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柱国 > 第四十八章:发现敌人

第四十八章:发现敌人

队伍顺着小溪一路北上,走了20里路后,张苍水提醒李成蹊不要深入草原太远。

李成蹊立刻下令全体休整。

韩三平放出六个夜不收,剩下的人在灌木丛内扎营。

所谓的扎营不过是捡树枝,树干,枯草搭建一个能够躺下睡觉的地方。

明军不同于鞑子,他们不敢真的把帐篷搭建起来。

那样目标太大。

李成蹊派马六带人放马,其余埋锅造饭。

草原最不缺的便是野味。

李成蹊轻松射死几只野兔,让大家开荤。

队伍的策略很简单,遇到10人以上的鞑子兵,能躲就躲,躲不过就跑。

碰到10人以下的鞑子,立刻冲上去干掉。

如此反复,直到装备和粮食无力支撑继续作战为止。

这个计划对夜不收的能力要求非常高。

既要发现可以猎杀的目标,又不能暴露自己的位置。

鞑子单兵素质远超明军,一旦被他们盯上,能不能摆脱纠缠是夜不收能不能活命的关键。

天色渐晚,马六放马归来,钻进张苍水搭建的草堆,一起吃烤野兔。

马六在兴合卫军营待了两个月,整个人完全成了军人模样。

一举一动有板有眼。

他天生就是当兵的料,要不是因为有个哥哥马义顶了军户名额,他14岁的时候就能进军营操练了。

“总把头,听说你开了一间铺面?”

马六大大咧咧,一边啃兔腿一边问。

“听谁说的?”

张苍水笑呵呵的回应。

他开沈庆余堂借用的是李成蹊的户籍,这个不是秘密。

马六长期待在兴合卫,刚知道这些不奇怪。

“三平啊。”

马六随口说道。

“我不能当兵,又读不进书,总要找点事情干,所以只能开个铺面做买卖。”

士农工商,

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

张苍水的灵魂属于后世,对此并不介意。

马六的灵魂属于现在,他实在是不解张苍水的决定。

“买地不好么,偏要开什么劳什子的买卖。”

马六不高兴的说道。

他要是有钱,第一用来娶媳妇,第二便是买房子,第三肯定拿去买地了。

当地主多好,大明王朝的统治阶级主力。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的水说的就是他们了。

无论走到哪,除了当官的,没人敢看不起他。

能在乡里豪横的指挥佃户和农民,里长,甲长见了点头哈腰。

越想越兴奋。

“人各有志。”

张苍水叼着一根草茎回应。

“有个屁的志向咧,商人上不了台面,丝绸都不能穿。当兵多好。当个锦衣卫不好么,哦,对了,那个朱七到底是你什么人?”

马六语无伦次,说着说着想起了朱七,他立刻肃然起敬。

朱七的气场让他折服,话说当时朱七问话,他连头都没敢抬起来。

朱七的官职并不高,锦衣卫镇抚使。

论官职,只比千户杨本昌高半级。

不过人家穿的可是飞鱼服,别说杨本昌,就是他老爹宣大总督杨顺也得跪下。

“我父亲的故旧之交。”

张苍水回应道。

“你爹到底是干什么的?”

马六脱口而出,然后他后悔了。

这是张苍水的禁忌,谁问谁倒霉。

“呼!”

马六预感大事不妙,从草堆里窜出去,张苍水一脚把他踹到在地,疼的马六赶紧求饶。

“闭嘴,有动静。”

李成蹊一直在草堆外等着夜不收回报。

就在他支棱起耳朵听远处动静的时候,马六呜呀乱叫,气的李成蹊大骂。

马六和张苍水放弃追打,凑到李成蹊身边。

李成蹊是马六的顶头上司,马六在他面前很乖巧。

张苍水不同,他跟李成蹊是朋友,或者说是兄弟关系,不用拘束。

“韩三平回来了?”

马六警惕的看着黑洞洞的夜色。

李成蹊没有回答。

不一会儿,暗哨的弟兄跑过来,身后跟着韩三平。

“大人,发现目标。”

韩三平吃力的说道。

天寒地冻,他骑马来回奔波30多里,已经冻麻木了。

“不要着急,慢慢说。”

李成蹊说着,递给韩三平一个水壶。

部队处于蛰伏状态,没有热水。

水壶里的水是晚饭的时候烧的,早没了温度,只能凑合着喝冷水了。

韩三平咕嘟,咕嘟喝了个痛快。

他撩起马六鸳鸯战袄的下摆擦干净嘴巴,然后慢慢说道:

“从这里朝北10里左右有一个山包,山包下面是一片树林。树林里驻扎着一队鞑子兵。数量不多,一共11个人。”

“你确定?”

军队容不得半点错误,李成蹊不得不小心。

一旦情报有误,大家全都得掉脑袋。

韩三平笃定的说道:

“确定。他们肆无忌惮,篝火在五里外都能看见。我摸到他们眼皮底下,不会数错的。”

“没有其他东西?”

李成蹊问道。

“有。”

韩三平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

“他们掳掠了一群男人和十几个女人,另外还有一群羊,七头牛。”

“男人有多少?”

“五六十个吧。”

“装备如何?”

“没有鸟铳,没有弓箭,其他跟我们一样。”

韩三平说完,李成蹊陷入沉思。

张苍水跟李成蹊一样,脑子里已经有了大体判断。

这个营地是鞑子兵的修整营地,11个鞑子是负责防守的。

真正的主力在外劫掠,尚未归来。

鸟铳,弓箭都被主力征用就是明证。

营地距离长城35里,,明军绝对不敢深入草原这么远,所以他们肆无忌惮。

3对1,

这个仗能打,唯一的顾虑便是鞑子主力什么时候回来。

要是刚好敢上主力回归,大家全都得死。

从韩三平对营地的描述看,这队鞑子的主力有百十人,正好由一个百户率领。

大家都是老兵,李成蹊和张苍水想的东西,韩三平和马六也想到了。

“要不等其它夜不收回来再说。”

韩三平不确定的嘀咕一句。

夜不收侦查的方向不同,或许能带回来惊喜的情报。

“不,我认为应该马上行动。”

李成蹊眼睛放光的说道。

“我同意,现在不去更待何时。”

张苍水马上附和。

鞑子兵劫掠一般都在白天进行。

夜晚不归来的话说明他们收获不大,另行选择了扎营地点。等天亮后再出发。

现在是攻击鞑子营地最佳时机。

“五个夜不收还没有回来,我们实力不够。”

夜不收是明军最强战斗力。

从他们担任的任务就能知道,他们都是军队中的佼佼者。

五个主力不在,韩三平队伍战斗力直接折半。

他担心这些人打不过11个鞑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