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这不是我的大宋 > 第十六章 白衣书生的真实身份

第十六章 白衣书生的真实身份

正在这时,铁塔推门而入:“公子,刚才刘先生先是去了一封信到苏州府衙,刘先生怕苏州府不给面子,所以自己亲自去了……”

话还没说完,就看到房内这幅诡异的模样。

铁塔有些楞,跟在这个白衣书生身边已经多年了,没发现他有什么特殊爱好啊?但是现在看着他一双手都在胡迈身上这里摸摸那里捏捏的,尤其是刚进门的时候就看到白衣书生的左手搭在胡迈右胳膊上,右手按在了胡迈的胸口……

“额,公子,我先出去了……”

好吗,场景诡异程度,连铁塔都看不下去了,落荒而逃。

出了门还转身小心把门带好,用他自己觉得小声的声音在嘟囔:“没看出这小子有什么好啊,公子怎么会喜欢这样的?”

却没想到,他自己以为的小声其实也不小,至少房内的白衣书生和胡迈都是听得清清楚楚的。

白衣书生的手如触电般缩了回去,然后两个人目目相觑。

良久,才同时大笑起来。

白衣书生还是先开口:“活了这么久,本王还是第一次见到被雷劈还活得好好的,所以有些奇怪。嗯,正式自我介绍一下,本王赵曦。”

胡迈闻言,立刻毫不犹豫下跪:“草民胡迈,叩见王爷!”

同时心里也顾不上刚才白衣书生那表现得如同断袖一般的动作了,反而狂喜起来。

纵然他的前身不关注时事,却也知道,赵曦,乃世祖赵恒之孙,仁宗赵祯之子,当今天子赵曙之亲弟,封号为燕!

可谓是当今除了皇帝赵曙之外,一等一的贵胄之人!

当你走在大马路上,偶然碰到一个人,而那个人是个皇亲国戚,你会是什么感受?

眼下的胡迈,就是这种感受。

捡到宝了!

无论如何,监税司案要想有什么变化,就在这位燕王身上了!

要知道,早在世祖之时,为了不让后世子孙与民争利,没完没了的封国享税,直接把封爵事宜直接与国库割裂开来,意思就是从他的子孙起,封号只是封号,代表的只有其天潢贵胄的高贵身份,却不再由国家财政供养!

当然,为了不让后世子孙去乞讨要饭,世祖皇帝还是讲原本内库的一些东西划分了出来,交给宗室自己经营,除不必纳税之外,其他与市面上其他商家经营活动无异,也算是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吃饭的路子。

这些产业,名义上仍然由大内掌控,但皇帝作为赵家的族长,是需要掌控国家的,经营这种小事自然轮不到皇帝来亲自掌握,后宫又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被世祖陛下严令不得掌控,所以该项产业一般都是由皇帝任命的人选来掌控的。

而这一代,负责掌握皇家产业的就是眼前的白衣书生,燕王陛下赵曦!

这也难怪,在街头见面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贵气。

赵曦经历了刚才铁塔进门时的一系列误会,此时也有些尴尬,有心解释一下自己没有龙阳之好,却觉得这种事解释起来可能反而越描越黑,嘴巴张合几次,最终还是作罢,直接把话题引到了监税司案上:

“起来吧!自世祖陛下定下永例,我等哪怕贵为亲王,实际与普通人也并无太多不同了。我虽然是当今陛下亲弟弟,但是也无多少特权,你大可不必大礼参拜。你出身富贵之家,当是读过书的吧?大可不必被虚礼所拘。”

胡迈当然不愿意跪,不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就凭着人一旦跪多了就会站不直了这一点,他也不想跪。

然而到了这种皇权至上的年代,迟早得有跪的。

眼下跪的是亲王起步,以后还能跪个七品县令不成?

所以听到赵曦说让他起来的话,他立刻一骨碌就爬了起来,脸上却布满恭敬:“燕王殿下自谦了,天下谁人不知燕王殿下也是天纵之才,且仁爱之名名满天下!”

可能是一个从未交集过的人拍出的马屁让赵曦心里舒坦得多,他没说什么就坦然接受了,然后指了指对面的一个小凳子,示意胡迈坐下,才说道:“说说吧,监税司案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蒙皇兄信任,掌控着皇家的这些产业,这次到苏州来,本来也是因为生丝产量而来,不过既然监税司是皇兄派出来的,出了事,做弟弟的总要问上一问。”

胡迈当即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再说一遍:

“陛下的想法总是好的,眼下这些年,民间的财富增长了不知道多少,然而皇家因为世祖陛下的严令,多年来人丁增长了不少,但是产业的增福并不大,听闻都有些宗室哭穷哭到了陛下面前,这才有了陛下派几个人出来看看,想给皇室增加一条财路的想法。”

赵曦闻言点头,他自己掌控着皇家产业几年了,自然知道皇家的产业虽然收入不菲,但是对比民间其他同类产业来说,增长确实要缓慢得多,而且赵家人增长得也不见少,所以确实有点头大。

要不然在以前,他怎么可能会到苏州这种地方来。

当然,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屋子里的两个人就是一个揣着明白装糊涂,一个是真不知道了。

那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见赵曦认可,接着往下说道:“起先监税司到了苏州,也只是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各行各业的行首会首也都见了个遍,也没拿什么章程,后来高公公了解到我们苏州产的丝绸已经买到了南洋,甚至跟着下海一路往西,到了更远的西洋,为一个个商贾们赚取了高额的利润,甚至堪称暴利,所以想在丝织行业的税收上稍微涨上那么一涨。”

“嗯,本王亦有所闻,我大宋产的丝绸乃全世界独一份,不管是哪里的,包括大食人,甚至更远的蛮夷之人,对此都极为仰慕,因此,价格始终掌握在我们大宋手中,我们想卖多少,就是多少,其他人都只有乖乖接受的权力。”

胡迈闻言内心感叹:“我滴个乖乖,谁说古人笨的,这种卖方市场操作,不是很溜吗?”

然后才接着说道:“本来要我说,不对,按照我爹所言,监税司在原本丝税的基础上上涨一成,虽然会导致我等利润比以前低,但是这钱交上去也是孝敬皇家,感念皇家这么多年来让我等大宋子民过上了好日子,理所应当的,也谈不上伤筋动骨。谁知道,这消息还没正式发布,传出来就变成了上涨三成。”

“更可气的是,不知道谁在里边造谣,说这次涨税更多的是针对散户,而不是大户,所以才造成了全城织户一怒之下,想要去监税司衙门讨个说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