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汉之风虎云龙 > 第八十八章 新政

第八十八章 新政

吴昱将中央六部官吏名单交给献帝和皇后审阅,献帝皆无异议。吴昱行尚书令,礼部尚书荀彧,吏部尚书毛玠,户部尚书张昭,兵部尚书吴老,刑部尚书满宠,工部尚书刘馥。其中工部下设四曹,分别是工曹、屯曹、豫曹以及水曹,工曹掌握工部具体的政策颁布和政务,屯曹掌屯田,豫曹为山泽之利,水曹为水利。吴昱任命韩浩为工部侍郎,任峻为中郎,掌屯田事宜。马钧亦为工部曹,掌工艺技术。

对于司隶一地的统治,吴昱与一干文武考核诸能臣,制定了一个太守县令名单。司隶共有七郡,分别是河南、河内、河东、弘农、左冯翊、右扶风和京兆尹。任枣祗为京兆尹,吴昱没有把枣祗放在中央六部尚书的位置上,就是让他统领京兆尹,保护京都的安全。徐庶任河南太守,因为已经迁都长安,河南再称尹有些不合时宜,便将河南尹改成河南太守。程立任河内太守。梁习仍任河东太守。朱儁之子朱皓任弘农太守,皇甫嵩之子皇甫寿坚任左冯翊,钟繇任右扶风。

牵招为长安令,张既任郿令。杜幾、李严、杜袭、史进、宋徙、司马芝等人皆为县令。在这几人外出为县令之时,吴昱为防止他们有不好的想法,特地一一与之谈心。其他的年龄较小的十余人,吴昱亦下放郡县,让其磨砺能耐。

通过主政,吴昱发现自己掌握的人才仍旧是太少太少。吴昱求贤若渴,新建的求贤馆初见成效,关中的能人挖掘出不少,像张既、杜幾、孟达、从荆州迁来的杜袭以及军师祭酒法正等人。

由于吴昱兼领司隶校尉,因此州牧之职有:军师贾习、胡昭,军师祭酒郭靖、法正,长史李儒,主簿田仪,功曹贾诩、从事梁明、李巡等,中郎将麹义、高顺、徐荣、于禁,都尉典韦、许褚,校尉黄忠、文聘、赵云、张任、张辽、甘宁、张颌、郭靖、吴雄、华雄、徐晃、李通、陈到、霍笃,军司马有文聘、吴霸、麹胜、周仓、胡车、刁祥麟、杨维、李果、张奋、高览、樊稠、魏平、周泰、蒋钦、李宝、刘虎、郝昭、霍峻、李催、郭汜、皇甫郦、段煨、纪灵、平汉、大计等。还有一干小将未计其中。

其中吴霸、麹胜二人领宫中禁军。文聘守武关,霍笃兄弟守虎牢关,刁祥麟守轩辕关、张奋守大谷关,张任郝昭守陈仓。魏平、李果、杨维、纪灵、高览、段煨、樊稠等分守各郡为郡尉。其余将领在中军听候调令。

屯田和移民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商业亦渐渐渗透到各地,一切政事慢慢进入正规。吴昱却对未来有些迷茫。

原因无他,即是历史的走向因为自己出现而发生了改变。曹操再也没有奉天子的机会了,官渡之战貌似打不起来了,而自己却成为众诸侯潜在的威胁。吴昱清楚的认识道:自从走上了奉天子的道路,吴昱便走上了统一天下的大道。自己现在或许终生的任务便是消灭割据势力,实现天下一统。

这让吴昱有些焦虑,他明白如曹操袁绍之辈皆不是好相与的。如今要和他们为敌,吴昱确实有些心虚。因此处理完政务之后,吴昱便将自己反锁在尚书台中对着一副地图发呆。

他在思索,在探究,在给自己找方向。如果完全按照历史的版本,那就是大的有能力的诸侯不断的兼并弱小,以至于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最终会对抗中央朝廷,弱枝强干势在必行。然而怎么才能实现弱枝强干。吴昱心中一个蓝图慢慢形成。

吴昱之所以会有一段时间的彷徨,是因为现在的发展趋势已完全出乎吴昱的意料之外。他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顺利的进入长安,更没想到自己会拿到挟天子这一政治金手指,还没想到董旻之乱将长安官员屠戮的仅剩一二。剩下的也不过是见机早的小官,如钟繇、皇甫郦、皇甫寿坚、朱皓等寥寥数人。三辅豪强大族虽然没有遭受太大损失,但中兴后,三辅的豪强大族在朝堂上并不占优势。正是这一系列的变化,让吴昱原定的战略计划无法实现,因此出现的短暂的彷徨时期。

实际上,关中尚武,关东尚文。汉光武帝兴于河北,因此自然是隆关东而贬关中。不过这样的局面对于吴昱来说最好不过,吴昱在司隶部推行科举制的难度便没有那么大。

吴昱慢慢的想通了一些关节,一切开始明晰起来,对于现在的局势,吴昱已有了一些判断。吴昱傲游在思想之中,却被虎儿跑过来的打断了思路。原来郭雪等人见吴昱终日闭门不出,特别担心,便让郭雪带着儿子过来看看。虎儿正是郭雪所生之子的小名。如今的吴昱已经有二子一女,麹月所生女儿月儿,现在不过一岁,贾氏生有一子名为熊半岁有余。至于义子,有吴真、吴封二人三岁左右。弟弟吴桓、吴汉七岁左右,还有两个妹妹皆养在吴昱府中。

“虎儿!过来!你怎么来了?”吴昱和蔼道。

“父亲,是母亲带我来的。母亲担心你……”虎儿虎头虎脑的还没说完便见郭雪翩然而至。

“夫君终日操劳,姐妹担心不已。特地让我来看看。”郭雪柔声道。

“唔!最近事太多,一时没有考虑周全,让你们担心了。说着便将郭雪一把揽过来。”

“夫君!正所谓众人拾材火焰高,有什么难事,何不和众将领谋士商议?”郭雪劝解道。

“哈哈!雪儿,说的不错,为夫着相了!不过你这一说,却给了我一个好点子。走!我们回家!”

说着抱起虎儿便随着郭雪一同回去,与家人欢聚。见吴汉吴桓两个兄弟已经可以自立,吴昱便将两人带在身边,时时教导,尽心培养。

第二日,吴昱上表献帝,以为天下之乱首在朝政之失,天下之患尽在关东诸君。请众臣论朝政得失及平乱一统之策。献帝听后大善,即刻颁布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