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贼秀才 > 第13章 你可认罪

第13章 你可认罪

赵推官原本脑中一团浆糊,但经过凌蒙一番盘问,时间顺序一捋清,思路也就豁然开朗。

这何某分明是偏信了一面之词,就自以为是地相信了对方的身份,并为其诈取官碟。

这样一来,案情也就发生了重大转折。

此案极大可能真的是一个冤假错案。

凌蒙站在堂下,看着何铺长依然懵懂的模样,心里也有些好笑。

这何铺长也真是蠢得有些可怜,或者说,也不是蠢,只是利令智昏。

何铺长能从自己手中骗走官碟,自有聪明之处。

只是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之中,一直活在自己的幻想里面,无法自拔。

这种人,可怜又可恨。

赵推官一拍惊堂木,喝道:“何某,你伙同他人,诈取官碟,蒙蔽官府,可否认罪?”

何铺长依然固执地解释道:“大人明鉴,小人并非诈取。是那伙贼人盗走了苏知县的官碟,小人帮苏知县取回,物归原主。”

赵推官见他冥顽不灵,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装傻,手上抽出一支令签,就要用刑。

王司吏已从地上爬起来,求生的本能驱使他要做最后一搏。

只见他上前一步,抢着说道:“大人,何铺长也未必就是说谎。或许,事实本就是如此。苏知县过江之时,真的就是被这伙贼人盗走了行李。”

赵推官瞪了他一眼,不悦道:“若真有此事,那苏知县为何不向官府报案,并还叮嘱何某为其隐瞒?这其中必定有诈。”

王司吏诺诺道:“或许是因为苏知县重病在身,实在不便。等身体痊愈,便会来……”

王司吏声音越说越小,最后干脆说不下去了。

因为赵推官正斜眼觑着他,好像在说,你当本官是傻子吗。

王司吏讪讪地退了下去,但还不死心,又道:“既然事情牵扯到苏知县,那无论如何,都应该请苏知县前来对质,然后才能定案。”

王司吏这回总算说到了点子上,赵推官微微颔首,确实应该让当事人前来对质,当下便让书吏写了传票,派一个快手去十里铺传唤。

这个快手可不是后世发短视频的那个“快手”,而是三班衙役的一员。

三班衙役分为皂班、快班、壮班。

快班人员又分为捕手和快手。捕手负责缉捕,快手负责传讯、拘提,合称捕快。

且说那快手接过传票,却愣在那里,一动不敢动,实在是这传票太吓人了。

传唤七品知县?他可没这个胆子。

赵推官也立刻意识到了不妥,这苏知县且不论真假,至少名义上仍然是堂堂知县,大家都是七品官,他还真没有资格传唤对方。

王司吏见到这一幕,心里稍稍松了口气,这样一来,事情就陷入僵持了。

只要能拖得几天,哪怕是几个时辰,他都能有机会想法子自救。

赵推官正没有主意,坐在一侧没说过话的罗典史却站了起来,主动请命:“赵大人,不如就让下官跑一趟,看看能不能把苏知县请过来。”

赵推官脸上一喜,能这样当然最好了。正好日头也到午时了,当下便宣布退堂,下午再审。

观审百姓被赶回家去吃午饭,一帮人兴奋地谈论着上午的案情。

赵推官也退回后宅休息,王司吏则火急火燎地找来手下一个使唤的白役,让他帮自己回家去取一百两银子来。

那白役刚领命,王司吏忽又把他叫住,眼珠子一转,咬牙道:“取二百两。”

安排好这边,王司吏又匆匆去找廉主簿。

廉主簿是他的靠山,现在只能找他救命了。

凌蒙被押回牢中,徐能、杨辣嘴、范剥皮都躺在地上嗷嗷叫疼,沈胡子缩在墙角,嘴巴已经被抽肿。

“怎么样,官司打赢了吗?”徐能连忙问道,他头上包着一圈纱布,已经被鲜血浸红了,显然伤得不轻。

“秀才,我们的表现还可以吧?屁股都开花了,硬是没吭一声,够爷们吧?”范剥皮也急着说道。

凌蒙微微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众人见他笑容,心里也都一阵欢喜。

凌蒙往地上一坐,便把堂审的经过对他们说了一遍,还道:“那何铺长自己犯蠢,让整个案情一目了然。现在的局面对我们极为有利。”

杨辣嘴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的漏洞,奚落道:“这么说来,今日能够翻案,都是因为那姓何的犯蠢,并不是秀才你的功劳咯?”

凌蒙抿嘴神秘一笑:“即便没有何铺长犯蠢,我也还留有后招。我这后招一使出来,便是大局已定的时候。”

杨辣嘴不屑地撇了撇嘴,不过也就是做做姿态,见到凌蒙胸有成竹的样子,他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时间匆匆,凌蒙在牢中又吃了一碗牢饭,休息了一会,已经到了申时,也就是下午三点。

狱卒又来提人,由于其他人都有伤在身,只提了凌蒙一人。

凌蒙还以为已经把那假知县传来了,可一到堂上,才发现情况不对。

赵推官坐在太师椅上,神情严肃,甚至脸色都有点青黑。

王司吏站在一旁,瞟了他一眼,眼神中自信满满,完全不是上午那种彷徨无措的样子了。

至于何铺长,跪在地上,目光炯炯,看来已经清醒过来了。

待到凌蒙行过礼,赵推官便向何铺长说道:“何某,你将刚才说过的话再复述一遍。”

何铺长哭丧着脸,拼命摇头道:“大人,小人有罪。小人上午所说的供词都是假的,是有人教我说的。小人从来没有诈取过什么官碟,从来没有。”

凌蒙脑中一轰,不可思议地看着何铺长。

何铺长犹在哭诉道:“是有人昨日给了小人一笔银子,让小人说假话的。小人认罪,小人做了伪证,求大人法外开恩,从轻发落。”

赵推官一拍惊堂木,问道:“是何人指示你作伪证?”

何铺长一指凌蒙,说道:“是一个姓赵的人,也是这伙贼人的一员。当日官差缉捕的时候,让那姓赵的逃脱了。他昨日摸到小人家中,送了小人一百两银子,要小人说假话。小人一时利欲熏心,这才做了伪证。”

“将证物呈上来。”

官差很快就抬上来一盘银子,五两一锭,整整二十锭。

堂外的观审百姓又是一阵哄闹,这案子太具有戏剧性了,又翻过来了,真是比说书唱戏的都要精彩。

“人犯凌蒙,何某指认你方同伙之一赵某收买其作伪证,你可承认?”赵推官问道。

这回轮到凌蒙脸色惨白了,他之所以让赵一刀在大街小巷贴满传单,把事情闹大,迫使官府公审,就是为了防止衙门吏役暗中做手脚。

这帮衙门蠹虫,手段黑着呢,各种阴损伎俩,让你防不胜防。

可没想到,千算万算,还是没防住。

凌蒙扭头去看王司吏,心中无比沮丧,真是小看这帮蠹吏了。

即便是开堂公审,众目睽睽之下,人家都能玩出这种花样来,真是不得不佩服。

也不得不承认,人家的手段很高明,何铺长这一翻供,凌蒙之前的优势一朝尽覆,反而又多了一条教唆伪证的罪名。

王司吏心中也正暗暗得意,花了二百两银子去找廉主簿求救,结果人家廉主簿只收了一百两,并且帮忙出了一条妙计。

要说这妙计还真是妙不可言,让何铺长翻供,再加上一百两的赃银,有理有据。

另外,王司吏还派了亲信赶去十里铺报信,与那苏知县串好供词。

这样一来,就万无一失了。

至于那位苏知县是真是假,王司吏已经不在乎了。

他现在就像个输急了眼的赌徒,急着想要翻本。而这其中的风险,他已不愿多想。

大堂上一时间陷入诡异的安静,赵推官见凌蒙迟迟不答,又是一拍惊堂木,问道:“人犯凌蒙,你可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