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心理医生与母亲 > 三十五 准备面质

三十五 准备面质

S从看守所一出来,就打电话预约咨询。

吴医生一方面为他继续咨询而感到高兴,这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自己还可以继续帮助他。但是,同时心中也升起了疑问:S为什么有如此强的动力前来咨询呢?又是什么东西让他欲言又止?

吴医生心想,这值得下一步好好地探讨和分析。

当S再次走进心理咨询中心的时候,当王助理向好时,他看上去与平常无二,好似中间并没有发生被捕这件大事,也没有因此中断咨询一样,但神情比上次明显憔悴得多。

确实,他在经历了这些之后,还能继续坚持咨询,这需要勇气和毅力。

当他坐下之后,吴医生打破了自己在面谈中不首先开口说话的风格,表示了对S能够从看守所出来的祝贺和问候。

“这一次你受惊不小,不过能出来就好!”

“不好意思,让吴医生受惊了。刚进去的时候我莫名其妙,真不知道怎么回事,真是意外的意外。”

“还好,总算过去了。现在这件事情对你心理还有多大的影响?”

“想起来还觉得很忐忑。在看守所时,怕事情发生最坏的结果,睡眠不好,但奇怪的是,也没有更糟糕。梦当然做得很多,就是犯罪和逃亡的梦。恍恍惚惚中,有时我真的疑惑了,是不是真的杀过那个女人,然后我自己也忘了......”

“你自己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常常做犯罪的梦呢?”

吴医生终于提出这个面质的问题。

S最初来咨询,就做了遭受行刑的梦,并且是格式化大脑的特殊行刑。犯罪的主题一直盘绕在他的心中。虽然这次被捕是一场虚惊,但S总有一种罪恶感,就像一条蛔虫一样在他的脑中钻动。

这种心理从何而来?

吴医生决定单刀直入,直奔主题。

听了这句问话,S并没有回答,只是在沙发上动了动身体,试图调整自己的坐姿,但好像并没有找到舒服的状态,因此看上去有些扭捏。

“怎么说呢?通过这么多次的咨询,你大概对我也有一些了解,你觉得我到底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

当来访者询问咨询师对他们的看法时,这也许表明他们在乎心理咨询师怎么看待自己,因此在咨询中会有所顾忌,挑选和过滤谈论的话题。

“我不在咨询中做道德上的判断,并且好与坏的界定,本身是一个主观的问题。”

如果来访者担心咨询师评价,从而回避一些他认为对自己负面的信息,那么也就无从真实地理解他的心理。这也正是咨询中强调中立原则、不做道德评判的原因。

“如果我真的就是一个坏人,你会怎么看我?”

“在我的咨询室,就没有一个真正的坏人。”

“那些犯了大罪的人,也不是坏人么?”

“如果他们能够走进心理咨询室,那么至少证明他们想反省自己,理解自己。”吴医生感到有些激动,多年来在看守所、监狱为犯罪人员做心理辅导的体会,让他对这个群体有更多的了解,也更加懂得为什么心理咨询师要有仁者之心。很多犯罪分子如果被充分地爱过,他们本来可以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缺乏爱,他们也不懂得怎么去爱别人。所以,当真正有人去关心他们,哪怕是最细微的真诚关注,都可能感动他们,融化他们冰冷的感情,看到他们内心深处泛起的人性之光和受伤的痛苦。

吴医生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水,继续说着:“再坏的人,他都会认为自己坏的有理由。从心理学上讲,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坏人。在他人看来冷酷无情,不可救药的人,包括那些反社会的人,其实也是一个可怜人,他们在努力挣扎,只是毫无办法,不得不选择了那样一种角色:不利于社会,也不利于自己。所以,坏人,包括那些罪大恶极的人,对他们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悲剧!”

“我又想起上次在酒吧里面,那个与我谈希区柯克的编剧。当时,我就觉得他可怜,与我一样可怜,当时他说他是一个好人,我也想做一个好人。”

“当一个人在扪问自己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时候,其实证明他恰恰有良心,或者说太有良心,道德观念特别强,很在意外在评价,所以才纠结于对与错,好与坏。我发现你内心其实也一直在这样地纠结......”

“我......”,S欲言又止,“吴医生,你有过不能对人说的秘密吗?”

“有,我想,每个人都有吧。”

吴医生想起自己的隐私,也许,至死都不会说,因为那太丢人,也太难堪。他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对别人说这些,而即使在心理督导面前,有些话他也没有说过。

谁都会有那么一点秘密,放在内心最深的角落,最亲密的人也不想知道。心理咨询就是对一个人的内心进行最大限度的曝光。

心理咨询师每天都在窥视别人的隐私,了解来访者的深度,往往超过很多与他/她最亲密之人。心理咨询就是最大程度地呈现一个人的内心秘密。就像在外科医生眼里,没有身体上的隐私和秘密一样,在心理咨询师面前,来访者也裸露自己的心灵。

一般来说,裸露的越充分,越有利于心理咨询师帮助你,越能够暴露自己,也表明心理越有力量,越健康。

但是,暴露并非没有界限,暴露需要勇气。

吴医生又想起那次S解释中断咨询时说的话,他有一种冲动想要说出秘密,但又担心咨询师会泄露,或者你会千方百计地劝我自首,甚至提到了一本俄国小说杀人犯的故事。吴医生后来查阅到,这本俄国小说就是著名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克拉马佐夫兄弟。

S直到现在也没有说起,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秘密。现在,他重新走入咨询室,是否已经做好要开口暴露的准备呢?

吴医生心想,要说出这个秘密的欲望,可能是让S一而再、再而三走进心理咨询的重要动力之一。既然如此,吴医生就要敢于动刀子,在适当的时候,单刀直入地进行面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