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水个浒 > 第六十二 官家,咱弄个奖吧?

第六十二 官家,咱弄个奖吧?

蔡京喝着茶打量着秦星浩,秦星浩吮着包子也在偷偷打量着蔡京。

这老匹夫已然六十六岁高龄,这个时代已经算得高寿,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算得是传奇般的人物,后世也喻户晓的人物,仍然脸色红润,目蕴精光,嗯,这厮有个绝活,就是能盯着正午的阳光看而不觉得灼眼。

曾在奸臣榜创下了四个成绩:字写的第一好,传说第一多水浒传可以作证,下野第一多,而且活的久。

当然,活的久并不能证明他长的丑,这个时代的长相也是很重要的,想想徽宗他老人家品性高洁,如果蔡京长的太磕惨了他老人家对着这张老脸弹琴论文。

论一个人的相貌重要性来说,最有力的跳出来说话的自然是赵佶,如果不是申王患有目疾,瞅什么东西总是眯缝眼,脸都变形了,要不皇帝就轮不到他坐了。

因他醉心荣华富贵,便忽悠着宋徽宗也要提升生活档次,正好赵佶因祖宗礼法不让君王奢靡,也在郁闷,想用点顶级玉器做餐具,又怕人说三道四。

结果易经中的丰、亨、豫、大味道变了,说皇帝广有四海,天下财富都是您的,您得可劲花才能显出咱们的国力强盛啊!

徽宗大喜,弱弱问道,这是真的吗?

蔡京马上跪下,官家,这可是前人智慧,我岂敢乱说欺君?

赵佶悟了,从此他的人生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蔡京啊,我想建个园子。

建!您代表的是我大宋朝,可不能寒酸了让外国使节瞧不起。

蔡京啊,我想把皇宫重装修一下。

重装,弄的豪华气派点。

蔡京啊,园子少点东西,得盘点花石纲。

盘大个的,整两大船弄进京城。

蔡京啊,内务银子不多了。

.....官家您自个拿主意,不行臣再想办法。

蔡京啊,你可真是我的肱骨啊!

官家可别这么说,为君父分忧是为人臣子的本份,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就这样,帝国的上层生活奢靡,底下有样学样,搞得大宋乌烟瘴气。

蔡京自然是胡子一大把,但仍神采奕奕,虽然有些皱纹,但也不影响他的五官。

“那个,东渊呐,这诗可是由你所作?”

秦星浩知他会有此一问,笃定他没听过这诗,《春江花月夜可是唐末张若虚所作,后在宋、元两朝被埋没的千古名作,既便是将它收入到乐府诗集的郭茂倩也是看此名是乐府诗题才收录的,至于内容也太在意,有五个作者七首同名诗呢。

后来在明朝才被胡应麟在故纸堆中发掘,才被人重视。

起身回道:“恩相,此乃前朝诗人张若虚所作,小人无意间拾到此作觉得自然隽永便好生喜欢,故此值金秋之夜借题挥毫在恩相面前献丑。”

蔡京点头,原来如此,张若虚?没听说过,不过这诗空灵幽远,通篇集诗情,画意,哲理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绝对符合官家口味,如今官家又信奉道教,嗯,回头老夫再抄录下来,给官家奉上,他定会欢喜,又能落不少好处。

想到这里,越看秦星浩多了几分满意,看这吃相都显得如此可爱。

“平日里都读的什么书,此次秋围应能月宫折桂吧?”

“回相爷,平时小子看看红楼梦,三国演义,白洁传,因做买卖耽误了学业,不打算今年应试。”

蔡京皱眉,没听说过,但不代表没听说过就为下作学问,正如这首《春江花月夜,不愿堕了自己的见识,便沉吟说道:“哦,这些老夫也略有涉猎,书山有路勤为径,可要多多努力才是。”

“嗯,多谢相爷教诲,小子当铭记在心。”

“渊东,稍后开封府尹,枢密直学士,端明殿学士来老夫这里拜访,刚才你说的不甚详细,才夫听得模糊,你稍后可再重新说下,啊?”

那尼?秦星浩正吃的美滋滋,这可是正宗的蟹黄馅加肉泥,本着能吃一个赚一个的原则正嗨,差点被这话给噎到。

这可都是二三品的大员啊,这是怕我所说有假找几个人审我?

不对,自家人知自家事,可能他也发现了,自己在民间口碑极差,想挽回些名声。嗯,拿定主意,匆忙喝了口茶,忙点头应道:“恩相放心,小子稍后自会详说。”

蔡京见他如此上道,心头更喜,“馒头不够吃再叫人送上些,以后做营生有什么难处可对老夫说,我会给各衙门递个条子行个方便。”

秦星浩要的就是这话,忙作感激,妥了,目的达到,钱没白花,就是有些肉痛,舍不得狼套不着孩子,只当喂猪买饲料了。

不一时便有几个穿着紫袍的官员进来,跟蔡京寒喧两句入了坐,秦星浩上前一一行礼,混个脸熟。

便又活灵活现的将之前编好的故事绘声绘色讲述一番。

众官员自然少不得恭维蔡京,又对秦星浩知恩图报之举做了肯定,宾主皆欢。

秦星浩的任务完成,蔡京将大管家喊来送他出府,临走前又赠他一笼包子让他带回家慢慢吃。

前面门子见秦星浩拎着食盒在大总管的引领下大摇大摆的出来,惊的眼珠子差点掉出来,要知道这可是蔡相府,往来无白丁,非富即勋,蔡府下人也跟着水涨船高。

大总管可只招待三品大员的出入,平白无故怎么会对这青衫秀才如此亲切?暗幸自己没有给他脸色刁难。

话说翌日蔡京上朝结束后,被众人纷纷围住道贺,说他品性高洁,自是官员典范,当得引领百官为民请命云云。

蔡京要的就是这效果,知道昨晚有平民报恩之事传播出去,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这老货可腼腆了许多,脸上也开了花,谦恭说道:“唉,这人哪,啥时候都得存在仁慈之心,行良善之事,方不愧官家重托。”

正谈话间,内侍来传,说官家相召,便在百官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潇洒而低调的往延福宫走去。

高俅看到这一幕脸都青了,牙齿咬的崩崩响,甩袖而去。

鸟的,都是杨志这倒霉蛋给老子惹的祸,干啥啥不成,我可听人说,这厮天天在人前吹嘘他先人如何如何,再光棍也是你祖上的功劳,跟你有球的关系,这厮回来复命,我非把他官衣给扒了不可,让他当上草民,看以后还咋有脸跟人吹你先人!

唉,这下官家对我有怨言了,这几天也不召我玩,忒可恨!

“老蔡,这气色又好了啊,听说你摊上好事了。”赵佶对蔡京可是很赏识的,对他亦君亦友,亦不避嫌,私下就这么叫他。

蔡京料到皇城司这个特务机关办事能力,皇帝一定会得到信,别看官家一副没把朝政放在心上,只想描山画水,广建园林。可把皇权牢牢握在手里,只要他想,就一定会得到消息。

便回道:“官家,是这么回事,臣之前在扬州办差时候,路过一个馒头店时,见一乞丐在那要饭,臣是读圣人书的,常听官家教诲当父母官要懂爱民如子,如何见治下子民受如许惨事?

于是便买了几个好大馒头送给他吃,臣还记得当时又给了他十两银子做为盘缠,这本来吧就是顺手为之,义不容辞之举,臣相信,不只是臣,任何一个有担当的大宋官员都会施以援手。只是没想到他后人会来报恩,唉,这人呐,做事一定得对得起良心,多行善事。”

“嗯。”赵佶对这个回答很满意。

蔡京将那副自己抄写的诗作拿了出来,他的字可不是秦星浩那半吊子能比的,写的豪健洒脱,舒展飘逸,连米芾这狂人都承认自己不如蔡京字好。

宋徽宗平日里就对他的作品极为喜欢,当端王时候还曾花千金买过他的字。这下好诗配好字,可把赵佶给喜欢坏了,忙命人给装裱起来。

“官家,现在强人四起,世风日下,更有甚者道德败坏,我想了想,朝庭可以找个典范,颁发个奖,您看怎么样?”

“好,这主意可以有,准了!”

宋徽宗笑道:“看来老蔡有合适的人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