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汉末军阀头子 > 第二十四章 孺子可教也

第二十四章 孺子可教也

刘昭乘坐马车,沿着街道一路来到南直门。按照约定,他会和杨旭在此会合,然后一同赴宴。

杨旭今日气色红润,心情也很不错,看到刘昭过来,老早就过来打招呼“刘老弟,听说你前几天购置了新宅,乔迁之喜未能登门拜谢,还望恕罪,恕罪。”

“杨老哥这是说的哪里的话,份子钱补上就成。”

杨旭哈哈大笑“这是自然,这是自然。”说着他看了看左右小声问道:“我可听人说,那座宅子不太吉利啊...”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不妨事。”杨旭肃然起敬“老弟心地坦荡,佩服,佩服。”

刘昭也打着哈哈“好说,好说...“简单寒暄了一会儿,他小声问杨旭“那三把太师椅如何了?”

后者闻言微微一笑,自信道:“老弟放心,我手下有一人尤擅此道,若非常年浸淫古玩的大家,寻常人根本看不出来。更何况,即便是有人看出不妥,谁敢说我祁县王氏作假?”

刘昭赞道:“这就好啊。那...我们这就进城?”两人并肩步行,内城卫兵认识杨旭,所以没有怎么盘查,就放一行人进了城。

进城以后,刘昭感觉,好像到了另外一个城市。这里街道宽敞干净,过往行人无不是衣冠楚楚,外面随处可见的乞丐难民,在这里一个都看不见。

杨旭笑着解释道:“这是内城,自非外城可以相提并论。”刘昭恍然“原来,这里才是晋阳的市中心啊。”

“古人言城郭,这其中的郭便是指外城了。真正意义上的城从来都指的是内城。”

杨旭指着道路两侧的整齐而又高大的屋舍继续说道:“老弟你看,晋阳城的达官显贵多居于此,大一些的商号也基本都在这里了,可以说,这里聚集着晋阳城十之六七的财富,你的商号建于此,必能财源滚滚。”

和商人说话就离不开一个钱字。不像他认识的那几位夫子,不是君子之道,就是朝政时局。对此,刘昭觉得,还是像杨旭这样的商人作风更对他的脾气。

刘昭乐呵呵道:“那就借您吉言,我们一起发财。”

“是极,是极啊。”

两人各自带着送礼的车队一路向前,晋阳的内城不算很大,大约半刻钟的时间,就到了今日宴会的举办地:狮子楼。

这是一座占地面积极广的见状,刘昭目测了一下,光是主体的木制楼阁就足有三个足球场大。

此时,门前车水马龙,一辆辆满载贺礼的马车将整个街道都堵了个水泄不通。没办法,刘昭与杨旭只能跟在后面排队。

看着那些沉甸甸的箱子,琳琅满目各色珍奇,刘昭也感觉有些口干舌燥,一场生日会,得收多少钱,想着他就问杨旭道:“杨老哥,这个张刺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

杨旭似是看穿了刘昭的心思笑道:“你以为张公是贪财之徒?”

“莫非不是?”

“天底下哪个不爱财,不过张公爱财却非是为了自己,讲道理的话,他执掌并州这些年对外抵御胡人,对内围剿盗贼,整顿治安,谈不上爱民如子,放到天底下,那也是个难得好官。”

“可我看这些送礼的,他一个也没拒绝啊。”

杨旭奇怪地看了一眼刘昭道:“这是哪里的话?”

“我就不信这些人里,就没一个夹带私心的。”刘昭这话说的已经很委婉了,他着实是不相信。做为商人,他们的心思刘昭再清楚不过。倘若不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想让他们掏钱?别做梦了。

杨旭微微一笑,理所当然道:“当然有私心,我们这些以贩卖货物为生的商人本就为士人清流所不容,将本求利,处处都得看朝廷的脸色行事。别说他们了,就是我们不也是为了兜售椅子吗?”

刘昭拍了拍脑门“我是说,既然这些人都怀着私心送礼,而这位张刺史来者不拒,岂不是说明,他至少不是一个廉如水的清官吧,您怎么还说他并非爱财之人,这才是我奇怪的地方。”

哦,杨旭叹了口气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天子尚且明码标价,卖官鬻爵,朝堂上下更是早已贿赂成风,每年考课,评比,乃至朝中贵人嫁娶逢迎,寿诞丧事,都得打点,没钱怎么能行?”

刘昭点头表示认可。

“之所以说这位张公是个好官,那也是有道理的,其他地方的官员需要用钱会加收税赋,横征暴敛,但泥腿子能有几个钱,盘剥的狠了,那些刁民还会造反。张公就不一样了,他担任并州刺史这些年,上下打点钱财有一大半可都是我等商贾所贡献的。”

刘昭鄙夷道:“商人会有如此好心?”杨旭哈哈一笑:“自然不能白白出钱,所以,几年前,我们就和张公做了一笔交易。”

“什么交易?”

杨旭想了想,环顾四周,压低声音问刘昭:“你知道晋阳最赚钱的买卖是什么吗?”

“盐铁,粮食?”

杨旭摇摇头“实话跟你说了吧,盐铁粮食自然是利润丰厚,但也得看跟谁交易,在晋阳,最赚钱的买卖乃是马匹,尤其是战马...”

听完杨旭的一番讲解,刘昭这才终于知道,眼下宾客如云,门庭若市所为那般了。

这些商人们有的经营盐铁,有的经营粮食,还有的经营丝绸布匹,但这些货物绝大多数都不是卖给本地的人,而是出口到长城以外,卖给那些胡人。

不管是粮食也好,还是铁器,丝绸布帛都是草原诸部族极缺的,因此需求十分旺盛,他们用黄金、牛羊、乃至战马与汉朝商人交易。

出塞一个来回,商人们所得利润已经翻倍了。但这远没有结束,这些汉朝商人在得到黄金、牛羊,马匹回到汉地以后,黄金可以打造成簪子,手环等装饰品,出售到洛阳、长安、邺城等繁华都市又能大捞一笔。

至于牛羊,在以种田为主的汉朝,完全不愁销路,而马匹就更夸张了,马匹在汉朝本就价高,去年朝廷颁布法令,设置騄骥厩丞,领受郡国调马,汉境马市贸易被垄断后,普通顽马的价格直接飙升到两百万钱。战马更是翻了三五倍不止。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与匈奴、鲜卑、乌桓等马匹来源最近的并州商人,但凡参与其中的,无不是赚的盆满钵满。

钱财动人心,在巨大利润的诱惑下,谁不想分一杯羹?但想要参与到这场饕餮盛宴中却并非如此简单。若非有强硬后台背景的人,敢做这买卖?早就被人拉到菜市场腰斩弃市了。

晋阳商人们给刺史府提供廉价战马,孝敬钱财,而刺史府则为这些商人们提供政治庇佑。这就是杨旭口中所说的那笔交易。

更深层次的,杨旭没有说,但刘昭也能猜到一些。很显然,这里面除了商人与官员们之间的利益交换,还有像王氏这样的世家豪门参与其中,更少不了当政者的影子。

或许,所谓的并州刺史在这样一张利益巨网当中,也只不过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螳螂,不得不答应。

“水真是深的可怕啊。”刘昭这样想着,不由惊出一身冷汗,以为凭借自己未来人的见识就能笑傲东汉商场?这种想法实在是太幼稚了。

直到此时,刘昭才意识到,自己今天来给刺史祝寿,除了给自己的红杏商行做宣传以外,更重要的使命是搭着祁县王氏这辆快车,拿到与北地胡人贸易的入场许可证。

他深深地给杨旭行了一礼“谨受教!”杨旭抚须,笑而不语,心里给刘昭做了一个评价:孺子可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