户部、工部前来为国公府安装七轮扇的,若您不嫌弃,一会儿让我为您看看腿?”

“哈哈哈,我差点忘了,你如今也算是师从神医孙思邈了。我虽深居府中,不过你近段时间的事情,还是略有听闻。”李靖爽朗的大笑着。

“小侄的事情不值一提,都是该做的。”

“这民生工程的事情可是早就在民间传开了,为官者,为百姓着想,是好事。”

“老将军,您误会了。我不曾想过入朝为官,此次也只是因为我到自家庄子上看见百姓在这烈日下依然辛苦的农作,又正巧皇上圣恩要给我赏赐,就提出了这个事。”

“哦?你竟不想入朝为官?你做了这么多事情,求个官职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李靖说道。

“许是小侄闲散惯了,入仕反而不自在。皇上善于纳谏,若是有好的想法,就算不是当朝官员,皇上也是会听取的。”

“好,好个殷家小子,不慕权利,不骄不躁,老朽喜欢。开山之福,殷家之福。”李靖看着殷钰,满意的点点头。

殷钰和李靖两人在正厅里愉快的交流,殷钰对这个懂得激流勇退的名将,心中是越发的敬重,李靖对这个少见的故友之子也是越发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