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太子的自我修养 > 第16章 视诸司奏事

第16章 视诸司奏事

李弘走的时候皇后很高兴,这一点从她在李弘还没提出请求的情况下就允许李弘将来可以偶尔出宫就能看出来。

韩国夫人离开后,洛阳便下起了一场连绵大雨,为行宫增添了几分潮湿与清凉。

然而大雨之后,李弘便得到一则坏消息,皇帝的风疾复发了。

风疾就连素有名望的孙思邈都不能根治,去岁孙思邈受诏到长安,也只能建议皇帝不要住在阴冷潮湿之所,就比如说……太极宫。

太极宫位于长安城的正北,从风水上看运势极佳,但却地处低洼,只会加重皇帝的病情。

所以皇帝虽然喜爱长安胜于洛阳,但也只能先在洛阳住着。

合璧宫地势偏高。正是皇帝修来养病的,没想到大雨过后还是中了招。

话说皇帝病重时往往头疼难忍,太子年幼,每每政务都要交托给皇后处理,而武后的能力自不必多说,处事皆佳。

但在皇帝眼中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培养太子才是正道。

是以等到皇帝病情好转一些,干脆决定不在合璧宫多待了,带着一行人回到洛阳皇宫。

大概小太子近期的表现皇帝陛下很是满意,还没来得及歇脚的李弘刚回东宫就接到了皇帝的诏书——诏太子每五日于文思殿内视诸司奏事。

论起诸司奏事,就不得不提起本朝的朝参制度。官员每逢单日上朝,每月朔望为大朝会,而泱泱大唐诸多国事自然不能依靠两日一次的朝会解决。官员们若是非得等到上朝时才上奏折奏事,那很多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是以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往往奏疏直达皇帝,皇帝可以当场批阅处置,也可以找臣子商议,至于皇帝的处置能不能通过门下省的审核,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只是最理想的情况,但实际上皇帝一人如何能处理完庞杂繁多的国事?挂靠在门下省的政事堂便应运而生。

政事堂发展至今自有一套规矩,能入政事堂的官员官名都要加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加个这个官衔,不管本职是什么,走到哪里都是堂堂正正的三品宰相。

“同中书门下三品”有时也会改个称呼,“参知政事”,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皇帝若是精力充沛,可以亲自见见诸司官员,但如果像李弘的阿耶这样风疾发作,没有精力,那么诸司奏事便只能到政事堂了,由政事堂诸位宰相批阅。

宰相们会选出该由皇帝亲自定夺的奏疏,其中部分奏疏会附上他们商议好的处置建议,然后上交给皇帝决定。

皇帝李治病重时,这些奏疏全都是由皇后代为处理。

在皇帝心中,皇后能把政务处理好,还能避免因放权而导致的权臣的出现,岂不美哉?

虽然……最后的结果……

简而言之,皇帝让李弘视诸司奏事的诏书实则就是让李弘参政的标志。如果不是李弘这几个月的表现不差,鉴于去年十月的“失忆”事件,恐怕这份诏书还得晚个两年。

对于李弘而言,这份诏书让他立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前头咱们的小太子因为“忘记”了以前学过的所有圣贤文章,如今一个个都要补回来……如今《尚书没治完,《论语读了半部,《左传也只学了大半,《礼记因为最无趣连书的第二页都未曾翻过……

各种古文让理科出身的李弘烦不胜烦,偏偏不能拒绝。别问,问就是储君的职责。李弘一度想让郭、张两位老师教他《九章算术,然而从未如愿过。

郭瑜与张文瓘本就有劝导太子之责,李弘总不能让他们以头抢地来劝学吧。

每五日观政一日,李弘本以为又能把课业拖一拖,谁知诏书才来郭瑜与张文瓘便联袂而至,劝诫即将观政的小太子要更加刻苦用功才行。

若只是劝诫倒也罢了,两人异口同声地表示观政那日的课业不可延后。

不延后那就只能平日里花时间补呗,李弘一度怀疑自己的两位老师比自己先知道观政的事。

李弘无奈地接受了自己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命运,谁让他年纪小没人权呢!

郭、张,二人来此当然不止是为了劝学,张文瓘率先说道:“殿下明日于文思殿视诸司奏事,须谨记多听少言,凡诸司所奏之事有不解者,事后或可问之于我等,切记不可当场质询,免出差错。”

郭瑜又道:“此番观政,难免要进政事堂,殿下勿要恣意,不可失礼。跪坐时不能像平日里那般盘腿而坐,须遵循古礼……”

二人叮嘱了一堆注意事项,离开后,立马有皇帝身边的内侍来请。

飞香殿中,李弘见到了正一同观看奏章的帝后两人,二人你侬我侬,琴瑟和鸣。红袖添香也不过如此。

皇帝先是和李弘的两位老师一般勉励李弘几句,然后才提到正题:“你上回跟阿耶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吗?这回阿耶就给你个躬行的机会……诸司奏事,既有兵家大事,也有刑狱审核,不可不察!”

“是!”

“过些时日,诸司所奏之事事小者皆由你决之,现下你先看看宰相们是如何处置的……”

李弘一如既往地回答“是”,答完后才反应过来皇帝说的可不是小事,一时间不知该不该推辞。只是方才已经回答了“是”,若是推辞,反而显得刻意,李弘想了想,闭上了嘴。

皇帝说完,看向了皇后。武皇后跪坐在李弘的对面,皇帝的身侧,轻笑道:

“该说的阿郎已经说完了,妾身没什么好交代的……太子少师许敬宗老而持重,吏部尚书李义府敏而精干,弘儿对诸司奏事但有不解者,皆可问之。”

许敬宗李弘见过不少次,但对李义府李弘就只有浅浅的印象了。

随后说了几句话,李弘适时的告退,不去打扰帝后的二人世界。

看样子,说不定要不了多久李弘就要多一个弟弟或妹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