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穿在明朝当皇帝 > 第003章·解决问题

第003章·解决问题

当然,对普通百姓下手,建文帝会感觉良心不安,但对朝廷命官,那就百无禁忌啦。

哪个惹建文帝不爽了,你就回家等死吧!

思及此,建文帝心情大好,恰在此时,宦官来奏:“启禀陛下,膳食已备好,可否传膳?”

心情大好,胃口大开的建文帝听到太监传讯,小肚子适时的传来了欢快的叫声,于是他决定先吃饱饭,再叫方孝儒奏对。

“传!”建文帝挥了挥手,轻飘飘的道。

伴随着建文帝的命令,传膳的声音从御书房出发,经过一条由宦官、宫女组成的传声线,最终被御膳房管事知悉。

这个年代缺乏远距离通讯工具,想要在偌大的皇城里头传令,也就只有用这种人头令最为便捷和快速了。

至于宫中骑马,除了皇帝,谁敢?

·

建文帝在御书房里看了一会儿奏章,便听到御书房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脚步声虽轻,但在安静的御书房里,显然也会有一点儿动静。

建文帝听到了声音,随侍在建文帝身畔的宦官自然也听见了,挥了挥手,便有一名小宦官外出,片刻,小宦官复返,躬身道:“启禀皇爷,御膳已经备好了。”

“传膳吧!”建文帝沉声道。

“是!”

片刻,便有几十个御膳太监手提着装满菜食的黄花梨小提盒进房,然后他们小心翼翼的将各色各样的菜品从盒子里取出,摆放在御书房大堂的餐桌上。

不得不说,皇帝的生活,那真是豪华无比,一道道精美的菜品,色香味俱全,光从颜色上,便能知道与家常菜相比非常不一般,非常的让人胃口大开。

而在数量上,更是平常家庭比不了,只是一顿午饭而已,就上了将近二十道菜,有羊有鹅有虾还有鸡,可以说海陆空三路都齐全。

美美的吃过一顿珍馐,建文帝便下旨宣方孝儒觐见。

方孝儒是建文帝的帝师,也是建文帝关于君国大事的主要参谋者和策划者,他的职责责任重大,因此尽管方孝儒没有实领什么机务,但白天仍然要呆在外朝处理相关事务。

·

金陵皇城从前到后被划分为两个区域,后区为皇帝以及妃子们居住的后宫,该区统称为内廷,而紫禁城的前区,则是中央一级官署的集中驻地。

这些中央一级官署,基本安置于皇城洪武门内千步廊的两侧。

从南向北来看,千步廊东侧为工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宗人府。

千步廊西侧则为太常寺、后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这个官衙的排位,基本是按照文左武右的格局。

《洪武京城图志·序称:“六卿居左,经纬以文;五府处西,镇静以武。”说的就是这种布局。

这些集中了中央一级官署的区域,与内廷对应,被统称为前朝。

前朝与后廷的组合,就是朝廷的叫法。

方孝儒并不在外朝办公,他虽为朝廷大臣,但并不是负责各部具体要务的那一类,他的主要职责是参谋军机,因此他日常办公地点是在奉天殿一侧的文渊阁。

宦官来传,方孝儒很快便乘坐轿子前来了乾清宫觐见皇帝。

一般来说,偌大的皇城,老百姓连接近都不允许,更别说进入,即使朝廷官员,也不允许在里面任意行走,骑马乘轿。

在紫禁城的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等处,均有下马碑,上面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

文武百官到了这个地方,无论你是皇亲国戚,还是军机中枢,都必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统统步行去上朝,觐见皇帝。

但有的官员年纪大了,就比如方孝儒,作为深得建文帝信任的方孝儒,为了他的身体着想,自然特批皇城里面可以乘轿。

这个特权,并不仅仅方孝儒有,只要朝廷大员是年满60岁或者级别在二品以上,就可以在宫城里头乘轿子。

不过,如果是内廷官员,往往会适当放宽年龄限制,不一定非要满足“年满60岁”的条件,这就是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皇帝身边先骑马”。

“微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进门,方孝儒就先对建文帝来了个五拜三叩大礼。

对于有着很深的酸儒属性的方孝儒来说,对待君主,是必须要注重礼仪和规范的。

“平身吧。”建文帝招了招手。

让太监给方孝儒搬来四脚凳坐下后,建文帝说道:“方爱卿啊,不知道你对抵御进袭燕军的率军将领人选有何见解啊?”

“启禀陛下,微臣举荐李景隆将军率领应天府城大军出城应战,当今朝廷,唯有李景隆将军有与燕军对敌之经验耳!”方孝儒说道。

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朝政的集权,对于自己的功臣宿将大肆挥舞屠刀,将那些开国功臣以及战功赫赫的勋贵等人组成的既得利益集团给清洗了个一干二净。

这样做,朝廷权威能维持得了了,政令也能在全国通畅无阻了,但是后遗症却是明朝的上层军事资源后继乏力,所剩的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有才将领寥寥无几。

这些屠刀之中残余下的领军将领,也都在燕军造反之后,基于战役的失败、文臣的进言、建文帝自己的意愿、不符合战略或者高大上的朝廷策略等原因,以或是回不来了、或是斩首、或是罢将,或是怀疑有二心勒令自杀的各种方式被折损掉。

到了现在,中央军里对敌燕军有经验的,唯有取代了耿秉文的前线大军指挥权,结果却依旧一直败战但神奇的还一直能简在帝心,始终得到建文帝信赖的李景隆了。

方孝儒现时举荐李景隆任应天府统兵大将,其实他也是很不甘不愿的,李景隆这个家伙,在他前期的举荐中顶替了原来的前线统兵大将耿秉文,手下兵力高达50万,结果却是小胜一场之后便是接连兵败如山倒,让他是面子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