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天下永明 > 第四十八章 粮仓硕鼠

第四十八章 粮仓硕鼠

按大明惯例,每个县都需建有官仓,除了调节粮价以防谷贱伤农外,还要以备不时之需,若百姓碰上青黄不接的时候可以向官仓贷粮,只需在秋收后加上利息一起还到官仓便可,若是碰上大荒之年,官府还有责任开仓放粮,帮助受灾百姓度过难关。

作为大明治下的普通县城,太和县自然也设有官仓,太和县的官仓设在城西,为了杜绝民宅火灾蔓延至官仓烧毁仓内粮食,官仓外设有数丈宽的防火隔离带。

这隔离带隔绝了火灾也隔绝了热闹,平常人等轻易不能涉足此地。只因此地储藏着太和十余万百姓的救命粮,粮食大丰之年贱如土,可一旦遇上大灾大荒之年,一粒粮食说不定就是一条性命。

昨夜经过吴为提醒,李廷栋立即意识到要想保住这太和,不仅要练好团练修好城墙,还需有足够的粮食,一旦城内缺粮,闯贼无需攻城,只需围上几日这太和城便不攻自破。

一大早,李廷栋就调来太和官仓历年的账目,光从账目上看,太和官仓内现有存粮三万石,足够支撑城内百姓数月之久,可账目上的数字仅仅是个数字。

再说了现任太和官仓仓管刘硕乃是杜桑林的亲信,李廷栋不相信老鼠能守的住粮食,看完账目之后,亲自带人来到官仓查看。

李廷栋来到位于城南的官仓,那仓使刘硕听闻今日知县大人要来官仓视察,早就在门口等候多时,李廷栋叫其他人在门外候着,只带了吴为和郑汉明进到仓内。

刘硕生的细细的脑袋,圆滚滚的肚子,如那寺庙里的偷油的老鼠一般,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油腻。

太和县的百姓经常背地里嘲笑他为仓鼠,实在是与那老鼠颇有几分相象,不过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讥他中饱私囊,明为朝廷的仓管,实为偷粮的硕鼠,要知道仓使一职虽然官微职卑,乃是一等一的肥差,仓内所藏数万石粮食,随便捞一点就够普通人吃喝一辈子了。

“大人,这是上好的雨前龙井,请慢用。”刘硕把李廷栋迎到后堂之后,亲自给李廷栋端上茶水。

刘硕此刻看到李廷栋前来也是心中惴惴不安,以前李廷栋刚上任时,自己为了讨好杜桑林还曾得罪于他,如今杜家已经彻底从太和消失,而李廷栋则端坐在自己面前,一想到此处刘硕心里那个恨啊,早知今日,当初自己出这个头干嘛啊。

“刘仓管,闲话我也就不多说了,把官仓的情况介绍一下。”李廷栋喝过茶水之后说道。

“本仓有甲乙丙丁戊己六个库,每个粮库所存粮食差不多五千石,甲乙两个库是新粮,丙丁戊三个库是存粮,最后的己字库则是要处理的霉粮和旧粮,大人你看,这是账册。”刘硕说着把一叠厚厚的账册递到李廷栋桌前。

李廷栋随意翻了一下桌上的账册,与自己今日上午所看的并无二致,再看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今日只为官仓内的粮食而来,将手头的账本放到一旁后对刘硕说道:“去库里面看看。”

“好,大人这边请。”刘硕领命后拿起钥匙,领着李廷栋穿过隔墙来到甲字号仓库外面。

在数人的帮助下,刘硕打开了厚重的仓库大门,李廷栋进到库内只见满眼都是金灿灿的的稻谷,李廷栋走到跟前抓起一把后摊在手里一看,只见谷粒颗颗饱满放一粒在嘴里嗑了一下,谷壳炸开之后露出乳白色的米粒,是上等的江南稻。

“这是今年新进的粮食,属下严格把关保证颗颗饱满干燥。”刘硕看到李廷栋验粮后赶紧上前说道。

“这批粮食还算可以,咱们到其他的几个库去看看。”李廷栋不知可否的说道。

刘硕只得领着众人来到其余几个库内查看,丙丁戊三个库内放的乃是存粮,质量肯定比不过前面两个库内的粮食,略微有所发潮。

“大人,两淮地区雨量充沛,加上春天返潮,所以有点水分也是正常,不过这库内设有地龙,每隔一段时间就得烧一回,这批粮食还能储存几年。”刘硕看到李廷栋抓了一把库内的粮食,感觉没有前两个库内的粮食干燥,赶紧上前解释道。

李廷栋听完感觉也属正常,毕竟这个时候的储存条件有限,粮食能保存到这个状态已经不错了。

“剩下的一个库呢?”李廷栋继续问道。

“剩下一个库是霉粮,环境恶劣一点,大人万金之躯就不用去了吧。”刘硕凑上前去说道。

“没事,我也算是农家出身,不必太过计较,你只管前面带路。”李廷栋心想这库内打理的井井有条,粮食保存的状况还算可以,现在听到刘硕推脱,难不成这最后一个库有所玄机不成,更加打定心思想要前去一探究竟。

刘硕听完自然不敢再推脱,带着一行人来到最边上的己字库,一开库门,厚厚的灰尘夹杂着刺鼻的霉味扑面而来,把众人熏的够呛纷纷掏出衣袖掩住鼻息。

待灰尘散去之后,一行人身上落满了灰层,一旁的刘硕麻溜的跑到李廷栋跟前用衣袖扇了起来,李廷栋也在原地跺了几脚方才把身上的灰尘处理赶紧。

“属下办事不力让大人见笑了,其他几个库内有变质的粮食就要立即转移到这里,要不然整库的粮食就完了,凑足一定数量之后方可处理。”刘硕看到李廷栋身上的灰层拍的差不多后这才满脸歉意的说道。

“无妨,既然来了就进去看看”李廷栋除去身上的灰尘后,对身旁的刘硕说道。

刘硕见状赶紧在前面带路,进到库内那股霉变的气息越法的刺鼻,刘硕从库内掏出一把粮食向李廷栋展示后,用手一捏谷壳脱落后露出长有霉斑的米粒。

“大人,这种霉变的粮食可是有毒的,喂猪都不吃,要是人吃了那就坏了事了。所有霉变的粮食,都要转移到这个库房内,何日转移了多少霉变的粮食都已经登记造册,每年处理的霉变粮食都是有记录的,大人可放心查看。”刘硕向李廷栋展示完后把手里的谷粒丢在地上,拍了拍手后说道。

李廷栋看着眼前这井井有条的粮仓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处理了,原本自己是气盛而来,一定要在这粮仓内找出毛病来,可没想到竟是如此一番模样。如今别说找出这粮仓内的毛病,不给个嘉奖都对不起这兢兢业业的刘硕。这感觉就像李廷栋是用尽全身力气的一拳打在棉花上,着实让人憋屈。

“大人,可曾听说过绣花枕头?”一旁的吴为看着李廷栋眉头紧锁,立即小时提醒道。

“刘仓使,今日到粮仓一看我很意外啊,确实出乎我的意料,只是眼睛只能看到这粮仓的表面,可我想知道这里面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希望刘仓使能做到表里如一啊。”经吴为提醒的李廷栋回过神来,自己今日来检查只是临时起意,这刘硕根本无法提前准备,这一路转下来,竟然让自己找不出半点毛病,要么是这刘硕公忠体国,非但没有贪污朝廷一粒粮食,还尽忠职守,将这太和粮仓打造成了大明朝的标杆。要么就是就是自己眼拙,发现不了这仓库内的秘密,如果是这样那这粮仓的表面越干净,只能说明这粮仓内部的问题更大。

“里面?”刘硕还在为刚才的表现庆幸,终于熬过去了,正准备邀请李廷栋去太和城内的酒楼好好联系联系感情,没想到李廷栋的来这一句话,顿时吓得说话都不利索。

“有问题吗?刘仓管。”李廷栋紧盯着刘硕的眼睛问道。

“没有。”刘硕赶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回答道。

“那好,那就麻烦刘仓管把所有的仓吏给我喊过来到丙字库前面集合,我想看这粮仓是不是真的表里如一。”李廷栋对身边的刘硕吩咐道。

刘硕头上已经开始冒汗,可又不敢公然违抗命令,只能老老实实的把所有仓吏叫到丙字库面前集合。

“既然人齐了,那就开始吧,谢大人。”李廷栋对着身边脸色发白的刘硕说道。

“大人,这里风大天寒,咱们在里屋等着吧。”刘硕央求道。

“不用,搬把椅子来,我就坐在这里看着,什么时候把这粮库腾空了我再回去。”李廷栋不理会刘硕的央求,反而对身边的郑汉明吩咐道。

“怎么的?我说话不管用是吧?”李廷栋看着眼前一众仓吏没有动静,厉声喝道。

“大人有所不知啊,这一个库所藏粮食数千石,若要盘库少则一两天,多则三五天,今日是盘不成了啊。”刘硕立即上前解释道。

“哦,无妨,这几日衙门无事,我正好可以盯在这里,一日盘完我一日回衙,三日盘完我三日回衙,总之是什么时候盘完这丙子号仓库,我就起身回去,怎么,还要我重复一遍吗?”李廷栋扫了一眼仓吏们说道。

仓吏们可是听说我李廷栋的凶名,听到李廷栋发火后赶紧挽起袖管纷纷开始动了起来,书吏们拿起毛笔点数,而民壮们则站在粮堆上把粮食装到大斛内,待书吏记过数后打包搬至一旁。

由于知县大人就在旁边坐着,众人也就绝了弄虚作假的念头,干事效率也是前所未有的高,不一会儿粮库内的存粮就一点点的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