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柱国 > 第六十三章:作战计划

第六十三章:作战计划

张苍水拉着宋玉落座,扭头看向章鱼哥:

“把沈隆和沈武两个叫来。”

章鱼哥迟疑一下,担心的问道:

“少爷想带上他们两个?”

“对,让他们见识一下刺刀见红的场面也好。训练10个月不如见一次血来的效果好。”

章鱼哥继续表示自己的担心:

“他们跟班兵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战士,我怕他们去了只会添乱。”

张苍水赞同的说道:

“让他们在外围警戒便好,不需要他们玩命。”

好的战士都是从实战中锻炼出来的。

张苍水圈养的是死士,不是花架子。

如果沈隆,沈武运气不好,被杨家的家奴砍掉脑袋,那是他们没有福分,更没有实力当张苍水的贴身保镖。

如果两人中死掉一个,活着的那个就是老兵。

如果两人都活下来,再好不过。

不光他们两个,张苍水还要带上张家卫的邓禹和吴汉。

两人今年已经14岁,是时候成为男子汉了。

军人要想建功立业,要么你是二代,三代,如果没有这样的出身,必须用铁和血去拼搏,没有捷径可走。

活着就有前程,

死了便一去不回。

万事皆有定数,不拼一把永远没有机会出头。

不一会儿,沈隆和沈武来到书房。

“少爷,为您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我必然不惜这颗脑袋,一定不让少爷失望。”

沈武率先发话。

沈隆很镇定,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冷酷的站在沈武身边。

“呦,你倒是说说要怎样建功立业?”

张苍水笑着端起茶杯问道。

“上阵杀敌,砍掉仇人的脑袋。”

沈武振臂回答。

“如何上阵,如何杀敌?”

章鱼哥问。

“拼了这条贱命便是,想这些劳什子作甚!”

沈武被问的哑口无言,只能逞强嘴犟。

让他干活是把好手,问他计策权谋,等于对牛弹琴。

“你说说看?”

张苍水扭头问一言不发的沈隆。

他在沈隆身上耗尽心血,一个月来教给他很多东西。

如果此次活着回来,沈隆前途无量。

“我想问少爷,是想分开对付杨本昌和杨顺,还是等他们在延庆州汇合一起干掉?”

张苍水没有回答,反问道: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沈隆面无表情的回答:

“分开对付,我们的实力不足以同时对付两股家兵。”

“继续。”

张苍水面带微笑,示意沈隆大着胆子讲。

“在龙门所包抄杨本昌,他只有20个家兵,不难对付。然后在延庆州外干掉杨顺,杨顺的家兵有六七十人,兄弟们唯有拼死一搏。定不让少爷失望。”

沈隆说完,张苍水赞许道:

“不枉我在你身上花这么多心思。不过你到底火候不够。在龙门所杀杨本昌易,在延庆州杀杨顺难,搞不好咱们的身家性命全都得搭进去。”

沈隆先被夸后被责备,脸上依然冷峻,毫无变化。

光是这份气定神闲就让在场的宋玉惊叹。

“没有留下兄台,实在是李大人的损失。”

宋玉由衷的恭维道。

沈隆对着宋玉点头,并没有说话。

“少爷想如何打,还请示下。”

章鱼哥跟沈隆想的一样,被张苍水否决,只好虚心求教。

“我们穿上鞑子的军装,在龙门所干掉杨本昌,兄弟们换上杨家家兵的衣服,我押着杨本昌在鸡鸣驿跟杨顺汇合,趁其不备,里应外合。只要砍掉杨顺的脑袋,杨家的死士便不会纠缠,我们趁机全身而退。”

张苍水说完,四个人不由惊叹,眼前这个人真的是个13岁的孩童!

“单凭大人少爷驱使!”

四人齐声回答。

张苍水让宋玉立刻回营,把张苍水的意思跟马六充分沟通,李成蹊那里则由张苍水亲自说服。

送走宋玉,张苍水去宣府三卫找到邓禹和吴汉,讲明缘由,两人摩拳擦掌,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第二天一早,张苍水告别张徐氏,带领章鱼哥,沈隆,沈武,邓禹,吴汉五个壮士从宣府北门直奔新军所班兵驻地。

六个生面孔在马六掩护下,成功躲过杨本昌家奴的盘查,进入军营。

张苍水让沈隆,沈武抬着一个大箱子,直奔李成蹊房间。

张苍水到达前,马六已经暗示过李成蹊,李成蹊对杀杨本昌并无异议。

“大哥,我又来了。”

张苍水站在门口,笑呵呵的看着李成蹊。

李成蹊面色凝重,对着张苍水双手抱拳,郑重说道:

“沈浪吾弟,李成蹊摇拜沈炼大人!”

说着,李成蹊单膝跪地,对着西南方向叩拜。

沈浪立刻上前,扶起李成蹊。

“大哥不必如此,沈浪谢过!”

沈浪回了一个单膝跪地,李成蹊惶恐的把沈浪扶起来。

李成蹊原本为真定府衙门书吏,阳明心学的追随者。

沈炼作为越中十子之首,阳明挚友,备受读书人敬仰。更是李成蹊心目中的楷模。

“沈浪贤弟不必自谦,沈公当受我一拜。”

李成蹊扶起沈浪,拉着他入座。

“马忠和宋玉已经跟我谈过。沈公仇人便是天下读书人的仇人,更是死去兄弟的仇人。我定当竭尽全力,帮沈浪贤弟报仇雪恨。”

“大恩不言谢。”

沈浪起身抱拳。

说归说,实际行动还是要有的。

沈浪让沈隆,沈武把银子抬到李成蹊跟前。

“这里有1000两银子,兄弟们每人30两。剩下的让大哥走动疏通之用。”

李成蹊看了一眼银子,动容的说道:

“你不带银子来我还有些为难,想不到贤弟想的如此周到。既如此,旁的话多说无益。我即刻私下联络部下。杨本昌19日早晨离开,这是马林大人亲口告诉我的。到时候姓杨的不肯走,马大人也会赶他走。”

如今的班兵营已经不是杨本昌耀武扬威的地方。

马林到来后,仅仅三天便完全掌握了主导权。

10个百户换了三个溜须拍马之辈,剩下的七个发誓效忠马林。

带来的另外五个部下全面接管千户所。

顺利程度远超马林预料。杨本昌在班兵营四面楚歌,要不是有20个家奴守着,细软和家眷被一扫而空不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