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王途霸业 > 第二十一章:如愿以偿

第二十一章:如愿以偿

“诸位堂弟觉得如何?”士燮点点头,既然自己几个儿子都已经同意了,便将视线转到自己几个身上。

“我四房的愿意支持士干担任少家主!”士燮刚问到,士武便第一个表态支持。作为长子的士元,自然也是点点头,没有反对。

“哈哈,既然四弟这么看好,那我们二房的也愿意支持!”士壹见士武这么果断,也是笑着点了点头。

如今士家四房,有三房都已经支持,如今只有士?这一支没发话。如今士燮又望向自己,也是无奈的点点头表示支持。

毕竟自己常年待在苍梧,对士干的一些事情只是耳闻,也不好评论。既然几个兄弟都认同,自己也只好先同意,以后在做定夺。

从头到尾士干都没有说一句话,甚至连头都没抬。不是说他不想表态,而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而且他也没料到今晚会有这一出。

这种事情,只有在电视上或一些小说中才见到过。后世看看只是图一乐,如今士干自己亲身经历了一次,才感到心中有多矛盾。

这个情况下,怎么说?

若是他拒绝了,就显的有点太虚伪了,不说想不想,单单系统的任务,自己就必须坐上这个位置。

若是坦然接受,自然就显得太过势利,再怎么说自己只是个四子,弄不好会造成兄弟反目。

不过还好,士燮亲自出面解决了这个问题。如今自己不表态就是最好的答复。

“士干啊,以后你就是士家的少家主了,士家的兴衰荣辱都要看你了。你在政治这一片一直都是弱项,往后,无论在军中还是哪里,都要学着处理一些公事!”再众人都同意后,士燮才转头看向士干。

“啊?哦!孩儿明白。”士干故做迟钝的点点头,但士燮显然明白他的小心思,并没有多做责备。

“嘿嘿,四弟不错嘛!以后发达了,可不要忘了你二哥,记得给我多提拔一手!”一旁的士袛偷偷捅了捅士干,小声来了这么一句。

士干闻言,哭笑不得看了看士袛,笑着点点头。

事情暂时定下,一众小辈看士干的目光顿时殷切了不少,唯独一边的士徽神色低沉,不知道在想什么。

第二日,随着身份的提升,周围的一些事物也在发生着改变,最明显的便是周围的下人,士干能很清楚的感受到他们的殷勤与恭敬。

不过士干也清楚,如今自己身为少家主,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士家的门面。因此在外人面前,必须要保持世家的风度,不论是对待人还是对待事,都要有很多注意的地方。

少家主,在古代,不仅仅一个身份,更是一种责任。要的不单单是守住这份基业,更重要的是能否带领世家走上更高的一层。

当年士燮为了挑起重担,不远万里辗转中原,四处求学,为的就是让士家,让交州士家在中原,在朝廷,能发出声音。

不幸中的万幸,还好士燮做到了,才让士家在交州有了交趾这一片安身之地。

若是只是守住家业,这个位置交给士廞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士燮却把位置给了他,其目的不难看出,显然是不满安于现状。

所以,士干必须要做出点什么,来证明自己。显然两次平越,是不能证明什么的。士燮在等着士干给他的一份大礼,然而士干也是这么打算的。

按照士燮的咐嘱,士干索性就没有去军营,而是径直向士燮的衙门走去。

刚至门前,便看见士徽带着行囊单骑出城而去。士干好奇,不由的向士燮问道:“父亲,三哥这是...?”

“走了!我让他出去游历一番。本来给他准备了一些银钱和护卫,但他一样都没带,看样子是有些负气,心中怨念不少啊。”士燮眼神有些怪异的看着士干。

“那他这一路北上是不是太辛苦了?”虽说士干对他没有什么感情,但毕竟是自己亲哥哥,多少心中还是有些不忍。

“无妨,徽儿的气度和格局都太小了,如此可正好将他磨砺一番。走之前我给他指了些路子,到时你遇上他了,希望你能念兄弟之情,留他一命。”士燮摇摇头,虽说士燮不喜欢士徽,但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兄弟反目这样的事情他还是不希望的。

士干苦笑,如今正值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之时,此时放士徽出去的目的,不言而喻。不过士徽有多少能力,都是清楚的,注定腾不起什么风浪。

其实真正显现出来的还是士燮的不臣之心。无论是推选家主,还是派士徽投靠列强诸侯,都和汉末各个世家将子嗣投身诸侯是一样的。只不过士燮跟看好士干的潜力。

两人刚进屋,被士燮安排为武职的士壹却来了。见到士干和士燮都在,便随便找了一个位置一坐,开口道:“士干也在啊!正好省了我派人再去找你,就在这一起说了吧!”

“二叔有什么事情?”士干一脸疑惑的看着士壹,自己最近好像什么也没做吧?

“你父亲没和你讲吗?”士壹明显一愣,看了看士燮,又道:“既然这样,那就我来讲吧。是这样,这几天我要去京城一堂。如今你已及冠,我们寻思着在京城给你聘一门婚事,你可有什么人选?”

“啊!!?”士干大惊,显然没有料到士壹会来这么一句,一时间士干也不好回答。

“啊什么啊?如今你已经及冠了,是时候给你聘一门婚事了。”士燮瞪了他一眼,表示此事是他认同的。

“这...这会不会有些太早了些?”说实话,士干还真的没有想好。虽说是穿越过来,但毕竟才21岁,在他眼里这确实太早了。

“嗯,按道理讲确实太早了,只是如今是特殊时期,为父还是觉得你早一些为好。”士燮虽说没有反对士干的话,但也没有赞同。对他来说,中原剧动,若是能早一些和中原世家拉上关系,日后两家结盟,在朝廷中自己说话也能有些底气。

说到底,就两个字,利益!

其实真要说媒的话,士干还是挺乐意的。毕竟大小二乔,国色天香的美名在后世可是出了名的。

而甄宓则更是因曹植的一篇《洛神赋》而流传千古。作为现代人的士干,还真想看一看这几人到底是有着如何倾世的容颜。

只可惜,如今的大小乔,最大的大乔也才不过十岁,而甄宓更是才不过八岁,还是想想就好。

不对,不是还有个蔡琰,蔡昭姬吗?据说是古代四大才女之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过,一生遭遇确实有些凄惨。

只是如今的蔡琰和河东卫氏已有婚约,虽说卫仲道那倒霉鬼命不好,蔡琰刚嫁过去,他就嗝屁了,但毕竟是有婚约的人,自己如今提出,怕父亲等人是不会同意的吧。

“可有人选?”见士干沉思,士燮也没催促,毕竟婚姻之事乃人生大事,士燮一直等了很久才问道。

“孩儿久闻蔡中郎之女蔡琰之名,不知父亲...?”士干试探的问道。

“蔡琰?”士燮转头看向士壹。

“蔡琰是蔡邕的女儿,其才学不在我等之下,我在朝中为官时倒和她父亲有些交情,只是这蔡琰和河东卫家的卫仲道有过婚事,虽说这卫仲道命不好早夭,但...”话至此,士壹没有说下去,只是将目光转到士燮身上。

“此事我也听过,据说那卫小子在大婚当日突然暴毙,想必蔡琰应该还是完璧之身。不过寡妇就寡妇了,至少学识不错。既然士干有意,就让你二叔去问问也好。”士燮权衡一番,觉得可行,便开口道。

“谢父亲好意!”士干也没有想到士燮既然会同意,心中不由大喜。至于结婚离婚什么的,作为新世纪来的,士干表示他一点都不在乎。

事情暂且敲定,士壹便回去准备此次进京的行当。毕竟这次还要去给士干说媒,交州的一些珠宝特产自然是要多准备一些。

士壹走后,士干也没有多留,向士燮学习了一些政务方面的知识,便回军营去了。对士干来说,军营还是更适合自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