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王途霸业 > 第三十五章:拜师许靖

第三十五章:拜师许靖

许靖其人在历史确实没有什么实学,说白了,就是嘴炮一个。当初法正说他‘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说的便是他华而不实的一面。

虽是如此,但他的名望可不是一般的高,诸葛亮曾评价他:‘靖人望,不可失也,借其名以竦动宇内’。可见其的人望之高。

除却名望,他最厉害的便是识人善用的能力,以及清廉俭朴的作风,让天下人对他十分敬重。

士燮提到许靖的名字时,士干还有些疑惑,通过系统的介绍后,士干才明白过来。感情这拜师是假,是想借许靖的声望将士家捧起来才是真的。

也不怪士燮会这样打算。最难受的是什么?无非就是有钱却花不出去,和有才而无处施展。这种痛苦士燮可是亲身体验过的,所以他现在才十分在意名望两字。

不过这样也好,最起码以后自己筹名望点有路子了。如今士干只是都尉,就算再有能力,有才华,也不过只能在交趾之一带传扬,稍好一点,也只能传递到交州。

说直白一点,如果没有人帮他宣传,士干这辈子的名声也只能在交州一带传递。若是想要传到中原一带,真是难上加难。

“今晚这个机会你要把握好,成功与否可是关系到你以后的成就。”士燮出言提醒了士干一句。毕竟这是他自己的事,后续该如何都有他自己决定。

“哦,对了,过两天蔡琰就过来了,你们可以先见一面,如果没什么差错的话,九月份你们就可以完婚了。我这边上面的分封诏书也下来了,可能顾不上你了,你就自己看着办吧。”还未等士干开口,士燮又说道。

“谢父亲提悔,孩儿知晓。”士干一拱手,算是给了答复。

“行了,你下去准备一番吧,到了晚上我会派人叫你。”士燮也不再多少什么,点点头便让士干下去休息了。

傍晚时分,酒宴已经准备完毕。士燮先将士干唤来后,不多时,士燮又邀着许靖入了席。

“文休,这便是犬子士干,如今是我们士家的少家主,以后麻烦你多照顾一下了。”两人落座,一番酒宴之后,士燮笑着将一旁的士干介绍给了许靖。

“近日吾初来此地,已是在交趾附近听闻了令郎的几场功绩,着实是让人佩服不已。今一见,果然是有大才之能啊”不得不说,许靖这一套哄人的话,着实十分的中听。

“呵呵,让许叔父见笑了,这只不过是几场小打小闹罢了,怎入得了叔父之眼。”明知是客套话,士干还是赶忙一礼。

许靖此时的年纪不大,刚刚三十出头,不过士燮以他为兄弟相称,士干就必须要用叔父来称呼。

“不错,谦逊有礼,不愧是威彦的儿子!”许靖点了点头,对一旁的士燮道。

无论从文,从武,关键是涵养必须是要有的。若是因为从身军旅之后,就变得粗鄙,自傲起来,那么此人再大的能耐也难登大雅之堂。

“自他们幼时起,就是士某亲自教导他们几个哥哥习文,只是士徽和士干这两个孩子比较喜欢习武。不过好在功课到底是没有落下,我这里的《战国策》和《春秋经》他们早就熟记,如今更是对儒家经典也颇为挂念,只是缺乏一名良师,所以士某才斗胆将您请了过来。”

士燮先是把士干给狠狠的夸奖了一番,然后又将许靖给捧上了最高的位置。不得不说士燮的这一套说辞着实是精妙。

“哈哈哈,估计威彦老哥早就做好打算了吧?不过也罢,既然威彦老哥诚心相邀,我就不多做客气。不知令郎可有赐字?”许靖不傻,自然听出了士燮的意思,笑了笑,问道。

“已及冠多时,不过还未曾赐字,不知文休可有好字相赐?”士燮也是会心一笑,说道。

“威彦老哥可真是会给我出难题啊!容我想想。”许靖转头看向士干,思索良久,才道:“我观令郎才华横溢,不妨就叫季才如何?”

“季才?妙啊,文休不愧名士。既然如此,士干,还不谢谢老师?”士燮点点头,随即向一旁的士干道。

“季才,多谢老师赐字!”士干在一旁看的哭笑不得,这都闹得什么事啊这是。

“既然如此,那我不妨就考校你一番。看看你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如何。虽说我对此并未多少习识,但我想提点一下你应该还是可以的。”许靖看着士干的态度,点点头表示还是满意。

“那就还请文休不吝赐教了,我还有些事,就先失陪了。”见许靖算是答应收士干为徒了,士燮也放下心来。如今见许靖打算考校士干,也不做多留,找了借口便离开了。

士燮明白,只要许靖答应下来,要不了多久,苍梧士家的名号便能在中原响起来。

昔日他求学时,老师喜欢将他们带到各个地方讲学。其实他知道,讲学是假,真正的目的是让各方之人认识他这个徒弟。时间久了,就是没有名气,也能多多少少沾一点声望。

所以,更何况如今此人是名震海内的许靖。就算自己不能有多少声望,最少士干这边肯定会受益颇丰。

“呵呵,季才啊,这《论语》你可曾习得?”士燮走后,许靖也不做太多的废话,直接开门见山,用最常用的开始了考校。

“年幼时曾被家父要求强记,而今依旧记忆犹新。”开什么玩笑,别说现在的改过一遍的《论语》,后世那修改了几遍的《论语》他都记得。

“哦?既然如此,你觉得这《论语》如何?”许靖问道。

“没有什么感觉,只是觉得里面一些思想好像和道家思想相同。”士干想了想,说道。

“不错,眼光道很独特,里面确实是掺杂了一下道家思想。不,应该说是融合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士干的话,让许靖眼前一亮,点点头为他解释道。

“起初景帝之时,朝廷上下最流行的是齐国时的黄老的学说。后来北羌,匈奴来犯,武帝为了要征讨匈奴,召各大学派商议。当时不仅道家不支持他,就连各家学派都不支持他,唯独只有儒家支持他。”

“只是这匈奴来犯,不想打也必须要打。武帝为了统一朝内声音,自然是要罢黜反对的百家,尊倡支持他的儒术。”

“不过这样做对朝内的影响太大,届时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不过为了减少推广的压力,董仲舒通过融合的方法,统合了道家,法家,儒家等一些学派的学说。《论语》就是当时的代表作品之一。”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道家和儒家第一次融合吧。”闻言,士干插了一句。士干记得,之后在宋朝时,道、儒、佛三家会再次融合。三个思想之间互相渗透,相互交融,而最终的目的,就是是更好的为朝廷,为皇帝服务。

“季才说的没错,这就是第一次融合,但影响确实极大。”许靖点点头,认同了士干的话,但随即又说道。

“不过这些东西,读过也就读过,也就是那么回事。这个东西主要是让我们明白,皇上需要什么样的理念。至于儒家的壮大,直白的说就是依附于皇上。所以记一记主要是让你明白自己所处的立场即可。具体是个什么立场,季才可能猜到?”

“立场?我想应该就是政治立场吧。忠于君,忠于民。”士干想了想道。

“哈哈哈,然也。其他学派之所以没落,是他们一致坚持保留自己的‘自主’性,总是去想着去改变皇上的思想。只有儒家最聪明,直接将自己和皇上联系起来。久而久之,那些固持己见的各家学派,只能随着历史而湮灭。”听得士干的回到,许靖大笑一声,解释道。

“只是按老师所说,我们学习这些儒家书籍有什么用?”士干无语,照许靖这么说,儒家就真的是一无是处了。

“也不是说没用,只是每年廉举时都要用到。这么给你说吧。”面对士干的提问,许靖摇摇头,为他解释道。

“每年朝廷都进行推荐,或者主动向征辟乡间名士,直接入朝为官。廉举,就是考察一个人是否拥有一点政治能力。而儒学就是,仅仅是入仕的基础要求。入仕后,你还要学习很多关于政治手段的知识。”

“然后朝廷会根据你的能力擅长来给予你官职。可以说,你只要不傻,最低就可以当一个县令。”

“如何?季才可明白一些?”讲完这些,许靖才看向士干,缓缓问道。

“多谢老师教导,季才受益匪浅。还请老师授我儒学。”士干连忙起身,向许靖行一大礼。

“哈哈哈,你很不错。既然你诚心求学,我许某就收你为徒。”许靖点点头,算是接受了士干的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