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武备师 > 第39章 南塘一出

第39章 南塘一出

“戒备!”

整个徐氏坞堡瞬间进入了战备状态。

醒目的“朔”字牙旗在风中飘荡,不断在朝着坞堡逼近。

牙旗下方,赫然便是钟朔,跃然于马上,其身后都是顶盔掼甲的重骑兵,身背弓矢,腰系长刀,手执长槊,凌厉杀气扑面而来。

不过让坞堡望台守兵微微有些困惑的是,在骑兵的身后,还跟着几十辆大车,全部用驴拉着。

“钟云起意欲何为?”徐禄当即瞪大了眼睛,心中不禁一阵惊颤。

莫非此獠知道某欲联合刘巴之事!?

“父亲……定然来者不善,此番想必是要攻打我坞堡!”一旁徐觅顿时吓得哆嗦。

然而,当钟朔领着骑兵悠悠靠近坞堡后,在两百步外停了下来,一脸和善,似乎看起来人畜无犯,没有丝毫的敌意。

钟朔看着在头顶飘荡作响的牙旗,不禁嘴角微咧。

牙旗作为象征全军的大旗,主要起标识作用,一般以主将的姓或姓名绣于其上。

不过历史上也有不少与众不同的牙旗,比如后世明末闯王李自成的“闯”字大旗。

眼下,制作这块旗子的布帛,正是上次徐氏友情“赞助”的,时隔多日,自然要来问候问候赞助商。

“不知将军何故又犯我徐氏?”墙垛上,有些忐忑的徐禄首先发问了。

“还请徐家主出堡一叙。”钟朔淡淡说道。

“父亲切勿出去!”

徐觅看着几百步外盔明甲亮的骑兵,心中不禁冰凉,悄声说道,“下方钟朔率领的骑兵,定然就是那晚大败刘巴的铁骑。”

“我坞堡部曲已然不多,守堡尚且艰难,倘若父亲出堡,万一贼人纵马来攻,我部曲尽皆步兵,必然难以抵御,届时恐怕父亲会立刻陷于险境。”

“某自然知道,又岂需你来提醒!”徐禄应了一声。

转而朝着外面钟朔喊道,“老朽体弱多病,多有不便,难以上下来回。”

闻言,徐觅心头微微放松了点,之前听老爹的口气,似乎有再见到钟朔,就欲与其大战一场的架势。

现在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可转而想到这些天来父亲一直骂自己鼠胆,徐觅脑门上不禁隐隐有黑线。

你我父子二人,某之胆量,还不尽皆出于你吗?

“钟将军,我徐氏前番误攻于你,老朽依然致歉,我徐氏也早已尽数赔偿所失,你我之间早已经……咳咳……化干戈为玉帛。”

徐禄突然感觉喉咙有点发痒,发现此话有些陌生又熟悉。

“此番将军又率所部来我徐氏,未免欺人太甚。”

“徐家主此言差矣,既然你我之间已然化干戈为玉帛,自然得勤于交往,彼此互助,以便我与徐氏关系升华。”

钟朔只是淡淡说道,“此番我前来徐氏,便是为此。”

“将军何意?”徐禄心头不好的预感当即放大。

随即他便看到宋襄带着骑兵身后几十辆加装了笼子的大车,朝坞堡的一边而去。

“听闻徐氏庄园内,饲养有不少肥豚,我等长期偏安于山中,艰难困苦,时常不知肉味。”

钟朔说道,“故此番特来想徐家主借豚少许,以犒全军,待日后我坞堡攒下钱粮,再归还于徐氏,还望徐家主成全。”

借?

徐禄当即一口老血没有喷出来。

有带着全副武装的骑兵堵在家门口来借的吗?

没过多久,在徐氏坞堡众人众目睽睽之下,宋襄带人拉着大车从坞堡侧方回到了军阵前面,嗷嗷大叫的猪已经装满了不少大车的笼子。

徐禄稍微目测了下,当即不禁咬牙切齿。

庄园里所有的猪豚恐怕都被眼前的贼人装进了笼子。

然而让他目瞪口呆的是,拉了好多大车的贼人,非但没有离去,反而全部纵马再度朝坞堡侧边而去。

“将军,就在后边。”宋襄一马当先,指向前方。

钟朔随后率领骑兵跟上,身后是剩下的空置车辆。

随后眼中顿时一亮,赫然看到了坞堡侧后方的不少车辆,以及装在车上的木料,还有旁边圈禁起来的大白鹅。

那些原本再次忙活的徐氏佃客,眼见骑兵迅驰而来,当即便吓得四散而逃。

可是,当他们确认没有对方没有追击,躲在隐蔽处回头看时,看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

只见那队骑兵尽皆下马,然后便闯入了圈禁大白鹅的圈栏里,开始捕捉大白鹅,俨然一群贼匪。

“那是要运往掖县辎重!”

比起前番损失起来,几十头猪豚徐禄可以暂时忍耐。

可眼下贼人劫掠的是即将运往掖县的物料,若是被贼人所得,恐怕刘巴必然怪罪!

“可否率兵而出,趁贼人劫掠之际,杀他个措手不及?”徐禄压着声喝问道。

“父亲暂且忍耐,物料被劫,再筹集便是。”

徐觅见自己老爹隐隐有发作的迹象,立刻劝道,“坞堡大门离贼人过远,此刻若率军而出,贼人必然有反应之机,届时恐怕偷袭不成,反倒被贼人杀败一通。”

“哈哈,此趟出来,收获颇丰。”宋襄一边在圈栏里追着鹅到处跑一边笑道。

很快,兵士们便都肩扛手提地将一只只鹅塞进了车笼里,连一脸冷酷的丁琚也不例外。

“将军,此番劫掠之后,造箭之物料,定然足矣。”宋襄欣喜道。

箭矢上不能是光秃秃地一根箭杆,箭杆末端还要装有箭羽,用来控制速度和精确性。

如果没有箭矢没有箭羽,那即使万人的军阵,齐射出去的箭,恐怕也会像是天女散花。

一般来说,制作箭羽最好的材料自然是雕翎,这就是所谓的雕翎箭,其中金雕最好,花雕次之,不过却难以获得,需要野外打猎捕获。

据钟朔所知,后世雕成了保护动物,雕翎更加难以获得,一些工匠每年制作的几支雕翎箭,都是被人高价买去收藏的。

不过,若是雕翎难以获得,鹅羽也是一个不错的替代品。

眼下坞堡大量制作箭矢,必然会大量用到鹅羽。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原本是来找徐氏拉几头猪的,没想到发现徐氏还有这种好东西。

不过,当听到宋襄所说的“劫掠”之后,钟朔当即便不乐意了:“何谓劫掠?”

宋襄当即一愣,寻思着自己是不是对劫掠这个字眼有所误解,转而眼中一亮:“哦,只是暂借而已,暂借。”

“暂借?”钟朔对宋襄的没见识当即摇了摇头,理直气壮地说道:“前有祖帅南塘一出,此时我等乃徐氏一出也。”

当初扬州灾荒,祖逖门下宾客常劫掠富户。

祖逖非但不管,还常主动问他们:“比复南塘一出不?”意思是咱要不咱们再去南塘(当时富户聚集区)干一票?

这你不服能行?

而且当门下宾客被官府捕获后,他还亲自前去解救。

后来,王导和大脓包庾亮等人去看望祖逖,在他家中发现很多裘袍珍玩,便问这些东西是从何而来,祖逖也不隐瞒,直接说昨夜咱又去了一趟南塘。

这现在咱师出北伐军,自然的学习祖帅好榜样,将南塘一出的精神发扬光大。

一旁的丁琚闻言,当即忍不住低下了微微难为情的头。

分别并未多久,他发现队主似乎变得与以往截然不同,劫掠富户越来越似北伐之前的祖帅了。

宋襄当即茫然,看到丁琚表情奇怪后,便偷偷相问,随后便恍然。

“将军所言极是,此乃徐氏一出尔。”宋襄乐道。

很快,一行人便拉着大车小车,从徐氏坞堡前面而过。

徐禄眼睁睁看着这一车车的财货,不禁须发皆张,一旁的徐觅只能臊眉耷眼的,不敢言语一声。

“将军,从此往东二十余里,有晏氏一族,某早已打探清楚,此番我等前往掳掠,定然也能收获不小。”

宋襄引路道,随即立刻改口,“不不,是南塘一出。”

“那便抓紧前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