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首席御医 > 第三十三章终于找到组织了

第三十三章终于找到组织了

“阿呆,你醒了。”

江平安刚刚睁开迷糊的双眼,就看到江父蹲在对面,一脸关切的看着自己,旁边还站着笑容温和的戴老。

“咦,那胡三烈呢?”

江平安环顾四周,目光警惕地扫过一圈,狐疑地问道。

庙内似乎被收拾过,那三个盐贩子的尸体不见踪影,连地上的血渍也被冲洗的干干净净。

“那胡大哥已经走了。”江父憨笑道。

胡大哥?

江平安脸颊抽搐,这么快就改口叫胡大哥了?老爹的立场还真不坚定。

“我昨天不是交代过,要今天换药检查下是否有发炎吗?”江平安敷衍说着,心里却松了一口气。

走了好啊!

昨天他特意交代要检查发炎,也是留了一个后手,担心那厮翻脸不认人。

“他说有急事,先走了,若是有问题再来找我们。”江父笑着说道,走到熄灭的火堆旁,收拾药篓,准备启程。

江平安站起来,拍拍屁股,收起垫在屁股的厚垫子,撇撇嘴,不屑道:“他又不知道我家住哪?去哪找我?”

庙内忽然安静下来。

戴思恭咳咳两声,幽幽道:“你爹昨天说漏嘴了。”

“爹,你疯了吗?”江平安满头黑线。

“呵呵,爹觉得,那胡大哥不是什么坏人,落草为寇,也是逼不得已,就就顺嘴一说。”江父也知道错了,目光躲闪,仿佛做错事的孩子,不敢面对儿子。

江平安真是被爹打败了。

三板斧秒杀三人,让县衙悬赏500两的猛人,你居然还认为他很善良?

江平安突然有股冲动,很想扒开他老爹脑壳瞧瞧。

“你们两父子,马上就回城了,那胡三烈是通缉犯,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跑到县城去,无需多虑。”

这话如同一颗定心丸,让江平安安心不少,心道那胡三烈也不会傻到跑进县城,免得被人瓮中捉鳖。

沉默了一会。

戴思恭清了清嗓子,目光殷切地看着江平安,温和地问道:“阿呆,我听令尊说,你一身医术,真的是自学成才?还是有个白胡子老爷爷传授?”

江平安一怔,心道:糟糕,这老爹太老实了,估计竹筒倒豆子,什么都说漏了。

“我也不太清楚,之前得了一场病,醒来后,脑子里就突然多了很多东西。”江平安摸着脑袋,露出一副憨笑的样子。

这番话,似乎在戴思恭意料中。

他手捻白须,意味深长道:“佛教有转世一说,也有顿悟一词,不过,以后这话,在他人面前还是尽量少提。”

“小子明白。”

江平安老实点头,心存感激。

他看的出,这老头是真心帮他。

戴思恭又道:“我和令尊商议过,在你入县医学前,不如拜入一位名师门下,一来不会埋没你的天赋,二则日后若是有人质疑你医术的来源,也可以推到师傅头上,这个法子,你看可好?”

江平安眼前一亮,先是兴奋又忽然变得失落。兴奋是戴老这法子无疑是给自己找了个护身符,失落则是去哪找这么一位有名气的师傅?青出于蓝,大家还相信,但一个土郎中仅仅数月,就教出一位大宗师,谁信啊?

戴思恭一直观察对面的小胖纸,觉得他变脸挺有意思的。

“去哪找名师啊?”江平安嘟囔道。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江父气的直跺脚,恨不得一脚踹的儿子当场跪下磕头,平时这孩子怪聪明的,怎么眼下却似一根木头。

戴思恭轻抚白须,矜持问道:

“你看老夫如何?”

江父见儿子犹豫,生怕到嘴的老师飞掉了,咳咳提醒道:“阿呆,戴老当年可是御医……”

什么?

御医?

这话如同晴天霹雳,在耳畔炸响,震的江平安脑子一片空白。

我勒个擦,这其貌不扬的老头,居然是御医。

“怎么,你不愿意?”戴思恭故作严肃的问。

江平安连忙摆着小胖爪:“愿意,当然愿意,只是小子家中清贫,供不起束脩。”

上个县学,束脩就让他焦头烂额。

堂堂的御医,学费自然是个天价。

江平安这番表现,落在戴思恭眼中,愈发有趣。

在他看来,江平安就是一块即将出土的和氏璧,等着自己来雕琢。

没钱有什么关系。他都七十有余了,太医院供职那些年薪资虽不高,可请他看病的达官显贵,出手阔绰,根本就不差钱。

他就想着,在有生之年,培养出一个得意弟子,将自己所学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无妨,老夫不收你束脩,而且也不影响你入读县医学。”戴思恭捻须笑道。

县医学虽然所授有限,可那是获得朝廷认可的唯一途径,行医资格证,还是要考的。

戴老的话,如同天降馅饼,将江平安砸晕了,有点不敢相信。

“那学生拜见夫子。”

半晌后,江平安回味过来,立马双膝落地,真心朝着戴思恭伏地跪拜。

“今日在外,拜师事宜从简。”

戴思恭坦然受江平安一拜,随即肃然道:“但为师有几句,须谨记在心。”

“夫子请讲。”

“古人云,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为医者,当志存救济,须心术纯正;为师知你家贫,却不可依仗医术,惟名是利,忘了行医的本心,忘了医者的医德。”

“医德?”江平安面色一正。

“医乃仁术,医者仁心、活人济世,此乃我辈医德的精髓,勿忘仁爱救人,切记切记。”戴思恭训诫道。

“谨遵师命。”江平安再次弯腰作揖,恭敬回答,戴老说的这些,有种熟悉的味道,前世的爷爷也曾教诲过。

忽然间,眼眶变得湿润。

戴思恭见状满意的点点头,从腰间取下一块黑乎乎似木头的牌子,正是昨日被打劫的那块,赠予江平安:“这是为师当年的一块信物,今日赠予你,望你勿忘初心。”

江平安心中很想收,可没交束脩,还让老师倒贴礼物,实在不好意思。

戴思恭脸色一沉:“长者赐。”

长者赐,不敢辞。

江平安无奈收下,再次真心弯腰施礼,戴思恭满意地点点头,又劝勉了几句,就草草结束了简陋的拜师礼仪。

江平安起身,轻轻摩挲手上的信物,却是一块光滑细腻的墨绿玉佩,大概就他掌心那么大,中间刻着四个字:

“仁心仁术。”

翻过来,后面还刻着一行小字:丹溪赠。

“丹溪?”

江平安眉心一跳,眼中闪过一丝困惑,这个名字,似乎在哪听过?

见江平安一脸迷糊的看着玉佩,戴思恭捻须微笑:“为师幼年继承父业,后拜入恩师朱丹溪门下,钻研医术二十多年,才小有所成。这块玉佩,正是恩师赠予为师的。现在为师将这块玉佩转赠予汝,望汝不负吾望,立仁心,施仁术,济世救人。”

“弟子谨记。”

江平安手捧玉佩,弯腰作揖,恭敬道,随后,忽然又纳闷问:“那弟子所学,又是属于哪一派?”

先前就听过,很多名医,都是有传承派别的,想拜入名医门下,那门槛绝对不低于考入华青燕大。

戴思恭捻须笑道:“恩师朱丹溪,被世人称为金元四大家,善用滋阴降火方药,常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被同仁们称为滋阴派,或是丹溪学派,日后汝若进入太医院,或许会遇到秉持本派心学的同仁前辈,若有他人怀疑汝医术来源,汝可告知是师从老夫这一脉。”

原来……

是滋阴派!

第三代首席掌门大弟子江平安手握玉佩,热泪盈眶:

终于……找到组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