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太子的自我修养 > 第15章 韩国夫人

第15章 韩国夫人

就快到了齐圣殿,李贤和李显当然不愿意就这么离开,但摄于李弘往日的积威,两人没有闹腾,李弘也松了一口气。

原本应该守在齐圣殿的侍卫们全都不见了,李弘不用想也知道这合璧宫中有几人才有权利调走他们。

李弘在原地替李贤他们望风,犹豫了一下,最终理智战胜了好奇心,他是来玩的,不是来作死的,三步并作两步追上了采薇。

中午时在连壁殿中李弘见到了早间才到的姨母韩国夫人武顺,以及表姐贺兰歆。

单看韩国夫人眉间的风韵,李弘陡然想到了齐圣殿,思及过去听到的宫人、内侍间流传的种种传闻,李弘不免心中感慨,皇后也不容易当啊!

代国夫人杨氏共育有三女,长女就是韩国夫人,早年间丧夫,留下了一双儿女贺兰敏之与贺兰歆,次女就是武皇后了,幺女如今已离世。

自贺兰越石离世后,杨氏就将武顺及其子女接到身边照顾。永徽六年,杨氏为代国夫人,武顺为韩国夫人。

就李弘曾听过的传闻,皇帝与妻姐的关系一点都不清白。

连李弘都能知道的事,武皇后如何不知?

如果李弘对高宗时期的历史了解地更多些就会知道,后世对章怀太子李贤的身世之争始终没有定论。《旧唐书记载李弘病死于合璧宫绮云殿后,李贤当上太子,后宫有流言——“贤是后姊韩国夫人所生”,就连李贤亦都不免疑惧。能让时为太子的李贤忧惧的流言很难说是空穴来风。

由李贤的出生时间很容易反推出一点——唐高宗很可能在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前就和韩国夫人有了一腿,至少韩国夫人有机会入宫,否则流言不攻自破……当时的武则天正在费心费力的谋划斗倒王皇后与萧淑妃,而唐高宗正在跟她的姐姐快活……

人生真是艰难啊!

不清楚这些的李弘无法体会武后的心情,他只能看到武皇后面色如常地说着话,一幅和气融融的画面。

未多时,皇帝进来了,李弘悄悄朝韩国夫人那儿看过去,果然神色有几分变化,不只如此,连贺兰歆都有些异常……

李弘不免腹诽——老爹难道是母女同吃?

李弘一场家宴吃的卦十足,倒是一直关注着兄长的李贤懵懵懂懂,不知道兄长为何总是莫名其妙地偷偷发笑。

代国夫人杨氏偶感风寒留在洛阳养病,贺兰敏之一向纨绔,又是男子,韩国夫人从不会带他入宫。

但家宴后帝后提起的,正是这两人。

李贤与李显已经离开,李弘却被留了下来,商讨的不是别的事,正是周国公的爵位。

日前龙州传来消息,周国公武元庆快到龙州任刺史时身患重疾。

但即使病了,武元庆现在还没死吧!

李弘当然不至于把这句话喊出声,实际上他很明白周国公的爵位不过是皇帝一纸诏书的事,负责审核的门下省不可能为了一个外戚去反驳皇帝。

一番铺垫,武后提出了人选:“敏之少而聪慧,又是长姊之子,承袭周国公位,定不会让武氏祖上蒙羞。”

韩国夫人起身连忙推辞:“敏之少不知事,恐难担此重任……”

李弘说不上话,也不必说话,他在坐榻之上,百无聊赖,便琢磨着听到耳中的话。

武皇后夸贺兰敏之少而聪慧,就李弘所知,贺兰敏之和李敬业年纪差不多,都已经十七岁了,在普遍早熟的古代已经不算小了——都能娶妻生子了。即便按照古礼,再过两年就可以加冠正式成为成年人了。

武皇后只说了一句少而聪慧,丝毫没提好学、文才、武事等等少年郎常被夸赞的优点,李弘只觉得颇有深意。

韩国夫人的回答就更干脆了,仅仅只是推辞而已。贺兰敏之如果要承袭周国公爵位,势必要改为武姓,武皇后也说不能让武氏祖上蒙羞。而韩国夫人对改名换姓之事提都不提,难道要用她没想到这一层来解释?

而皇帝陛下的回答就更干脆了——“龙州刺史对皇后不敬,然既已贬谪,又有重病,无大过不宜夺爵,其子不肖,不可承爵。”

这几乎等同于赤裸裸的明示。

李弘不负责任地想着应该是枕头风吹的好,至于是哪位的枕头风,他就不愿深思了。

这事有了定论,皇帝继续小坐了一会儿便处理政务去了,武皇后依旧拘着李弘。

皇帝走后,武后有意无意地说道:“元爽坐事流振州,长姊晚些时候记得告诉母亲,元爽的家眷我欲交由始州的惟良照顾,届时元庆的家眷也一并与之,毕竟……他们兄弟情深!”

“事关重大,媚娘,我这就回去告知母亲。”

武后没有挽留,待韩国夫人携女儿走后,她才将目光投向李弘:“听闻弘儿今晨带着六郎七郎去了齐圣殿?”

“啊?”李弘愣了一下,小心措辞道,“还没到齐圣殿,突然想起在绮云殿还有点事没做,就带着六郎七郎回去了……”

武皇后轻笑一声,“平日里带着六郎七郎玩耍,有何感想?”

见武后换了话题,李弘松了口气,正色道:“儿觉得阿娘平日里应该十分辛苦吧。”

听了来自儿子的关切之语,武皇后竟少有的鼻子一酸,但她性子坚韧,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不过刹那就将这份感动压在心底。

“儿如今大了些,若是阿娘有什么烦忧之事,尽可以告诉我,儿愿替阿娘分忧。”

沉默片刻,武后才开口:“听到元爽的消息了吗?”

“听见了。”

“以后遇事切忌骄躁,不可再像在并州那般授人以柄。”

“我就是气不过……”李弘还要反驳两句,见皇后作势要伸手敲自己的脑门,当即把话咽了下去,“儿省得了。”

“你殴打元爽不过一时之勇,原本错的是他,但殴打之后世人却会怪你。好在太原府的官员不蠢,知道把这事压住。”

李弘老老实实地认错:“阿娘教训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