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武备师 > 第49章 黎明之前

第49章 黎明之前

黎明之前。

天色依然一片昏暗。

掖县。

原本此刻,街上的有的商贩已然开始走街串巷了。

但此时,街面上空空荡荡,只剩下寒风席卷着地面的尘土,将街道两旁的摊位木架铺上一层尘土。

原本风尘要往屋中吹进的,却全被紧闭的大门无情地挡在了门外。

但是,紧闭大门的后面,却是一颗颗紧张难以入眠的心。

一处民房中,稚童被身边的啜泣声惊醒。

“阿娘,某要出去玩耍。”孩童揉着眼睛说道。

“莫要,外边有恶兽,专吃孩童。”妇人抹了抹眼泪,作凶恶状。

孩童往吓得被窝里躲进去了点,又问道:“阿父何时回来?”

闻言,妇人红彤彤的眼中,泪水止不住往外涌,却强笑回答道:“等你老实待在家里几天,你阿父便回来了。”

说完妇人立刻转过身去,从窗户中望着远处跳着火焰的城墙。

另一处民房中。

“听说昨夜兖州兵便已经到了掖县,可为何一夜没有动静。”一老叟悄悄拨开了窗户,朝幽黑街外面看去。

“没有动静才好咧。”旁边老妇忧心忡忡问道,“你说兖州兵能进城吗?”

“某又如何知道。”老叟气急道,“某又不是太守,也不是兖州兵。”

“若是兖州兵破城,再纵兵劫掠,该如何?”

“唉……”老叟重重叹息了声,“谁知道呢,前番被贼兵劫掠了一通,若兖州兵再来劫掠,我等怕是没有活路了。”

“不管如何,这几日绝不能出门,刀兵无眼,先保住性命吧。”

“可家中已无吃食。”老妪眼中满是焦急。

“不是……”老叟刚想问家里的存粮呢?却看到家里的米缸都被砸了个稀碎。

同样一夜无眠的还有太守刘巴。

“城外情况如何?”

“大人……暂不清楚。”

“斥候呢?”

“还未归来……”张邵答道。

刘巴的面色不禁愈加沉重了些。

贼人距离掖县也只是四里而已,一夜的时间,即使是爬,恐怕也能来回好几趟了。

到此时依然匹马未还,情况不言自明。

“再派!”

“是。”

刘巴想要再去城头,但向外望去,看到依然昏沉的天色,只能作罢。

“大人无需太过忧虑,不管贼人虚实如何,我等只待援军而来便可。”张邵劝慰道。

这倒是,刘巴心中稍定,“再派人出城,查探蒋壬等进军情况,并立刻来报。”

此时,在一处宅院之中,再次潜入掖县的斥候,和丁琚接上了头。

“如此?”丁琚听完斥候带来的钟朔最新命令,心中顿时有些涌动。

“正是。”

丁琚点头,随后为免节外生枝,一直被严加看守的俘虏严珂,被躺在了地上。

与此同时。

掖县往东七十里,曲成县,一片营帐安静地坐落在城外。

很快,一匹快马的马蹄声,将营寨的安宁打破。

就在马口吐白沫,几乎要倒下的时候,马上之人一跃而下,往徐氏徐禄的营帐而来。

“见过家主。”

来人赫然便是昨晚以拉稀为由,从钟朔军中翻越山岭屎遁之人。

“贼人军中此刻情况如何?速速说来。”

“贼人已经抵达掖县,并在掖县外一处小山岭。”

“贼人兵力确实只有两千?”

“正是。”那人假扮流民潜入坞堡一个多月,自然对钟朔军中情况一清二楚。

“其中精锐只有贼首钟朔麾下一百多斥候,以及原来东莱郡旧将灌京麾下一百多人而已,原来一些贼匪旧部尚可,其他大部分只是新入的流民而已。”

徐禄手捻胡须,不禁点头。

待屎遁之人将钟朔军中信息全部吐出后,他立刻便前往中军大帐,去见了蒋壬。

蒋壬便命人将还在昏睡当中的几大豪族全部叫来了大帐。

“徐公的意思是,贼人五千兵力,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蒋壬坐在上首,玩味得问道。

“正是。”

“贼人向来狡猾。”

闻言,大帐中一身甲胄的众人脸上不禁露出轻松之意。

“如此反衬贼人心虚也……”

“非但如此,据某密探所报,贼人为造声势,营中多架帐篷,旌旗无数,且以草人充斥其中,以迷惑城中太守大人。”徐禄说道。

“竟然如此?”蒋壬和大帐中众人对这一连串操作不禁有些傻眼。

“若无我等援军,恐太守大人极有可能被贼人迷惑。”有人立刻品出了其中的关窍。

蒋壬点头。

“然此时已被我等尽知,贼人这一番伎俩,不过是笑料尔。”

“蒋县令,既然贼人此时醉心于如此伎俩,那我等可趁机从其背后杀出。”

徐禄立刻建议道,“据某密谍所报,贼人此刻在一处山岭脚下驻扎,面向掖县。”

“那处山岭并不高耸,可轻易登上,且山岭上树木甚密,足可隐蔽。”

“我等可以行军至山岭另一侧,趁夜攀登而上,以树木为掩护,然后向下冲杀而去,以俯冲之势,定然能杀贼人一个措手不及。”

话毕,大帐内众人纷纷点头。

“曲成县距掖县七十余里,如此我等可以明日晚间便可以抵达,然后发起突袭。”

“如此,便依徐公之计。”蒋壬当即拍板。

此刻,帐外冷风呼呼,带着天明前最寒冷的温度,向西穿过平原和山岭,一直到了掖县外钟朔军中大营。

“派出小队,前出大营两里之外巡逻,不准任何一个贼兵靠近。”钟朔看着昏暗的外面下令道。

稍后,几队巡逻士兵,便组成了大营最前沿的一道防线。

这时候,灌京走进了大帐,愧疚道:“将军,昨夜有逃兵逃离未归。”

大战之前,临阵而逃,这是军中大忌,弄不好会严重影响军中士气。

尤其此刻军中成分复杂,还未完全整合,特别是其中流民,因此战前出现逃兵,甚至给其他士兵带了个坏头,最终可能导致军队溃散。

然而钟朔的反应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确定只有一人?”

灌京愣了下,点头:“某已严查,只有一人。”

“好。”钟朔笑了,“那便随他去吧。”

稍后有斥候进帐。

“禀将军,贼兵已经抵达曲成县,不日即来。”

“好。”钟朔点头,随机问一旁宋襄,“此时前往,时间可足够?”

“将军尽管放心,只三十里而已,足矣。”宋襄咧着嘴,身上不禁热血沸腾。

“如此,那便叫裴先生前来,某有重任托付于他。”钟朔说道。

一旁的灌京听闻两人云里雾里的对话,顿时一脑袋问号。

钟朔起身,走到帐外,看着天色,说道:“该动身了,天亮可就不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