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去清朝当大官 > 第二十五章 谎报灾情

第二十五章 谎报灾情

去甘肃的一路上倒也顺利,只是快到甘肃地界的时候天降暴雨一时延误了行程,我们一行人暂住在王大力家。

“各位客官是打哪儿来啊?”大力戒备的问道。

“哦,我们是从京城来的。”我回到道。

“看几位衣着华丽,想也不是一般人。”王大力问道。

“哦,我们是做小买卖的这几年也挣了点钱。”我笑着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啊。”王大力放下了戒备。

“今年甘肃的雨够大的啊,今年田地里收成应该不错吧。”我试探道。

“嘿,不瞒各位,近年来老天爷可怜百姓,好几年了收成都不错。”王大力高兴的说道。

看来王亶望是谎报灾情,“甘肃这几年没有旱情吗?我们在京城听说甘肃今年旱情严重,本来想来甘肃做点儿粮食生意,看来是白跑一趟了。”我故意抱怨道。

“没有旱情,好几年了都雨水充足,就是甘肃近年来打仗多,要不然百姓们生活就更好了。”王大力摇摇头说道。

“哦,是这样啊。”我想了想说:“麻烦大力兄弟给我们备些饭菜,这是三十两银子,我们可能要叨扰几天了。”我掏出三十两银子递给王大力。

“这也太多了,用不了这么多,乡野人家住宿还要什么钱呢。”王大力推辞道。

“拿着吧,我们这么多人,多有叨扰。”我说道。

“好吧,京城来的人果然有钱,那几位就先休息,我去给几位准备饭菜。”王大力说着出去了。

“张卫,他刚才的话你听到了么?”我转身看向张卫。

“大人,王亶望虚报旱情,我们得马上上报朝廷,请皇上定夺。”张卫说道。

“好,给我准备笔墨,我这就上奏皇上。”

由于我曾经练习过书法所以字还说过得去,可是这第一次写奏折不知该如何措词,想了半天写道:“奴才和珅恭请圣安,奴才初到甘肃,查甘肃连年雨水充足,并无旱情,甘肃巡抚王亶望所奏旱情乃属虚报,请皇上定夺。”写完后自己读了好几遍,感觉不是那么的文采斐然,可是自己也就这点本事了,于是把奏折密封派人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在王大力家等了差不多有十多天路上才算好走了一些,皇上的密旨也已下达,打开皇上的密旨上写到,“卿所奏,朕已知晓,即刻彻查。”

接到密旨后,我们即刻赶往巡抚衙门,刚到衙门口忽然飘来一股熟悉的烟味,我正想着在哪儿闻到过,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和大人,你可有些慢了啊,纪某在此已等候多时了。”

纪晓岚?他怎么会在这儿呢,这让我始料未及,“纪大人,您怎么会在这儿呢?”

纪晓岚忽然正色道:“既然人都到齐了,那纪某就宣旨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特旨和珅纪晓岚为巡官御史,赋便宜行事之权,代朕巡视甘肃,钦此。”

“奴才遵旨,谢主隆恩。”我跪接道。

“来和大人请起,我来介绍一下,这位就是甘肃巡抚王亶望王中丞。”纪晓岚扶起来我说道。

“王中丞,久仰久仰。”我客气道。

“和大人,年轻有为,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啊,王某略备酒席为二位大人接风。”王亶望笑着说道。

“王中丞客气了,我们有事在身就不便去了,等办完差事在和王中丞一聚。”纪晓岚笑着推辞道。

我和纪晓岚回到官驿,“纪大人,您怎么会来此地?”

“皇上接到你的奏折,大发雷霆,于是派我来此协助和大人。”纪晓岚说道。

纪晓岚来了也好,遇事好也有个商量,正聊着间张卫进来报道:“二位大人,王亶望求见。”

“恩?他来干什么?”我看向纪晓岚疑惑的问了一声,纪晓岚想了想道:“既然来了,那就有请吧。”

“二位大人,王某深夜前来叨扰,没打扰二位大人休息吧?”王亶望进来笑着说道。

“王中丞深夜前来有何要事呢?”我问道。

“二位大人前来可是为了赈灾之事?”王亶望问道。

“哦,王中丞既然知道,那和某倒想要问问,据和某所知,甘肃这几年并无旱情吧,王中丞如何解释呢?”我反问道。

只见王亶望忽然跪下说道:“二位大人,王某确有冒振之举,但是扪心自问我王某全是为了甘肃一省贫穷的百姓啊。”

我正要发问,官驿外忽然人声躁动,“我们要见钦差大人,我们要见钦差大人!”

我和纪晓岚出去一看满满一院子人都是甘肃大大小小的官员,叫嚣着要见我们,“各位大人来此所为何事啊?”纪晓岚问道。

“钦差大人,王中丞虽然有错,但瑕不掩瑜。”

“钦差大人,中丞大人功过相抵,但功大于过,王中丞是清官是忠臣那。”

众人七嘴舌的为王亶望说情,“住口,欺君冒振还敢说是忠臣?”纪晓岚喝道。

“钦差大人,王大人虽有冒振之事,但他绝没有私心,开捐纳监所得钱粮全都用于地方政务,皇上爱民,王大人就位百姓办事,这就是忠啊。”

“照你这么说,王大人冒振全是为百姓造福,他自己并无贪污情弊?”纪晓岚反问道。

“民心不可欺,三年赈灾钱粮王某全数用于甘肃百姓,钦差大人如果查出一件中饱私囊情弊,王某甘当死罪。”王亶望正色的说道。

一时间院子中都高呼钦差大人明察,情况有些失控,我看了看说道:“好,既然如此那就带我看看你们的往来账目。”

王亶望倒是干脆于是带我们到了账房:“所有人都出去我要和和大人察查账目。”纪晓岚说道。

众人出去后我和纪晓岚查了一阵说道:“纪大人,想来往来账目都已做的天衣无缝了,你我料也查不出什么纰漏,只是当时事情紧急,实属无奈之举啊!”

“也不尽然那,你看看这个,修筑水利工程和一座大桥仅雇佣工匠就花了150多万两,还有这个,修缮圣祖行宫用的三根金丝楠木大梁就花了70万两。”纪晓岚指着账本说道。

“哦?三根金丝楠木就花了70万两?”我心里着实一惊。

“这样和大人,你我就拿着账本去问问王亶望,我倒要看看这钱他是怎么花的。”纪晓岚生气的说道。

“好。”我应了一声就和纪晓岚拿着账本一起去问王亶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