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汉之风虎云龙 > 第七十二章 河阳之谋

第七十二章 河阳之谋

董卓得到战报,心中大喜,忙命徐荣回军洛阳,准备进攻王匡。主簿田仪又献策道:“我们当令大军佯动平阴,造成从平阴过河的态势,主公带领精锐部队偷偷的从小平津渡河,奇袭孟津,绕道敌后,王匡不足虑也。主公十余日间破孙坚灭王匡,袁绍等人必皆胆寒,龟守不出!至于吴昱,那时应已至百里之外,救援不及矣!若其回援,我们正可以逸待劳而击破之,若其不回,我们便劫掠河内,断其粮道,不出数日,吴昱必亡。”不得不说田仪的策划真合兵家之要,兵家只要不过虚实奇正,虚虚实实,奇奇正正,变化莫测。

又闻听孙坚单骑逃亡,一路收拢逃兵,进占阳人,日夜戒备,欲整军再战。董卓以孙坚新败,不以为意,便命胡轸为大都护,吕布为骑督,叶雄为都督,率兵五千进攻孙坚。自己率部北击王匡。

此时王匡袁绍得到战报,知道孙坚在梁东大败,尽皆胆丧。再没有了进取洛阳的雄心。袁绍转而谋划冀州,而王匡闻听董卓要从平阴进攻河内,忙令驻守在孟津的河内从事韩浩支援河阳津,沿岸布防。

却说吴昱得知孙坚战败,董卓欲进军河内的消息,忙与梁习、李儒、梁明等人商议。经过推演,三人觉得董卓从平阴渡河乃是佯动,吸引王匡的注意,迫使守在孟津的韩浩增援河阳,造成孟津空虚,自己却从小平津渡河,奇袭孟津,绕道王匡军后方,如此,王匡必然要全军覆没。

梁习建议吴昱停止向河东进军,连夜悄悄撤回,在孟津一带设伏,诱击董卓,然后命甘宁部游弋河中,袭破小平津,攻破平阴,断了董卓归路,关门打狗,如此一来,董卓那厮一战可擒。

吴昱大喜道:“翁祖,真我之子房也!”随后命吴雄带着两千众铺张声势,继续进军河东,迷惑董军。自己带着八千精锐连夜急行百余里至孟津北边设伏以待。又令信使连夜至王匡营,提醒其注意防备董卓绕道孟津袭其阵后。随后便带着典韦赶至袁绍营中,欲说服其出兵,与自己一同围歼董卓。

袁绍那厮思考良久,未有决断。吴昱大怒道:“盟主,昱向日连翻征战,以弱胜强者,非是我不知道董卓军强,特为国家安危与将军家仇耳!今日事急当决,将军反持重疑虑,大事何日可济!将军家仇何日可报!”

袁绍闻言亦是一震,刚要发令,却见身旁的郭图走到袁绍旁边一阵耳语,袁绍大喜,安慰吴昱道:“破之,莫恼!我已有决断,定会派出精兵支援与你!你且稍待。”

吴昱闻言大喜,忙先谢过,自己安心在一旁饮荼等待。袁绍军帐进进出出,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已经调拨完毕,特来请吴昱领兵去战。

吴昱欣然领命,接了兵符,到了校场一看,却只有五千冀州精兵。心中疑惑,忙上前询问,原来这所谓的五千精兵,乃是冀州刺史派来押送粮草的,面上闪过不豫之色。同来的郭图见吴昱面色不善,忙赔笑道:“吴将军莫急,还有精兵未至。”

吴昱面色稍缓,正待要开口,却见一队骑兵鱼贯而入,为首的乃是一白袍小将,手提龙胆亮银枪,胯下照夜玉狮子,甚是骁勇。吴昱见了大喜,对于此人的来历已然有了几分把握。

旁边的郭图见吴昱面带喜色,心中暗道:吾计成矣!忙告诉吴昱道:“此人乃是常山新来投靠的……,额……”

显然这货已经忘了这员白袍小将的名姓。吴昱却毫不在意的连连道好!对于吴昱来说,何止是好,简直是梦中所求。若不出意外,此人当是常山赵云赵子龙。

吴昱忙向前迎接,白袍小将已然得了军令,自然晓得吴昱的身份,见吴昱亲来迎接,自是受宠若惊。吴昱与赵云相互寒暄一阵,突然心中一转,忙向郭图那厮谢过,带着赵云和五千冀州精兵出了袁绍大营,直奔孟津而来。

原来吴昱与赵云寒暄之时,突然意识到自己还在袁绍大营,心中抖起了小聪明,凭怕袁绍反悔,将赵云再强留下,忙问了问时辰,告诉郭图道:“军中事务紧急,怕董卓那厮夜间偷袭,还请先生替小子向盟主道谢了。”

那郭图巴不得吴昱赶快滚蛋,自己好回到小妾的被窝里好好运动运动,连连答应。

吴昱走后,袁绍长舒一口气,对郭图道:“若非公则妙计,还真不好打发那小子!仅仅用那五千运粮的冀州兵和一个不知好歹的冀州小儿就让那吴昱小子去和董卓拼命,还顺势弱了冀州的兵势,一石二鸟,你说你这脑子怎么长的?”袁绍开玩笑道。

郭图连称不敢,却见袁绍贪婪道:“冀州还真是军国大州,仅仅是五千运粮官,就有这等装备,还真是羡煞旁人!”

郭图忙劝慰袁绍:“主公,莫忧!想那韩馥不过徒有其名,冀州早晚要落入主公之手!到那时主公北定幽州,收河北之众,以乡天下,此帝王之基业也!”

“哈哈,文则,你真孤之子房也。来来来,一提到冀州我就精神焕发,长夜漫漫,正可与我好好谋划谋划冀州之事!”

郭图心中一苦,想想被窝里妙曼的身姿,更觉得对不起这漫漫长夜,但见自己的主公如此兴奋,只得强打起精神,对着案上與图策划起来。

长夜过后,已至黎明,快马飞奔的吴昱一众来到孟津北部,是时八千大军亦皆到位,吴老麹义两人开始组织军队依托地势构筑壁垒和战线。

吴昱到后,引赵云和冀州援将与众将相见。别个还好,却见麹义兴奋的与冀州援将相拥大笑道:“张颌、高览,你们俩怎么来了!”

吴昱闻听来将的名姓,刚喝到口中的水立刻又喷了出来。原来吴昱见了赵云,一时激动,忘记了问冀州将领的名号,只觉得押送粮草的将领定然不是什么名将,因此并没有在意。

现在麹义叫上名来,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袁绍冀州四柱之二,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颌,还有高览二人。吴昱自是大喜!

问了缘由,原来是张颌高览二人接了韩馥的将令,率领冀州精兵大戟士押解粮草并支援袁绍讨伐董卓。不想,今日刚到袁绍大营,还没来得及将韩馥的亲笔书信呈上,便被派到了吴昱手下,被吴昱占了便宜。

吴昱幸福的差点晕了过去,这老天对自己未免太好了点。吴昱知道这张颌高览二人日后可是掌握着袁绍重兵集团的将领。

袁绍因为颖川势力与冀州本土势力的内耗,二人被迫无奈阵前投降,直接导致官渡之战的大败,袁氏集团从此一蹶不振。袁绍不善于处理内部矛盾,致使两股势力内耗,麹义的死,许攸的出逃,田丰沮授被羁押,以及张颌高览的投降,最终乌巢被偷袭,官渡之战的失败,这些都是内耗造成的。人的失败,往往不是失败在别人手中,而是失败在自己身上。孙子云: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先为不可胜,而后为之可胜。

吴昱将历史的走向捋了一遍,对于内部矛盾有了更深的理解,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吸取袁绍的教训,处理好内部矛盾,绝不允许自己的部下出现内部倾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