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王途霸业 > 第二十二章:移驻涂山

第二十二章:移驻涂山

“好!”

此时校场上围满了人。人群中,两道粗犷的身影正你来我往,斗的不可开交,而一旁的士卒也是连声道好,就连花荣和杨义臣也坐在一旁观看,一时间,整个校场好不热闹。

士干挤开人群,看清场中的人后,大声训斥道:“乌横!毛文龙!你们两个在干什么?今日的训练完成了吗?”

见士干来了,两人连忙停了手,如犯错的孩子一般沉默不语。一旁的花荣与杨义臣两人,也发现了士干,连忙上前对士干一礼:“属下见过大人!”

“乌横你来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士干点点头,绕过两人,上前一鞭抽在乌横身上,斥道。

“大人!我就是不服,凭什么他能当那个司马,我就不能。当初烧寨子时我是和他一起的,又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见士干有些生气,乌横立马就怂了。但他毕竟是个直性子人,不爽就是不爽。

“还好意思说?办事慢的要死,要不是我,你早就被围死在里面了!”听乌横告状,毛文龙也不干了,出言骂道。

“哼!那你可敢与我大战三百回合!”乌横更不服气了,气急败坏的指着毛文龙道。

“来就来!我还怕你?”毛文龙也不是孬种,被乌横一激,当即就要和乌横打起来。

“够了!你们两当我不存在是吗?下去给我各领三十军棍,以后再敢在军中私自械斗,我就以军法处置!”自己就在这里两人还敢如此,士干顿时感到颜面尽失,心中不由的大怒,对两人喝道。

“是..”见士干脸色不好,两人也不敢再造次。再怎么说士干也是自己顶头上司,只得悻悻的应了声便下去领罚了。

两人态度还算不错,士干的火气也消了不少。转念一想,确实是自己将乌横的安置给忘了,当即对乌横道:“这次是我处理不妥,但你们二人犯了错,该罚还是要罚。领完罚后,乌横去张怀张司马手下领职,我会让他给你安排个牙门将。”

“谢大人!”乌横闻言大喜,连忙向士干一礼,随后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看着毛文龙。

处理完两人的事,士干便散了众人,自己也回到自己的营帐中。

这几日士干不在,都是刘伯温在处理着军中的大小事务。尽管如此,刘伯温也没什么怨言,反而觉得这是士干对他的信任。

“呵呵,伯温在此先恭喜主公了。”士干刚进帐,刘伯温便笑着迎了上来。

“伯温,此话怎讲?”士干闻言一愣,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情况。

“如今主公已是士家少家主了,昔日主公之言已经完成了第一步,待拿下交州,主公北上之谋指日可待。”刘伯温解释道。

“此事以后莫在军中说起,如今我刚为少家主,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家族。若这话要是被别人听去,怕又是不好收场了。”虽说士干也是很高兴,但还是谨慎的刘伯温道。

“伯温明白!”刘伯温闻言点点头,与士干相视一笑。

.....

接下来的几天里,士干整日都在营中闲逛。如今交趾境内的蛮越大多都被平定,就算有心造反的也不得不掂量掂量汉军的实力,可以说南方暂时平定了下来。

如今五月将近,中原一带围剿董卓的几路诸侯仍在酸枣歌舞升平,未做半点攻势,仿佛忘记了此次目的是什么。

至于青州一带的黄巢,洪秀全等黄巾叛贼,也没有传来大的动静。

贼寇就是贼寇,在各郡各县严守不出的情况下,黄巢,洪秀全等人先后发起数次攻势也未攻下一座城池。

而士燮这边,自从那晚谋划了交州之后,也不见有半点动静。在士干被选为少家主后,士燮更是每天带着士干,教他处理一下政务,就跟交州之谋没发生过一样。这让士干怎能不急?

这天,士干刚从士燮哪里出来,便看见士武正在点备兵马,似乎是要出征了。

“四叔,这是要打算出征了?”士干见状,上前询问道。

“啊?是士干啊!也不是出征,就是你父亲让我去涂山一趟。”士武笑着拍了拍士干的肩膀,回道。

“涂山?涂山是什么地方?”士干无语,这涂山好像自己还真没听过。

“那个...算了,我在这和你一时半会讲不清楚,你跟我过来。”士武想了想,表示自己也讲不清楚,便带着士干来倒自己的军帐中。

“呐!就是这里。起初我们打算在这里建个港口,不过因为技术不完善就荒废了下来。”经过一番倒腾,士武那出一张地图,指着上面一个位置道。

“那这次叔父去是...?”看了看士武指的位置,士干便明白了过来。这里后世越南最大的港口,海防市。没想到在一千八百年前这里已经有了原型。

“嗨!你就别说了。最近你父亲老是嫌陆上运输太慢了,正好你三叔这次过来,从扬州聘了一些技工过来,所以你父亲打算让我过去再弄起来。”一提起这事,士武便发起牢骚起来,显然不太情愿。

“这是好事啊!要不叔父也把我一起带上?”士干笑了笑,试探着问了一句。

“你要去?你要去的话,那我就和你父亲说一声,此事就交给你了。”听士干这么一问,也不管同不同意,直接道:“你去准备一下,明天就可以出发了。”

“哈儿?这就甩给我了?”望着士武离去的背影,士干有些欲哭无泪。

其实陆运是士燮,不!可以说是整个南方所有世家的心病。

南方本就多山多林,而且长期属于半开化的蛮荒之地。虽说大部分蛮越都已经归附,但仍有不肯归附的躲在大山中不肯出来。

每当上贡或向其他各郡运输粮食时,都会有大批,胆子大的蛮夷来埋伏。若是护送的人数少了,货物将会直接被劫走。若是护送士卒过多,光士卒的消耗就要很大一笔。这也是南方各大世家烦恼的原因。

“呵!感情是把我当万能的了。我只是随口说了句,就这样扔给我了?”第二日,士干拿着刚送来的文书,一脸无奈的带着手下士卒出发了。

“其实主公也不用担心,此番前去也未必不是个好机会。”看着士干的神情,刘伯温出言安慰道。

机会?哦!想起来,当初说过要建一支水师,到时候在拿下交州后一同北上。如今,嗯不为是个好机会。

士干思考了一番刘伯温的,也明白了过来。还好刘伯温在,要不然自己就要错失这么一个大好时机了。

“只是这造船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啊!别说战船,就那种大型的运输船都不容易啊。”士干想了想,但还是觉得不对。

“无妨,这次不是带了几十名技工吗?就算一时半会造不出大船,也可以先弄些小船让士卒们熟悉一下水性。”刘伯温摆摆手,示意士干不用担心。

对于两人的谈话,士干麾下的一众人也没有刻意去听。一些事情对他们来说,知道与不知道都是一样的,自己只管去做就够了。

几日后,一众终于来到了这个所谓的涂山。别看这里荒凉,但周围一片还是居住着不少靠打渔为生的越人部落。

不多时,这里的亭长便亲自迎了过来。别看他们是越人,土话却说的不怎么好,但一口汉语却讲的什么流利。

看来,昔日士燮为了将这里发展起来,在这里也是投入不少精力。

“欢迎公子来到涂山。有你们在此,我们就可以安心了不少啊。最近这里有几批驼越部落肆虐,时不时的就来袭击我们一下。弄得我们都不敢出村了。今听听说士家公子要到来,老朽这才冒险出来打探一下。”

亭长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姓周名扬。当初士燮在此建港口是一起来的,如今已是满头白发。见到士干后,立马伏跪在地,失声痛哭道。

“周亭长莫要伤心,既然我们来了,就一定会保证你们的安全的。”士干慌忙下马将老人给扶了起来,好言安慰着。

“谢大人!”被士干扶起,周扬感激涕零的回了句,便领着一行人入了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