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宋养成记 > 第四十六章 赵二来了

第四十六章 赵二来了

八月底的天气,到底还是有些闷热的,中午秦欢饭都没吃,倒在床上便睡了。

可能是上辈子开车,觉睡少了的原因。

来到这边,只要没事,中午他都会尽量睡一下。

夏末的天气最易让人烦躁,吵闹的蝉鸣声,呜呜伊伊。

听着恼人的叫声从窗外传来,秦欢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他的心情就跟闷热的天气一样,焦躁,烦闷,急需一场大雨浇下来。

还好小娥这个蠢丫头手里拿着一把蒲扇,不停的帮秦欢扇着风。

这才让他心神稍稍的没那么急躁。

叔叔上午就回来了,连带着把私盐贩子也领了回来。

具体的事他们已经谈好,现在就差石盐的数量没有定。

秦欢要去吐蕃一趟,这件事之前就商量好的,叔叔这两天也是在为此事忙活。

至于带多少石盐过去,叔叔不敢拿主意,他觉得还是让熟悉吐蕃人的秦欢来定比较好。

之所以要找私盐贩子,是因为通过正常渠道,或者委托牙人,根本行不通。

高家像是下了死心一样,堵住石盐往外运的所有通道。

管家祥叔在秦欢的门前晃悠了两次,知道少爷最近脾气不好,就没敢敲门。

连蠢丫头小娥都看得出来,少爷这两天神经兮兮的,昨天一下午都把自己关屋里。

所以她自认为少爷正处在犯病的边缘,睡觉时肯定是不能被打扰的。

最后叔叔硬着头皮,跟私盐贩子商定好,运一千五百斤石盐回山上。

在他看来,山上半年用五百斤盐完全够了,拿一千斤跟吐蕃人做生意也绰绰有余。

母亲能感觉到,儿子这几天经历的事太多,脑疾才刚刚好,可不敢再弄出什么病来。

除了让老马盯紧点以外,经过叔叔、管家和母亲三大巨头的共同商议。

必须让他尽快出去散散心。

于是启程的时间,就定在了明早。

猴子这人比较跳脱,简直跟他的名字一样。

能跟山大王做生意的手下,秦欢没见过,也没听过。

不知道是叔叔善良,还是猴子精明,也许两者都有。

自从得知要跟着少爷回山上,猴子就盼着早点被少爷召见。

这几天他一直跟着叔叔在外面跑,也没空主动去找少爷。

好不容易空闲下来,这会少爷却在睡觉。

要说猴子为什么这么急呼呼的想见秦欢,恐怕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

全江陵城谁不知道,秦家的少爷是个败家子,姑娘们见了他都得绕着道。

可在猴子看来,能让全城的姑娘都记住少爷的名字,这就是本事。

谁让他二十多了还是个单身汉呢。

他没别的奢望,就是想跟在少爷身边,学学本事,顺便长长见识。

家里人都不敢打扰秦欢睡觉,猴子自然也不敢。

即便没人敢打扰,秦欢也只是睡了一小会,就被外面谈话声给吵醒了。

乌鸦消失了好长一段时间,大伙都不知道他的踪迹。

这会,情报头子带着一人,志得意满的回到庄子上。

秦欢头还有点晕乎,在小娥的搀扶下来到院中。

只见母亲坐在大厅首位上,对面坐着一个年轻小伙与之交谈,乌鸦则很老实的站在年轻人身后。

“祥叔,祥叔”管家祥叔又在门外偷听,秦欢叫了过来。

“少爷,你醒了。”

“嗯,怎么回事,家里又来人了?”

“是啊,盐场出了乱子,高家又咄咄逼人,上面就派人来撑撑场面。”

秦欢好奇问道:“谁啊,这人。”

“周国殿前都虞侯的亲弟弟”

殿前都虞侯?

熟知五代史的秦欢,不用想都知道这是个大官。

与殿前司相对应的便是侍卫亲军,这两个部门在宋时,被统称为禁军。

归根结底,大宋承袭五代旧制。

一开始,后周立国之初,禁军只有侍卫亲军。

一家独大,造成的结果必然是权重难制,郭威当然也清楚这点。

广顺元年,新皇帝郭威为了掣肘侍卫亲军,便设立了殿前司。

殿前司这个刚成立的新部门,一时半会想跟老牌的侍卫亲军抗衡,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只到柴荣上位后,殿前司才算真正的被重用。

没别的原因,柴荣刚上位就亲征后汉,打了一场著名的战役——高平之战。

当时统率右路军的樊爱能、何徽这两货,在战斗刚开始打响时,便望贼而遁。

眼看后周大军即将溃败,人家柴荣就跟开挂一样,一个人直接莽推过去。

千真万确的就是一个人,秦欢也觉得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史书上就是这样记载的。

眼看皇帝单枪匹马的冲进敌方阵营,若是一个不小心挂了那可怎么办。

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与同僚赵大一起,率领禁军一左一右护住了柴荣的安危,顺带着也打垮了后汉和契丹的联军。

当然打垮的主要是后汉的军队,契丹人也就在旁边观战而已。

高平之战结束后,很自然的确立了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对抗的局面。

张永德是柴荣的妹夫,肯定得拼死命保护柴荣啊。

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二十七八岁的赵大,当时也下了死力气保护柴荣。

理所当然的,赵大通过这场高平之战,加官进爵,顺利的进入到权利中枢。

要不怎么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如果没有樊爱能、何徽这两货临阵脱逃,自然也没有赵大拼死护住的事了。

听祥叔说来人居然是殿前都虞侯的亲弟弟,秦欢在脑海中苦思一阵,怎么都想不起来是谁。

抓抓脑袋,他瓮声瓮气的问道:“亲弟弟?谁啊”

咦,不对,不对。

秦欢猛然想到一个问题,赵大陈桥兵变时的职位是殿前都点检。

实在是他对这段历史印象太深了,对殿前都点检这个职位印象也深。

所以他才一直没想起来赵大之前的职位是什么。

好像就是殿前都虞侯吧。

好像高平之战以后,柴荣就让赵大做了殿前都虞侯。

应该就是吧,秦欢也不敢确定。

“祥叔,来人到底叫什么名字,他哥哥是谁?”秦欢着急的抓住管家的胳膊问道。

管家胳膊生疼,以为少爷又犯病了,赶忙喊道:“少爷,怎么了,别急我马上去叫老马。”

“回来,回来,你快回答我问题,真是急死我了。”

祥叔去找老马了,急的秦欢直原地打转,差点没跳墙。

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冲进大堂里面,也不管母亲正在与年轻人交谈。

大着声音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快说。”

在场的几人均是发愣,年轻人背后的乌鸦满脸黑线。

秦家的小魔王出来了,这可咋办好啊。

“你叫什么名字”秦欢又重复一声。

同时用手指着年轻人,生怕对方不知道自己是在问他。

“在下赵匡义,不知兄台……”

“什么,你再说一遍”

“在下赵匡义……”年轻人话未说完,秦欢便冲上前,一脚踢了上去。

还好乌鸦拦着,他才没有得逞。

秦欢当然知道大宋的第二位皇帝原名叫赵匡义,后来才改名赵光义。

果然是赵二啊,好你个赵二,我特么的不踢死你。

上辈子每次跟朋友聊到大宋时,秦欢就喜欢吹牛掰。

“我要是能回到大宋,非要踢死赵二。”

文人治国,好好的大宋就让个赵二弄成什么样。

如果有他大哥在,也不至于后世人都说,大宋的军队是沙子堆出来的。

母亲弄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厉声叫道:“闹什么闹,滚下去。”

“我偏不下去”秦欢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还不忘对着门外站着的老马说道:“别给老子过来,我没病。”

“这位兄台,在下并不认识你啊,你为何一上来便要动手。”

冷静下来的秦欢,也没在胡闹了。

想到如果历史的车轮不发生偏移,眼前的这位可能就是未来的皇帝。

以赵二阴鸷的个性,连他的嫂子侄子都没好下场。

这要是真把他打了,难保他的LYB不会记恨自己一辈子。

想明白这些的秦欢,便收起了脾气。

但是让他和颜悦色对赵二,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我是替朋友打的,他说打你是让你长点脾气,一股子文人气,酸溜溜的像个啥。”

秦欢拽得跟个二五八万一样说道。

话里的意思就像是说,我打你是为你好,你小子给我长点脾气吧。

赵二心里很是无语,通过哥哥的关系,好不容易混了个官职。

却不知道怎么就被派到南平来当个伴读,关键他还听说秦家的少爷有脑疾。

看模样,眼前的这位便是秦家少爷吧。

往后跟着他一起进学,想想脑袋就是疼的。

赵二心里七上八下的,秦欢心中也很好奇。

通过母亲的讲解,他才知道原来赵二是过来给自己当跟班了。

我艹,老娘到底什么来路,这么硬的后台。

居然能请得动柴荣下旨,把大红人赵大的亲弟弟,弄过来给自己当伴读。

这得多牛啊。

我不玩了,不玩了,我摊牌了。

我特么的还布局个毛线,直接躺赢算了。

不行,不行,必须得找机会问问母亲,到底后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