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言情小说 > 食神重生 > 二十三章白菜2

二十三章白菜2

刘禹锡也有诗云:“只恐鸣驺催上道,不容待得晚菘尝。”他竟然把未能吃到晚秋的菘菜当作一种遗憾。可见古人这“春初早韭,秋末晚菘”的说法,的确非妄言也。

但将“菘”称之为“白菜”者,最早应是宋代的杨万里。“新春云子滑流匙,更嚼冰蔬与雪虀,灵隐山前水精菜,近来种子到江西。”(虀,就是捣碎的菜)这首诗的题目便是《进贤初食白菜因名之以水精菜》。同是宋代的吴则礼也发出过“拟向山阳买白菜,团炉烂煮北湖羹”的感慨。看来,那时候白菜的吃法还很单一,就是放进白水里煮煮而已,却已然是赞不绝口了。

其实将白菜称为“百菜之王”的是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齐老不但爱吃,更爱画,其中有一幅写意的大白菜图,画面上点缀着几颗鲜红的辣椒,并题句说:“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百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之王,何也。”体现了齐老对白菜的喜爱。称白菜为“蔬之王”,绝对名副其实。

说完白菜让我们说这道菜的宁一样主食五花肉吧。

五花肉(又称肋条肉、三层肉)位于猪的腹部,猪腹部脂肪组织很多,其中又夹带着肌肉组织,肥瘦间隔,故称“五花肉”。这部分的瘦肉也最嫩且最多汁。

五花肉一直是一些代表性中菜的最佳主角,如济南把子肉、梅菜扣肉、南乳扣肉、东坡肉、回锅肉、卤肉饭、瓜仔肉、粉蒸肉等等。它的肥肉遇热容易化,瘦肉久煮也不柴。

五花肉,即是在猪肋排上的肉。五花肉的结构是一层瘦肉一层肥肉的间隔著,而它的肥肉遇热容易化,瘦肉久煮也不柴,做红烧肉或扣肉都非它莫属,传说中的极品五花肉是10层。选择优质五花肉,可用手摸,略微有沾手感觉,肉上无血,肥肉、瘦肉红白分明、色鲜艳。最好的五花肉在接近猪后臀尖部位,这里的五花肉,五花三层分明,肥瘦肉厚度相当,一整块五花肉厚度为一寸左右。

五花肉连皮而烹,肉皮能让汤汁变浓稠让肉光亮,让个中生发不同风味变化。五花肉一直是一些代表性中菜的最佳主角,如梅菜扣肉、南乳扣肉、东坡肉、回锅肉、鲁肉饭、瓜仔肉、粉蒸肉等等。即便小食如肉粽,少了肥美的五花肉的油脂,亦是失之千里。

第一层:猪皮。

第二层:猪油。

第三层:薄薄的猪瘦肉。

第四层:猪油。

第五层:深层的猪瘦肉,所以称为五花肉。

分类:带膘五花肉,白五花肉,红五花肉。

营养价值:肉类含蛋白质丰富,一般在10-20%之间。瘦肉比肥肉含蛋白质多。肉类食品含蛋白质是优质蛋白质,不仅含有的必需氮基酸全面、数量多,而且比例恰当,接近于人体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

肉类中脂肪含量平均在10-30%左右,主要是各种脂肪酸和甘油三脂。还有少量卵磷脂、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及脂溶性色素。肉类脂肪可提供较多的热量,如100克肥猪肉可提供热量830千卡。

肉类约含有1%左右无机盐,瘦肉中较多,特别是脏器内含量很丰富。如100克猪肝中含铁为25毫克,牛肝含5毫克。

肉类还有较多的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如猪肉(肥瘦)每100克含维生素B10.53毫克、B20.12毫克、尼克酸4.2毫克。脏器含量更高,尤其是肝脏,每100克猪肝约含维生素B22.11毫克,比肌肉中多15-20倍,尼克酸含故为16.2毫克,比肌肉多4-5倍。牛、羊肝中的维生素B1含量也比肌肉组织中多5-6倍。此外肝脏中还含有叶酸和维生素B1B2及维生素A和D,比如每100克猪肝含维生素A8700国际单位、羊肝为29900国际单位。

肉类中含糖量较低,平均只有1-5%。按照中医的理论,猪肉性能微寒、有解热功能,补肾气虚弱。

肉类经烹调后,可制成多种多样的美味佳肴,又有浓郁的香味和鲜美的味道,可大大提高食欲。

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不适用的人群:湿热痰滞内蕴者慎服;肥胖、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用法用量:1.五花肉可切小方块或厚肉片,适宜于烧、焖、炖等,亦宜作肉丸。

2.猪肉要斜切,猪肉的肉质比较细、筋少,如横切,炒熟后变得凌乱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来又不塞牙。

猪肉不宜长时间泡水。

3.猪肉烹调前莫用热水清洗,因猪肉中含有一种肌溶蛋白的物质,在15摄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热水浸泡就会散失很多营养,同时口味也欠佳。

4.猪肉应煮熟,因为猪肉中有时会有寄生虫,如果生吃或调理不完全时,可能会在肝脏或脑部寄生有钩绦虫。

食用功效: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肾经;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和止消渴。猪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躁、干咳、便秘和难产。

怎么吃呢?

五花肉本身已经有足够的油脂,口感通常不会太干涩,炖煮时添加一两滴黑醋,可以让瘦肉部分肉质软嫩一点。此方式适用于五花绞肉,用力将绞肉团甩打,增加肉质的弹性,让做出来的肉馅吃起来味道更美。

加蛋白适用于五花绞肉,加上蛋白一起搅拌,吃起来的口感更滑嫩,同时亦可留住肉汁的美味。

添加色拉油或香油在腌五花肉时,添加一点色拉油或是香油,可以增添肉质的嫩度,不过由于五花肉已经有相当多的油脂了,要适量添加,以免过于油腻,而且对健康不利。

经过沸水氽烫,可以去除五花肉上的血水、黏液、杂质、腥味,也可以将五花肉多余的油脂一并去除,这样的五花肉吃起来会比较不油腻。

加入瘦肉一起炖煮由于五花肉本身已经有一定量的瘦肉,若用炖煮的方式料理,应将油脂吸收。若觉得还是过于油腻,可再添加一些去皮瘦肉,以吸收一些油脂。

料理前经过大火爆炒,作用如同油炸一样,会将五花肉的表皮油脂逼出,使五花肉吃起来更香。当然爆炒后要用厨房纸巾吸去表面油脂,否则爆炒时加入的油,反而让五花肉更油腻。

利用火烤的方式,除了可以将五花肉表皮的细毛烧除外,也可以让皮质更酥,亦可去除五花肉部分的油脂。

吃五花肉的好处:

一、补肾养血——五花肉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肾经;滋阴润燥,补肾养血;

二、润燥——五花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燥、干咳、便秘和难产;

三、补充蛋白质:五花肉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猪肉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四、美容养肤:五花肉可以食疗热病伤津、产后血虚、消渴羸瘦、便秘、补虚、肾虚体弱、润燥、滋肝阴,燥咳、润肌肤,滋阴、利二便和止消渴;

五花肉可以做哪些菜呢?

回锅肉

原料:五花肉,蒜苗,郫县豆瓣,豆豉,白糖,盐。

做法:先将整块五花肉用清水煮熟,晾凉后切片,蒜苗切段备用(蒜苗杆和叶分开)。锅烧热,加一点点油润锅,加入五花肉熬至打卷,加入适量郫县豆瓣、豆豉、白糖,翻炒均匀,加蒜苗杆继续翻炒,蒜苗杆炒熟后加入蒜苗叶,加适量盐,起锅。

咸烧白

原料:五花肉250克,芽菜75克,酱油10克,豆豉5粒,泡辣椒1根。

制作:①将猪肉(五花肉)刮洗干净,放入清水中煮熟,捞出,去皮上的油水。马上抹上深色酱油使其上色。

②将猪肉放入烧至七成熟的油锅中(皮朝下),爆成棕红色起锅,切成长9厘米、宽3厘米的薄片。芽菜洗净,擦干切成细末。泡辣椒去籽切1厘米长的短节。③将肉片一片片依次装入蒸碗内,然后放入泡辣椒节、豆豉、盐、酱油,最后放上芽菜按紧,隔水蒸熟。吃时翻扣入碟即可。

笋干菜炖五花肉

原料:五花肉、笋干菜、冬笋、干辣椒、蒜瓣、老姜、盐、白糖、生抽、料酒。

制作:①取适量笋干菜,用凉水冲洗一下,拧干水分,再倒开水,泡开,差不多20分钟即可,泡的汤汁留用,冬笋切片,五花肉去皮,切片②锅中放适量油,五花肉入锅煎至表面微焦,放蒜瓣、姜片、干辣椒拌炒,放适量生抽、白糖、料酒,接着放如泡好的笋干菜③倒入泡笋干菜的汤汁、放冬笋片,稍稍再放些清水,盖上锅盖大火煮开,继续煮10分钟之后,转小火慢慢炖,最后加盐调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