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去清朝当大官 > 第二十六章 调查

第二十六章 调查

“王中丞,此事你如何解释。”纪晓岚指着账簿问道。

“水利工程耗费颇大,纪大人若有疑问,可找工匠前来核实。”王亶望说道。

“王大人,既然工程已经告竣,想必工匠们早已散了吧,找他们核实谁办得到啊?”纪晓岚冷笑道。

“那这三根金丝楠木,如何用的70万两?”我又问道。

“这是从云南运来的上等楠木,为圣祖修缮行宫不敢将就。”王亶望说道。

“这楠木是金子做的吗?恕和某眼拙,我还从没见过这么贵的楠木。”

“和大人有所不知,往回运料,工程浩大,光修路就花了40万两。”王亶望沉稳的说道。

“王中丞所说,我们会去核实。”纪晓岚说完我俩就走了。

回到官驿我有些担忧,“纪大人,看来王亶望早有准备,你我怕是问不出什么来。”

“明天你我就去看看他修的桥,我倒要看看这些银子花的是不是物有所值。”纪晓岚狠狠地说。

“工程我们是要去查验,不过怕也是无功而返,我总觉得账簿上的这俩处纰漏是他们故意让我们看到的。”我说道。

纪晓岚听了也点点头说:“此言有理,不过即是这样,你我也得去。”

我俩商议了半天,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之后就都去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纪晓岚就赶到了桥上,大桥修的确实不错,以我做技术员的经验,恐怕所耗还要更多。

“纪大人,果然是圈套,这样查下去,他王亶望反而成了精忠体国的忠臣了……”我正说着,忽然来了一伙乡民,走到我面前,跪下行礼说道:“草民叩见钦差大人。”

由于我们是微服出行,他们上前一问我不禁心里疑惑,问道:“你怎么知道我是钦差大臣。”

那人先是一怔随即说道:“小民们曾在官驿见过大人。”

他的反应我看在眼里,明显是王亶望预先安排好的随即笑了笑说:“你们前来有什么事吗?”

“小民们听闻钦差大人要查办王大人,小民们特来替王大人喊冤。”

“哦?说来听听。”我到是想听听他们怎么说。

“钦差大人,王大人三年来为百姓兴修水利,修筑大桥,为百姓殚精竭虑,您看到没,以前百姓想过对岸,那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就这短短的几步路,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丧命其中。还请钦差大人明察。”

“诸位请起吧,我和和大人都知道了,会给王大人一个清楚的交待的。”纪晓岚扶起领头的一个说道。

“谢谢钦差大人。”

送走了他们我和纪晓岚来到桥上,桥下确实水流湍急,要是没有这座桥,百姓们想过河对岸确实是很危险的。

我们又巡视了一番,也查看了修桥所用石料,全部是真材实料,“纪大人看来这王亶望不简单,现在看来你我倒是在为他歌功颂德。”

纪晓岚苦笑着说:“朝廷三年来为甘肃赈灾拨了都有700多万两,现在还有550多万两去向不明,要是照这样下去,你我怕是要无功而返了。”

我苦笑道:“那圣祖行宫还有必要去看嘛?”

“怕是去了也是为了他王亶望扬名。”纪晓岚无奈道。

“纪大人,您说王亶望会不会真像他们所说的,是一个为百姓办事的人呢?”我问道。

纪晓岚冷笑一声“和大人可曾见过哪一个冒领赈灾款项的官员是清官?”

我听了纪晓岚说得,不由觉得自己问的可笑。

“赈灾银一共有700万两,这大桥不过是用了150万两,就算圣祖行宫的三根金丝楠木大梁真花了70万两,那也还有400多万两赈灾银无迹可寻。”纪晓岚说道。

“那账簿上所写,不是赈灾银的去处吗?”我问道。

“和大人您没发现吗?除了这俩处有实物可查,其余皆为虚数,并无实物佐证。”纪晓岚分析道。

纪晓岚的话一语中的,不但无迹可寻,而且所记事项,皆看不出有什舞弊情节。

一时间毫无头绪,真能怔在桥上,“和大人,您想过没有,皇上是看了您的奏折,才让你我彻查甘肃情弊,如你我无功而返,那么天下就会传开,经钦差明察,王亶望恪尽职守,精忠报国乃大清第一忠臣,到时候你我就成了他王亶望扬名的工具了,搞不好皇上还会因此判你我一个诬告之罪。”

纪晓岚的话惊醒了我,如果真是那样,那我的仕途就算是结束了,不仅如此,现在手里的赈灾银还得全部留给王亶望,这在皇上哪儿也是交不了差的,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那纪大人以为该从何下手?”我问道。

“暂时先去圣祖行宫吧!”纪晓岚无奈的说。

这样也好,先放松他们的警惕,好让他们以为我们彻底陷入了他们的圈套。

圣祖行宫,倒是气势宏伟,看来王亶望确实没少在这儿下功夫,此人政治头脑确实很高,这要是皇上亲眼得见,还不得高兴的忘乎所以,即使他犯些错误,皇上也会宽恕,这家伙他能把钱花在皇上的心上。

“纪大人此处用银怕是有200多万两吧!”我问道。

纪晓岚想了想说:“修缮圣祖行宫,共用银236万两。”

想纪晓岚已经将账簿烂熟于心,过目不忘真是名不虚传,看了一会也没看出什么端倪,也只好悻悻地回了官驿。

果然不如我们所料,第二天一大早,就听的衙差鸣锣喊道:“经钦差大人详查,巡抚大人王亶望,为国为民,实乃大清之幸,百姓之幸呐!”

昨日的一阵巡查,寸功为建反倒是给自己上了不少眼药,街面上行人不断,不时有人议论此事,听他们的话,这王亶望口碑还不错。

“王大人,为民做主,你听说了没皇上派钦差来此的真正目的是要赈灾,这下老百姓又有福了。”

“嗨,老百姓有个屁福,朝廷的赈灾银还不是被他们抽去了,这世道有清官就见了鬼了。”l

“嗨我说老张啊,这话的不对,你看看你我已然这么大岁数,你可曾见过一个清官?哪一个官不贪,”又一路人说道。

听了他们的话我想:“这王亶望,想揭穿他恐怕是没那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