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佑唐记 > 第十六章 藩王回京

第十六章 藩王回京

离京师长安城十几里路之外有一队人马浩浩荡荡从南往北行,快马加鞭往长安城前赶,为首几人御马顶着风雪奔驰,与后方人马隔有半里远。

为首一人双腿夹紧马腹,快马向往长安城官道中快速奔去,若发现道路中积雪难行便下马清扫积雪,硕如碗大的马蹄踏碎冰雪间起一团团碎冰雪渣子,马蹄沾溅满冰粒。

长安城每日太阳下山后半时辰内东西南北各进城方向的城门皆关闭,待到次日五更便依次开启,而城门关闭后便不可再出入长安城,明显这队人马要赶在太阳下山之前进入长安城。

人马中有一辆装饰华丽宽大的马车,车厢窗中探出一位年轻男子,头发收束缚在金冠内,脸色看上去比较憔悴颓唐,望着前方山峰无限思虑,撩起的帘子的手又松开,任由帘子击打在脸上。

车队越来越靠近曲江池,曲江池是长安城南角的湖泊池园,领头几人逐渐看清南城墙,呼喝一声往回策马,跑至马车边高声向内报告请示,“禀大王,已至长安城,是否从明德门进城?”

厢内传出冷漠的声音。

“走春明门。”

一声诺,几人策马加鞭往前方奔去,厢内男子无奈撩起帘子,将脑袋探出窗外,伸出手掌接起飘零直下的小鹅毛雪,轻叹口气,呼出的白雾瞬间被风吹的四散开来。

车队缓缓转头向东驶去,李恪望着思绪万千。

李恪是李世民三子,从蜀王改封吴王,去年拜为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且前往赴任。年末,他因被御史柳范弹劾游猎过度、损坏庄稼,再罢免安州都督官职,削减封户三百户,现年初被召入京。

臃肿众多辆车队缓缓行驶在进城官道,缓慢靠近春明门。春明门乃处于长安城东郭墙正中偏北处,北靠近兴庆宫,门内春明门街直通东市、皇城,乃是长安城东正门。

春明门只有一个门洞,靠近东市的大街的郭门此时被围的水泄不通,但门洞只开启半扇城门,进出城者皆要有序排列进出。

城门墙上守将辨识是吴王车驾行至城下,示意城下守卒将双门拉至全开,几名守卒在里奋力将城门往里拉开,直至双门全面打开,本因为差不多够时辰关闭城门的半扇城门又缓缓被拉开。

吴王府邸在东市往南两坊的宣平坊,此时车驾缓缓经东市穿行至宣平坊,李恪叹口气,从上马石登下马车,不久门前便挂起几盏灯笼,在寒风中来回摇摆,府邸开始热闹起来。

“哐当。”

李恪将手中琉璃酒杯拍在几案中,溅起的酒水飞至两三丈远,自己只不过外出游历一番,便被弹劾不务正业,还被父亲召入京师长安。

纵观大唐初期,吴王李恪乃是被称为“海内冤之,绝天下望”之人,他不仅善精骑射,还颇通文史,在太宗十四个儿子中最为与父亲相像的一个儿子。正所谓在诸子中文武双全,英果类父,出类拔萃。

而李佑后世读史书读至李恪时,常常为其卷入被夺嫡被受蒙冤而被人害死宫廷中,颇为此感到可惜。

充满悲剧的李恪深受太宗喜爱,却因为出身无法继承皇位,因母亲为前隋公主而被诬陷致死,要不然也轮不到胆小懦弱的李治继承大统。

李恪一袭朱红色锦衣圆袍绣满细小腾云花纹,一条四爪蟒龙绣在胸膛,盘旋于下,金黄龙鳞镶嵌满珍珠,秀发便整齐盘起革在头顶,盖有紫金冠束紧。挺直腰板坐立于矮几案中,面色如玉,泛起点点淡红色,俊美清秀却不文弱。

李恪握起酒杯一杯一杯自斟自饮,杨妃从后方慢慢靠近,手拎毛裘盖着他身上,转身跪坐至李恪面前。

杨妃之父是右卫副率慈汾二州刺史静公杨誉,其父亲杨誉居然干出了“在省竞婢”之事,在皇宫禁地追逐婢女这等极为失仪的事,被都官郎中薛仁方拘留审问后,杨誉之子竟然趁机诬陷薛仁方,一口咬定他是故意和皇亲国戚过不去。好在魏征挺身而出据理力争,薛仁方这才免于了被解职的危险。

正所谓是有其父必有其女,亲父兄的品行都如此了,想必杨妃本人便不言而论,李恪向来不喜她。

李恪向她摆摆手,端起酒杯继续往口腔中灌。

杨妃便撇撇嘴皮,妩媚地看着李恪,握起他双手,“大王若继续饮,妾也亦饮。”

“如今某被禁锢于长安,而父亲被奸臣蒙蔽眼耳,寄于仕途恐无望。”李恪大叹一口气,连忙转移了话题,接着说:“不屈从于当一辈逍遥大王。”

“逍遥大王有何不好,官场讹诈……”杨妃嘟囔着嘴巴,言语吞吞吐吐。

屋外寒风呼啸吹进屋内,李恪手中书卷猛然往案上一拍,随卷起裘衣覆盖在杨妃身上,腾出一只手抚摸她的额头。

舍外窸窸窣窣传来脚步声,接踵而至的宫婢入内禀言魏王殿下来访。李恪不免心生疑问,自己刚回京,四弟如此迅速得知而登门。

魏王李泰大步往堂中踏入,见兄长端坐案桌,往他拱手施礼,“三兄万福,兄嫂万福。”

李恪示意杨妃退下,顿时站立起来,拱手将李泰迎进,伴随两人面对端坐案几,低声道:“青雀何事寻某?”

李泰眉头紧蹙,听到李恪话语,脸上顿时露出嬉皮笑脸神情,用手啪嗒着自己胖嘟嘟的肚腹,“父亲感知兄长今日回京便与某说,某便前来看望兄长,倘若有何特产美味可口,也可借兄长之福大快朵颐。”

李恪一脸为难与思绪不安,似乎想要敷衍弟弟让其回府,“四弟便勿打趣兄长了,某今日回京乃被罢官免职悔过。”他怅然长叹一口气,继续说:“青雀关切某,某痛彻感激涕流。”

似乎他人对于失宠落难皇子皆是敬而远之,生怕波及自己。两人低沉片刻,李泰见状连端起酒杯拱手敬于李恪,两人又双双相互敬酒痛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