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首席御医 > 第四十七章老爹的困惑

第四十七章老爹的困惑

烈日炎炎。

江平安站在白园巷大街上,仰头望着凤鸣院二楼的牌匾,热的汗流浃背,可心情却好像喝了一碗冰水,从天爽到脚。

“搞定这个女人,算是为太仁肾宝的销售,铺平了道路。”江平安自顾自说着。

可江父却皱着眉头,牵着小毛驴,似乎一肚子问号。

江平安翻身上驴,驱使其缓缓前行,一路上见老爹一声不吭,不由笑道:“爹,有什么话,想问就问。”

“阿呆,你说那诗诗得了鼻窒,然后送了两瓶药水,那是什么药水?”江父纳闷问。

江平安贼兮兮笑道:“爹,你放心,儿子这么鸡贼,送的药水肯定是便宜货。”

“是什么?”

“就是烧开的水,里面加了点盐。”

“什么?那你不是坑人吗?”江父突然止步,一脸怒色地看着江平安,“阿呆,我们江家行医,从不坑蒙拐骗,戴老也曾告诫你,要施仁心仁术,你怎能以次充好,欺骗病人,不行……你现在就跟我回去……”

江父越说越激动,拉住缰绳,转身就要往回走。

意识到老爹误会,江平安哭笑不得,“爹,你误会了,儿子的盐水,可不是一般的盐水,不敢说包治鼻窒,但定能缓解和减少发病的次数。”

“哦……什么意思?”江父愕然。

江平安也没打算瞒着老爹,将青莲圣水的配方,一五一十的说出。

鼻窒,也就是慢性鼻炎。

这个病,哪怕在前世,也是一种多发病症,想彻底治愈,还是比较棘手的。

但却有一些改善的小诀窍。

用生理盐水,或是高渗盐水,冲洗鼻腔,就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案。

前世,他就曾用注射器或是专用的洗鼻器,将生理盐水点入鼻腔,让病人多次冲洗,可以达到清洁鼻腔,改善黏膜的效果。

部分轻症的病人甚至痊愈,重症的病人也能减轻发作的次数,不谦虚的说,这个法子,好用不贵。

听着江平安一路上巴拉巴拉,江父脸上的怒气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笑容、欣慰。

“居然还有这等法子。”江父感慨。

“那是,儿子为了防止别人破解秘方,还特意加了菊花,混淆视听。”某个小短腿,骑着小毛驴上,昂首挺胸,一脸的臭屁傲娇。

不过,江父的微笑没持续太久,脸一板,佯怒道:“那你一声不吭,就把老爹的名字,印到药瓶上了?还叫什么太仁药业?丢不丢人啊?谁家的药铺起这种名字?还有那个太仁肾宝,让你爹以后怎么出去见人啊?”

听的出,老爹对“太仁肾宝”四个字,有很大的怨念。

江平安心中暗笑,小嘴巴却语重心长道:“爹,儿子本想叫平安药业的,这名字,比你那太仁药业,不仅好听,也还吉利……”

“那干嘛不叫平安药业?”

“儿子刚拜了师傅,以后还要考太医院,若是日后进了太医院,同僚们拿着一瓶平安肾宝来取笑儿子,儿子该如何自处?又谈何光耀门楣,重振江家?”江平安理直气壮道。

一番话,噎得江太仁失语。

“那干嘛要印字?”

江父低着头,走了数步,忽然纳闷地问道。

总算问到点子上了。

江平安欣慰的解释:“爹,儿子看你每天走街串巷,回到家,经常脚底板都磨出了血泡,儿子就琢磨着,咱们完全可以像智叔的三笑堂一样,开一家药店,一家只卖膏贴、药丸的药店。”

听到儿子暖心的话,江父感动的鼻头都酸了,“爹不怕苦,只要阿呆能学业有成,爹就很开心了。而且,开药店谈何容易?你智叔医术高明,尚且花费数年,才在甜水巷站稳脚跟。爹一个铃医,谁会主动上门求医?”

说完,江父自嘲地笑了笑。

“爹,你也太妄自菲薄了,不是还有我吗?”江平安骑着小毛驴,拍着胸口很臭屁的说:“现在有了太仁肾宝和青莲圣水,相信很快就能打出名头,到时候,你就坐在家里收钱吧!”

一番话,铿锵有力。

说出了江平安的野望。

他想给江家制造一台可持续产奶,源源不断地提供现金的奶牛,这个目标有点艰巨,成立药店仅是第一步。

对于一家药店,或企业来说,什么最重要?

有人说人才……

也有人说技术……

可在江平安看来,品牌才重要。

他就是人才,他也有技术,唯一欠缺的就是知名度。

只要打响了品牌,保住核心药方,“太仁药业”会是一块金字招牌,源源不断地吸引各地的病人,蜂拥而至。

而江平安最终的野望,就是把太仁药业,打造成大明王朝医疗行业的巨无霸。

“那你干嘛不印咱们家的地址?”江父突兀问道。

江平安翻了一个白眼:“爹,人家又不傻,我若是印了地址,人家还会安心给咱做代理经销商吗?”

饭要一口一口吃。

不给经销商甜头,没人会给你卖命,真当古人是傻子嘛?

“那咱们岂不是给她做嫁衣?”江父还是不明白、不服气,“咱们一瓶药赚的钱,还没她赚的零头多?”

江平安叹了口气:

“爹,这就是渠道的威力。”

前世,江平安就深有感触。

渠道为王。

没有渠道,哪怕是一些家电大品牌,也只能卑躬屈膝,求着那些掌握流量的网站,引流客户。

一句话。

没有渠道,只能挨打,只能卑微地活着,只能被对方卡着脖子死死的。

当然,这些话太深奥,江平安无法让老爹理解,唯有温声温气的安慰道:“爹,我算过了,六味地黄丸的成本,一瓶不到10文,每瓶咱们能赚20文,利润率200%。若是能卖出1000瓶,每年也有20两银子,你也不用每天走街串巷了。”

20两银子,在明初算是迈入了中产阶级。江太仁辛辛苦苦跑一年,也未必能攒下10两银子。

果然,江父听到这个数目,脸上露出一丝期盼的笑容,不过顷刻,眉宇间多了点担忧。

“阿呆,爹还是有点担心。”

江父皱起眉头,语气低沉道:“我看那个诗诗姑娘,不简单。俗话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我怕她翻脸不认人……”

呃……

江平安听到这话,忍不住多看了江父两眼,在他的印象中,老爹就是“耿直、无心机、老实人”等代名词,最初他还顾虑老爹是否被美女迷惑,没想到,居然还能说出此等高屋建瓴的话语。

“爹,你放心。那个李诗诗,若是规规矩矩,那咱也信守承诺跟她合作;若她玩花样,你儿子也不是吃素。”江平安扬起小胖脸,语气颇为自负道。

不知不觉

两人一驴,就回到了甜水巷。

刚拐进丁字路口,江平安就看到一个小胖纸,屁颠屁颠地从三笑堂冲出去,边跑边兴奋地朝他挥手:

“阿呆,你回来的正好。”

“崇法寺去不去?有素斋吃哦……”宋天宝旋风般冲到他面前,挺着小肚腩,炫耀地看着他。

崇法寺?

吃素斋?

江平安眼前一亮,听说崇法寺乃是永城的一张名片,香火鼎盛,光僧侣就有500人,素斋更是一绝。

作为永城土著,岂能不去见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