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土匪二当家 > 第七十五章 这个高手非常冷

第七十五章 这个高手非常冷

雨过晴,阳光明媚。

夏国七州之地,老雨露均沾,都城皇宫虽不及东州那般狂暴,却也是落得满地湿润。

一座四方板正的院子,静静地依在皇宫一旁,和雄伟的城墙相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皇城存在的年头,也有着几百年历史。曾经这片巍峨宫殿中,住着梁国最尊贵的君主,以及他的妻妾儿女。

高武皇帝驾崩以后,偌大的王朝几十年内分崩离析,曾经各路王侯纷纷称雄鼎立。梁国陈氏,便是其中佼佼者。

曾经鼎盛一时的洛京,逐渐伴随着梁国三百年的气运,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取而代之是一个叫都州的新名字。

三百年,整整三百年,下终于迎来了一位皇帝,可惜是个死去的皇帝,没能一统下的皇帝。

张道昌携无敌之势,败北齐,盟南魏,却也敌不过一只鸡骨头的威力。

死去的皇帝,算哪门子皇帝。

而在四十年前,没人想到站在大殿上恳恳切切的张中乘,日后成了杀死梁国三百年气阅凶手。

起张中衬大名。

十三岁文才显露,名扬柳州,十九岁取功名,入京夺得文魁,二十岁远赴南魏舌辨学子,讲经法,整整三个月。辩尽南魏才子,舌灿莲花,无一败绩。

自此,这位姓张的年轻人,名扬下,注定了一生显赫,官运亨通。事实的确如此,张中乘一生的终点,便是梁国丞相。

生前做官做到顶峰,死后追封高景王,在阴间,也成了最有权势的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从个人成就方面,张中潮的起一声人中龙凤。

至于下间,对张中乘恨之入骨咬牙切齿的前梁贵族,不在少数。

才、神童一直都是张中乘前半生的代名词。

眼前这座板正的院子,便是当时梁国国君一句

“下王土,任尔挑选。”

给予张中衬恩赐。

谦和有礼的年轻人,指着南边城墙下,想在那里盖一个院子。

白马过隙,当初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成了一捧尘土。

人会消失,但记忆不会。整个夏国不会有人忘记,这位毁誉参半的奸贼张丞相,以及城墙下的那座简陋的建筑。。

板正,每一面墙,每一处结构,都是四方整齐。虽然牌匾上挂着的叫清正院,但都州百姓还是愿意,叫它板正院。

一道浑身漆黑的身影,略过值守的禁军,推开大门,径直向院中走去。一路走来,路旁将士纷纷低头,并非行礼。

而是这个人,有些奇怪。即便是雨后,有些寒意,也没必要裹得这么严实。

当那道身影略过眼前时,众人便明白了前面的人为什么低头。不是黑衣身影自己冷,而是怕他们冷。

寒意,冰冷的感觉出现在脸上,感觉眼睛有些干涩,只能低下头暂避锋芒。

种满花草的花园,颜色有些鲜艳。春雨贵如油,万物复苏。人也不例外,一场春雨,也该唤醒了某些饶内心。

湿润的地板上,站着一道身影,正在悉心照料着眼前的花蕾。身后脚步声传来,那人也只是停顿了一下,便继续观赏着眼前的红绿之色。

“查的怎么样了,张道饶下落,还有线索。”黑衣人接近身后,那人方才直起身子,回头望去。

黑衣人停留在几步之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眼中有着些许寒意。

四皇子,张炽录。

张道昌一死,他们这些当王子的倒是身份变尊贵了一些,王子变皇子。

“这不是你该过问的事情。”声音冷清,面对一位皇子,显得十分不敬。

闻言,张炽录挑了挑眉头,表面不作表现,内心却有着些许怒意。不过忌惮于眼前饶身份,他即便是皇子也得忍着。

“虽然不知道,你跟父皇之间有着什么秘密……”

“你若不想死,便现在出去,我可以当作没见过你。”

黑衣人声音沙哑。缓缓上前踏出两步,身上的寒意直逼张炽录。

在夏国,敢这么出言威胁当朝皇子的,只有他一个。即便是如今最有权势的邓怡,在这方面,也差的远。

张炽录看着眼前包裹严实的黑色身影,只漏出一双不似人类,如同野兽般的眸子。手心有些湿润,悄悄地背在身后,抹在衣物上。

“好,很好。”

张炽录强打着笑容,瞪了黑衣人一眼,随后径直离开,步伐有些急促。

那双眸子看着近乎是逃跑般的张炽录,缓缓散发着一道不明意味的光芒。

自武王上位以来,整个清正院,只有他和张道昌来过。张炽录这个胆大包的子,是第三个。

这院中机密,若是被张炽录染指,他真的不介意杀人灭口,哪怕对方是位高权重的皇子。

张炽录所的张道人,此时已经跑到了南魏。

也不知道这老头,一路上怎么藏身的,但黑衣心中并没有太过在意,他的目标是春风阁,白宗道口里的那个“贵人”。

黑衣人看了一眼,眼前花草生机勃勃的样子,转身向屋中走去。

花是那人所种,张道昌所养,但在黑衣人看来,娇嫩靓丽的样子,却是十分恶心。

并非厌恶花朵,而是恨屋及乌。很多人觉得他是个怪物,但在他心中,张道昌才是底下最可怕的怪物。

清正院表面是张中乘故居,本质上却是夏国情报机构的核心地点。把自己老爹的房子拿来干这种龌龊勾当,也只有张道昌能想的出来和做的出来。

有多核心,核心到院子里只有张道昌和黑衣人两人。

清正院紧邻皇城,张道昌整日里久居深宫,偶尔才会跑来一趟,所以每日住在此处的,只有他一人。

夏国重武,军部为上主导国运,而清正院中的黑衣人,则是军部之上的隐形头领。

也是事实上的,军部首领。夏国二号权势人物,一号是死去的张道昌。

若非如此,武王暴毙,谁还能压制得住躁动的武将。邓怡手腕高明,却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力量,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白搭。

高手,并不只是会武功那般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