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天启年 > 第七十六章 镇压东林党(三)

第七十六章 镇压东林党(三)

叶向高在担心着自己和家小的安危,朝中的大佬们在争抢着东林党人被赶回家之后留下的空缺,北军集团的将领们被朱由校的雷霆手段震慑得大气也不敢喘。

似乎所有人都忘了那支被自己人下手歼灭的戚家军,但是朱由校没有忘。

这日清晨,内阁次辅韩爌、兵部尚书崔景荣、英国公张维贤以及一众勋贵武官早早的便等在京城十里外的沧浪亭,人人都是把参加大朝会时穿的最为庄重的朝服给穿戴了起来。

前几日便从从教坊司征召来的歌姬们随着一旁沉重的乐声歌舞不休,鸿胪寺的官员们正给乐手们列着队形,似乎像是在迎接什么的样子。

是谁能让大明朝的内阁次辅离城十里相迎?

顺天府尹带着一众差役站得远远的。虽然他这个府尹是四品,但即使以他的地位也根本没资格往前凑——要不是还需要他组织人手去用黄土垫道、清水净街,今天根本轮不到他来!

远远的来了身着白衣白甲的一队人马,约莫有三百余人的样子。

韩爌见一个骑手策马而来,连忙让从人上前去将他拦下。那骑手在他身前几丈的地方勒住马,单膝跪地之后喘着气说道:“大人,来...来了!”

“走吧,随老夫去迎接戚家军的英魂。”韩爌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转身对一旁的官员们说道。他古井不波的脸上也终于有了变化,显出了一种痛心混合着喜悦、悲愤却又无奈的奇怪表情。

...

在离沧浪亭还有三里的地方,这支车队的首领罗克敌就听见了远处传来的悲怆歌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秦风.无衣。

罗克敌侧耳倾听风中那苍凉悲壮的曲调,不无喟叹地对一旁的副将说道:“听得老子也想跟这些死鬼睡到一起去了。”

副将笑了:“将军又捉弄属下了。”在他看来,这不过是罗克敌的一句玩笑罢了。

罗克敌斜了副将一眼,没有说话。

论地位,他罗克敌是蓟镇总兵吴祖寿麾下最为倚重的正三品参将,有着自己的三千五百部下,其中甚至还有八百多全身铁甲的骑兵;

论武功,他的枪术足以在二十招内干掉五个女真人的精锐斥候;并且他今年不过四十二岁,正是壮年的时候,以后的几年里武功肯定还有进境。

论前景,他是北军集团大佬们一致看中的接班人。只要他勾勾手指,那些旁人连见上一面都难的高级武官就会像见到食物的狗一样凑过来。

但是罗克敌真的很不快活。

作为蓟镇总兵麾下的第一参将,他这一生走过最远的路便是被蒙古察哈尔部的骑兵追击的八百里,这让骄傲的他深以为耻。

旁人羡慕他的武功高强,但是他却对此不屑一顾——二十年辛苦打磨出的一身好武功却不得一战,只要想想就会让人发狂。

那个副将不明白,他是真的很羡慕大车上骨灰坛中的这些戚家军将士。羡慕他们死的足够早,羡慕他们在活着的时候已经把这辈子的硬仗都打完了,而不用像自己一样整日价地从军士那点少得可怜的军饷里搜刮。

罗克敌不喜欢那些北军的大佬。

他甚至不喜欢自己。

...

三里路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罗克敌没有刻意快走的情况下,这支车队足足走了半刻钟才走到韩爌面前。

看着道旁一众红色官袍的官员,罗克敌连忙翻身下马,抱拳道:“末将蓟镇参将罗克敌,接总兵大人命令送南兵英魂回京!请恕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韩爌不过淡淡地应付了他几句,便让人将大车赶到了不远处的祭台处。

在他看来,这些北军集团的家伙比起女真人来也是一样可恶。若不是如今女真人大兵压境直逼九边,这些蛀虫的人头早就该被一个个装在盒子里送到御前见皇帝了!

如今那些老蛀虫不敢来,却派了一条小蛀虫来。韩爌怎么可能给他好脸色?若不是怕影响今日的大祭祀,韩爌能把他这一队人给全丢到辽东戍边去!

韩爌站在三丈三尺高的祭台上神色激昂、一字一句地念着他亲自书写的祭文。北方的风似乎吹起了几粒黄土,不偏不倚的撒在他眼中,所以他还不时地擦擦眼角;

呼啸的风吹得韩爌的耳边的白发在风中飘摇,吹得他的声音散失在风里,只有依稀几个字句能够落到地面,被静静肃立的官员们听见;

不过没关系,这篇祭文本来就不是给官员们听的。只要老天听到,戚家军的英魂听到,那便足够了。

从远处看上去,歌舞不休的舞姬们和静静肃立的官员们几乎构成了一幅图画,有着诡异而又奇妙的和谐;罗克敌面无表情地静静的站在原地,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与此同时,东林党也迎来了声势浩大的反扑。

以首辅刘一璟上本为序曲,当年被东林党打压过的官员们也纷纷抬起了枪口,对东林党剩下的大猫小猫两三只进行了猛烈的攻击,颇有些不死不休的感觉。

刘一璟心里充满了快意。

朱由校让他坐冷板凳,却将内阁的事情全压给了韩爌,这点他确实不太在意,毕竟他早就有退隐的打算了;但是他和东林党之间那可是多少年的恩怨了!

从万历年间的几次京察一直到泰昌皇帝的登基足足十几年的功夫里,齐楚浙三党的骨干不知被赶走了多少。作为党魁的刘一璟能忍得住?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反咬一口的机会,他才不会在乎别的东西,先吐了胸中这口恶气再说!

刘一璟在得知皇帝封禁东林书院的当天便上了两本。第一本是弹劾叶向高、赵南星等人结党营私,沽名卖直;第二本便是请求归隐林泉,得享天伦。

朱由校等的就是这个。

他本来就苦于无从对东林党的乌龟壳下手,没想到刘一璟顺势就给他递了个火盆!那就且看朕给你们来一道炭烤乌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