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王途霸业 > 第三十六章:天使到来

第三十六章:天使到来

在古代,拜师是有很多繁杂的程序。虽说许靖口头答应了士干的拜师,但后续的仪式是一个都不能少的。

先不说别的,单说许靖收士干为徒,首先要告知天下。就不说所有人都要知道了,最起码他的一些好友,师兄弟都是要送上书信,以示通告。

这在古代算是宣传的一种方式吧。毕竟在古代通讯并不发达,百姓识字的也不多,主要都是靠一些大名大士的名望,从而得以弘扬。

其实这也算互惠互利的事情。若是士干做到不错,得到他们的认可后,再加以宣传。如果士干能有所成就,他们也可以从中捞取一些名望,他们有何乐不为呢?

毕竟,这个时代官捧官这种事情简直就是家常便饭,若是他们还能从中得些好处,自然是不会选择拒绝的。

然而,对于这些名士,名望便是他们吃饭的本钱。所以他们都不会随随便便的招收徒弟,怕的就是误收品德不佳之人,败坏了他们的名声,这也是许靖为什么要考校士干的原因。

事情暂且定下。第二日,士干便去拜访了许靖。许靖拖沓之人,届时便书写了几十封书信,交于士燮。书信的地址涉及到了各地,甚至连最西边的西凉,最北部的幽州都有涵括。

至于这送信之事,许靖就没有多管。到是士燮十分热情的揽了过去。这种事情本来就不是许靖所关心的,毕竟待书信返回,真正拜师仪式最少还要两个多月才进行,此时的士干和许靖并没有明确的师徒关系。

不过许靖可没打算什么都不管。如今自己的书信已经寄出,若是自己那些好友南下来了,打算考校一番士干时,士干在答不出来,尴尬的岂不是自己?

所以,许靖趁这段时间打算给士干讲一下基本都经学知识,以防万一。

士干这边的事情解决了,到是士燮那边开始忙碌起来。不单单是因为士干的婚事,更重要的是朝廷下来的诏书。

至于士干这边,到是无所事事。每天按时到许靖的附中,跟他一起学习经学。虽说许靖真才没有多少,但其人涉及极广,让士干学习起来到是省事了不少。

“少爷,老爷让你去衙门府一趟,说是大汉天使到了。”几日后,士干正在院中做着简单的锻炼,忽然一个家丁跑来向他禀报道。

“嗯?来了吗?好的,我马上就过去。”士干闻言,细细一算,也这个时间差不多也应该是到了。

士干来到府前时,士燮,士武等人早就在门口等着。不过士?也过来了,只是蔡琰等人到是没来。

不过也不奇怪,朝廷诏书乃国之大事,自然要比士干的婚事要重要不少。估计是士壹特意让蔡琰一众晚出发了一些时日,已好表示对诏书的重视。

不多时,一个老宦官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衙门府门口。

“士燮,士武,士?可在此?朝中圣旨已到,还请诸位接旨!”老宦官扫了一眼众人,操着他公鸭嗓说道。

“臣士燮恭迎圣旨,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士燮闻言,上前一步,伏跪行礼,而其身后的众人也纷纷跪拜行礼。

“交州士燮治理交趾有功,其弟士武在交趾亦是屡平蛮越。朝廷思其苦劳,特赐士燮为安远将军,总督交州七郡,继续领交趾太守。赐士武为合浦太守,赐苍梧士?领九真太守!还请诸位即日上任。望众人能思陛下苦心,尽忠汉室。钦此!”

老宦官看着众人的模样,略感满意的点点头,随后将手中的圣旨打开念道。

听完圣旨,士干心中一阵惊骇。要知道,在大汉军制中,将军并不常设,而如今直接给了士燮一个安远将军的杂号将军,其目的可想而知。

大汉军制中,大将军乃武官最高职位,其下便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一众将军,再其下便是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等将军。再之后便是四征、四镇、四安、四平等将军职位,之后便是不入流的杂号将军,最后则是最低级的中郎将。

要知道,在黄巾之乱时,统帅全国兵马的皇甫嵩,朱儁,卢植等人才不过是中郎将。

虽说心中惊骇,但士干依旧装作没事人一样,随士燮做了拜礼。

随即,士燮从老宦官手中接过了圣旨。只是那老宦官却是对士燮晦涩一笑,道:“恭喜士太守了!希望士太守莫要忘了朝廷栽培啊。”

“臣一定不负圣上期望。”士燮点点头,随后从袖中摸出一袋金银,悄咪咪的塞给了老宦官。

这种官场的东西,士燮还是十分清楚的。

老宦官摸摸袖中沉甸甸的质感,一张老脸顿时如盛开的菊花一般灿烂。

自从董卓入京后,就各种打压宦官集团,让朝中的宦官备受排挤,地位也是一落千丈。

其实这次来到交趾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他心中本意是不想来的。不过如今看到士燮对如此敬重,老宦官的心中自是欣喜万分。

“龙编虽说偏简,但有不少乡情土色,还往大人赏光,在此少住几日,也好让我敬一番地主之谊。”士燮见宦官收下,顿时笑着道。

“哦。就不劳烦士太守了,朝中有规定,我这就要返程了。”老宦官摆摆手,拒绝了士燮好意。

一番寒暄之后,老宦官便拨马返程。不是他不愿意多待,而是朝中有规定。为的就是防止朝廷宦官在别处勾结外党。

当天晚上,士燮将摆下宴席,唤来自己的一众亲属。当然,许靖自然也是被请了来。

一番酒宴后,众人兴致勃勃畅聊着。士燮却是一敲桌子,问道:“这圣旨下来了,赏赐确实很高,但诸位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对?”

“嗯,有些蹊跷。本意来说,以这些功绩是无法提这么高的官位的,但这次朝廷的诏书却给诸位提了很多权利。”许靖毕竟是作为名士,很快就发现的不对。

“文休好眼光,这也是我所疑惑的。”士燮向许靖点点头,随后说出了他的疑惑:“起初我让二弟去京城,主要是为了给下面几个兄弟谋个官职。只是没想到朝廷直接就给了两个太守之位,如果按功绩来说,两个太守之位给的太牵强了。”

“大哥,朝廷给的,我们做就是了,那又那么多牵强不牵强的。”士武一直在士燮手下任职,对政治有些了解,但没多少敏感性,自然不明白士燮在担心什么。

“四弟,你要清楚。政治不像战场一样,直来直去就能解决的。虽说朝廷落寞,但天子依然在,我们这些为官的就必须朝廷的指示办事。要去思索圣上的意思,明白吗?”对于士武的性格,士燮自然是了解,因此没多说什么,只是给他解释道。

“呵呵,既然如此,威彦觉得圣上的旨意是什么?”一旁的许靖笑了笑,问道。

“不太清楚,不过我觉得两郡太守应该是董卓安排的。只是这个安远将军,我觉得是朝中反董大臣怂恿的。不知文休可另有高见?”士燮摇摇头,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觉得威彦的猜测没错。我在朝中时,董卓与交州刺史朱符的父亲朱儁速来不和,我想封两郡太守就是为了压制朱符的势力。”

“至于这个安远将军倒没什么,只是这个总督交州七郡?我觉得圣上应该是想要自救了。”许靖想了想,将自己的看法讲了出来。

“自救?陛下想拿我们当枪,替他除掉董卓?只是这谈何容易?虎牢关外三十万联军都没打进去,更何况我这小小的交趾?”士燮惊诧,自己什么斤两,他心中有数,只是皇帝的这个做法,让他觉得十分幼稚。

“陛下现在还年幼,我看应该不是陛下的想法。我南下时,听闻司徒王允在密谋着什么,我想这个注意估计是他怂恿的。”许靖笑了笑,说道。

“身为臣子,理应为陛下分忧。只是这个事情着实有些为难,我们觉得此事还是从长计议比较好。到是两郡的太守之位,你们就早点上任吧。至于苍梧那边就让士壹去打理便可。”士燮闻言,思索了一下,便暂时将此事放在了一边,随即对士武和士?吩咐道。

“喏!”士武和士?两人应了一声,便下去着手此事。到是士燮和许靖两人最后在里面聊了很久,当然,没人知道他们聊了什么,只知道最后许靖大笑着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