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帅又跑了 > 第八章 这八百一十七口锅,就你背吧

第八章 这八百一十七口锅,就你背吧

“大帅体恤,老将羞愧啊。”

宇文霸口中惭愧,可腿脚一点都没方才的老朽,反而利索的顺着李从心的手,站起身来。

在他身边,宇文铭立刻附和道,“大帅英明,有大帅坐镇,我军必能克敌制胜。”

“众位将军,容老将再多言一句,吾等兵将不能为大帅分忧,已属失职,万不可再出此纰漏,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啊。”

宇文霸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与儿子宇文铭打起组合拳。

宇文霸今天的举动,李从心哪怕政治敏感不足,也模糊察觉出对方用意。

既然对方都不要面子放套给自己钻,那他还不主动点。

就是这演技真不愧是祖传的,表情做作,略显浮夸。

立于大帅身后的吴长峰,昂首将一切看在眼里。

很明显这是宇文霸在给吴涛之事定性,不给大帅借题发挥的机会。

他可听说了,昨夜燕护卫拿出皇帝陛下的玉牌,给吴涛定了个阵前谋反的死罪,要知道这四个字,起步都是全家断头。

由此可见,大帅和陛下的关系不一般啊。

大帅隐藏的真深。

吴涛之事到此算是了了,大家心里门清的很,除了对大帅本来就没啥好印象外,宇文霸这保护下属的戏,其实也没刷多少好感度。

在座的哪位不是在官场上摸爬打滚多年。

但戏要做就做全套,谁都不会关键时刻掉链子。

像什么将帅一家亲啊,宇文老将军劳苦功高啊,卑职毕当自警自戒啊,纷纷攘攘。

衙堂内难得和谐一阵。

军议还得继续。

李从心坐回帅椅接着发呆,宇文霸也眼观鼻口观心。

这两人一是摆设,一是垂帘。当他们都不说话时,现场就是宇文铭一个人的舞台。

不得不说,这宇文家一门尽是将才,宇文霸自不必说,那可是跟着先皇打天下的开国元勋。

宇文铭更是宇文家现在的代表人物,武艺军略无一不是上上之选,再加上亲族外戚遍布军队机要职务。

几方加持下,更使不到四十岁的宇文铭,在军中拥有绝对话语权。

只要宇文霸不出面,他来主持军议,全军早就默认这个事实了。

至于李从心,他就算想发布个命令玩玩,估计还没出门,就会被宇文家和他们的爪牙当垃圾给处理了。

军议上什么防线崩溃,粮草不足,武器装备紧缺,逃兵增长,李从心也就当听听故事。

反正也听不大懂,上辈子大学也没教过,还是继续琢磨逃跑大计实际。

军议进行了大半,宇文铭提到的一个消息,让李从心停下发呆。

毕竟关系到他的小命。

原来摄政王在半个月前,已经摆脱岭南贼王的陷阱,派出部分援军往安来县来了。

可支援想要到位,大概还需半个月,也就是六月中旬,先行的五千骑兵才能赶来。

后续虽然还有一万步卒紧赶慢赶,但那至少也是七月初的事了。

衙堂上因为这事,开始吵闹起来,大部分将军都在抱怨摄政王的拖拉。

他们认为,一个月的时间,以安来县周边防线上不到两万残兵败将,怎么可能抵御旻国五万大军的摧残。

将军们都希望宇文铭能休书一封,请摄政王加快行军速度。

“大家稍安勿躁,岭南至安来县千里之遥,这行军又不是赶路,就算摄政王不吃不休日行百里,那赶来的军队还有战斗力么,怕不是被旻国包饺子。”

宇文铭的安抚,压下了将军们的躁动,这些人都不是无能之辈,明白这些浅显道理,只不过心理上对于屡战屡败的自己没信心罢了。

攻城向来比守城困难的多,没有十倍来敌,其实以旻国五万军力,想短时间内攻破安来县并不现实。

但那都是以往的经验,经过多次战败,徵国早就被旻国吓破了胆,现在让将军们拍胸脯保证守城一月……不,就连守城十天,都没那个底气。

“指望他人还不如靠自己,末将请死命,愿率五千士卒,攻入敌营,以解安来县之围。”

此话一出,顿时引来周围数道鄙视。

此刻还能不过脑子说出这种话的,除了大嘴巴史泰隆还能有谁。

站在明镜高悬牌匾之下的吴长峰甚至捂住了嘴脸。

“史将军别说笑了,五千人?你怎么不说带走全部士卒,去攻破旻国大都?”

“史将军要是能以五千人攻入敌营,那末将不才,只要三千……不,两千就够了。”

“史将军先管好自己的下属吧,要跑光了吧。”

果不其然,史泰隆的请命立刻收到数道嘲讽,激的这位壮汉豹眼尽凸,环须炸立。

“你说甚么!”

史泰隆抄起拳头就想砸在那人身上。

早就不爽这些每战必怂的同僚了。

打又不敢打,缩头乌龟到做的溜。

如果这些混账在上个月的决战中,敢带上胆子,跟他一起突击敌人侧翼,潼阳郡郡府定能守住,他们手里也还能聚上三万将士。

哪像眼下,城不过三丈,兵不过两万,何其狼狈。

“史将军切莫动怒,二位将军也无恶意,出城御敌之事,父亲与我早就否决。”

宇文铭走到史泰隆面前,拉住了对方,“我军新败,士气低落,而敌军却屡战屡胜,士气高涨,此时弃县城之坚,野战于敌,实乃下策,望史将军看清形势,不要被压力冲昏头脑了…史将军!”

宇文铭虽未用官阶压史泰隆,可话却越说越重,最后语气严肃无比。

“哼,末将明白。”

史泰隆咬牙坐回座位。

待衙堂秩序恢复,宇文铭沉吟片刻再次开口。

“其实眼下并不是死局,旻国远征,大部分兵力被分散于各个占领的城池,眼下能进攻安来县的也仅有五万人。

而我们有将士一万二千守安来,城外又有东西二营共四千人拱卫,三地成犄角之势,互为依仗。

加之城内滚石弓矢充足,众位将军齐心,想来这安来县一个月内还不至于丢掉。”

原本听着宇文铭信心十足的话语,众将逐渐安定,可对方突然话锋一转,又将众人的心揪了起来。

“只是这守城,必须要有军心士气,眼下兵士们迫于压力,斗志涣散,一旦他们崩溃,我军恐将万劫不复啊。”

宇文铭突然回身,来到李从心面前单膝跪下。

那洪亮的声线里充满了悲痛与决绝。

“末将请大帅下令,阵斩逃兵,已定军心。”

正在论证逃跑计划与衙堂三面灰色墙壁之间必然关系的李从心,深深叹了口气。

果然如此,这盖章课还真是每次军议的必修呐。

“宇文将军,这次又是多少人啊?”手肘压着帅椅扶手,手掌托着下巴,李从心有气无力的问道。

“回禀大帅,八百一十七人……”

嗯?

本以为已经习惯盖章砍头流程的大帅,瞬间趔趄,手肘滑落,差点一巴掌扇在自己脸上。

“什么?多少?”

宇文铭一字一字的艰难道。

“八…百…一…十…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