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唐之我开创了商业帝国 > 第二十六章 开课了!(1)

第二十六章 开课了!(1)

展销会第四天,夜幕降临。

经过前几天晚上的集中洽谈会,有意向合作的商客也基本都达成了合作,下午展销会结束后众多商客陆陆续续离开惠丰酒楼。

而惠丰酒楼的大会议厅里,灯火通明,开始了账务培训班的第一堂课。

几十个各地商客坐在台下,手里拿着吴记超市统一配发的制式笔记本和中性笔。

这些笔记本是吴天让系统加急制作的,封皮用的是厚实的牛皮纸,柔软而耐磨。扉页印着“耀唐集团第一届账务培训班”字样,还分别印着每位学员的籍贯和姓名。字体古朴俊逸,当学员们得到这本量身定制的笔记本时,都惊喜非常。

“吴老板,用心了……”

“这样精美的本子,还有我的名字和籍贯,我要好好珍藏……”

……

讲台的墙上挂上了一个宽达一米五、高一米的木质夹板,上面夹着厚厚一沓等宽的白纸,每写完一页需要掀过去夹起来,接着写下面一页,所以旁边留了一个激灵的伙计帮忙。

会议厅上下摆了几十盏台灯,台上更是被五彩的灯光照的恍如白昼。

吴天手里拿着大号碳素笔,讲桌上放着一本教案,是他抽空从系统里找的。还有蓝皮账本,是从曹老板那里临时借来充当反面教材的。

会议室本来只有三十几个桌位,后来临时搬了一些桌椅才勉强够用,会议室顿时就显得有些拥挤,但众人毫不在意。

为了保证会议室的秩序,实现约定了课堂纪律,不得抽烟、不得吃东西、不得交头接耳说话、喝水要轻放茶杯、不得随意起身走动,有问题、上厕所要举手。

所有人都表示赞同,课时正式开始。

没有多少虚套,吴天拿起那本蓝皮账本,在巨大的白纸上抄写了几行字,是惠丰酒楼贞观元年六月的一些收入和支出。

吴天的字写的很大,碳素笔字体很粗且色泽明亮,很便于大家看,眼神不好的只得申请往前坐。

曹老板和长孙嘉庆也拿着笔和本子,认真地看着台上吴天在白纸上写的字。

吴天写完字闪到一旁,指着上面的文字对大家说道:“这是我从惠丰酒楼贞观元年账目里截取的一段,大家平日里记账应该都是如此吧?”

底下的客商大多都是展销会第一天和吴天进行算账比赛的,也都对账目有丰富的经验。他们纷纷说道:“是啊,我们祖祖辈辈的账本都是这么写的呀。”

吴天就问道:“你们就没有反思,这样记账有什么不方便和困扰吗?欢迎大家讨论。”

客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湖州经营百货的客商举手示意,吴天点头许可,那客商就起身答到:“一开始还不觉得什么,就是到了年底盘账的时候。我家经营的货物种类实在太多,一种货物不同品质价格也不同。如此一来,各种商品一年的买卖账目搅在一起,就跟乱麻一样,根本理不清楚。往往每个人算一遍,都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就算是底下报上来的有假账,从中中饱私囊,我们也是没办法核查的。因为,实在是太繁杂了!”

“是啊,是啊。每年年底盘账时,就跟在地狱走了一遭,太痛苦了!”

包括曹老板和他的师爷,也都心有余悸,感同身受地苦笑叹息。

他们都是做老了生意的精明商人,但小小一个账目问题,多年下来却始终奈何不得,真的是有苦说不出。

他们不是没想过开发一种更先进便捷的记账方式,但最终都是无疾而终,最后大家都认命了,认为这是生意人必然要接受的磨难。

吴天对这一切都了然于胸,决定逐步来破解他们的记账难题。

吴天指着白纸上的账目说道:“我来简单总结一下,目前的账目之所以剪不断理还乱,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大家重点记一下,用五角星标注一下!”

下面的学员顿时都是精神一振,眼中都放着光,都想看看这位年轻的先生是如何破解困扰他们祖祖辈辈的记账难题的!

“第一点,现有的记账方式都是流水账,按照时间顺序把各类商品买进卖出以此排列,看似清晰简要,但条理不清,容易混。”

“所以,耀唐集团新账目第一条就是分类!”

吴天在白纸上,写下“流水账”三个字以后,画了一个箭头,又用红色碳素笔写下了“分类”两个大字。

这时刚才那个湖州百货商再次举手,吴天微笑着点头,那商人起身问道:“先生,这分类具体指什么分类呢?是商品种类分类,还是买入和卖出分类?”

吴天说道:“问的很好,就拿你现在经营的百货来说,主要考虑的应该是商品种类分类,每一种商品单独一个账本,买入和卖出则直接体现在里面就好了。买入这类商品支出一两银子,就在账本上记下‘-1两’;卖出一件商品获得一两银子,就在账本上记下‘+1两’,这也是方便计算器运算。”

那个商人诚挚地鞠躬致谢,吴天让他坐下。

吴天继续说道:“第二点,现在的账目太繁杂、阅读体验太差。大家请看,就拿粮食来说,账本上是这么记得‘六月五日,购入大米三千斤,费十两又三百钱’,接着‘七月四日,购入面粉三百斤,费八百一十文’,‘七月十五日,凤仪楼借购大米三百二十斤,得一两又九十五文’……”

吴天翻着手里的蓝皮账本,一口气读了五六条,合起账本长叹一口气道:“厚厚一本账,八成都是重复再重复的废话,看多了不头昏眼花、算错账才怪了!”

说完,吴天在白纸上写下“繁杂”二字。

曹老板见到吴天拿他家的账本当反面教材,自嘲地摸了摸鼻子,笑道:“吴先生,曹某人真的是不知该怎么改进这账目了,还望先生赐教才是!”

说完,曹老板才知道自己忘记举手了,尴尬地举手算是补救了。

其他学员也都纷纷说道:“是啊,是啊,还望先生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