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铁血骁兵 > 第34章 烽火屠城

第34章 烽火屠城

神宫总坛大殿内,鬼面人坐在玉石椅上,手里悠闲地端着一只翡翠酒杯,身姿妖娆的玄武使手里拿着酒壶,亲自为神宫宫主斟上了一杯琼浆美酒。

“尊主,我们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帮助黎国,到时候他们占了土地得了城池,我们可什么好处都捞不到。”

“此言差矣!”鬼面人一口将杯里的酒喝干,胸有成竹道:“我们为黎国提供钱粮物资,替他们做了嫁衣,表面看来很不划算,但实际上,我们最不缺的就是这些东西,我们的商铺,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进账,这点损失算什么?”

“更何况,本宫早已留了后手,只要黎国向夏国出兵,本宫的计划就成功了一半。”

玄武使再次给鬼面人杯里倒上酒,问道:“尊主,您的计划到底是什么,奴婢怎么越听越糊涂了?”

鬼面人用手撩了撩玄武使的下巴:“本宫的计划,有两个部分。第一,瓦解黎夏两国的同盟,只要推动他们两国开战,这个计划就算成了。第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黎国应该可以攻陷夏国,但也会损失不少兵力,到时候我们便可顺理成章将商铺开到夏国,到时鼓动沦陷后的夏国本土居民为收复失地而战,那么黎夏两国将处于永无休止的拉锯战中,我们坐山观虎斗,必将成为最后的接盘者,到时无论黎国还是夏国,都将被本宫收至麾下!”

玄武使听完,顿时喜笑颜开,由衷赞叹道:“尊主神机妙算,真乃神人也!”

鬼面人的手轻轻从玄武使的下巴上移开,轻轻摩挲玄武使的脖子道:“否则,辛辛苦苦赚的银子让本宫平白送人,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鬼面人的摩挲让玄武使有些不自在,妖娆的妇人缩了缩脖子,轻声道:“尊主,想来您是醉了……”

“哈哈,本宫的确醉了!”鬼面人扔掉酒杯,一把抱起玄武使,大笑着往内室走去。

……

七日之后,黎国边境发生了一件大事。

平静了几十年的烽火城突然遭遇敌袭,而攻打这座城池的,是夏国正三品参将韩志。

由于烽火城未经战事已久,且与夏国一向交好,所以防守兵力非常薄弱。

而韩志似乎是有备而来,带领三万士卒很快便攻破了烽火城门,在城内烧杀抢虐见人就杀,甚至连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也不放过,手段残暴至极。

一石激起千层浪,韩志率军屠城的消息很快便传至黎夏两国的国都,两国皇室紧急召见大臣,商议解决之策。

由于事发突然,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所以夏国从上到下对此没有半点准备,而皇帝薛凌山和兵马大将军方武从未向韩志下达过任何指令,更未向其派发一兵一卒。

由此看来,韩志带出去的,应该不是夏国正规军队,而率军攻打烽火城的举动,也必然是韩志的私人行为,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做,目前还不得而知。

一众大臣皆忧心忡忡,内阁老臣贺陆建议道:“陛下,当今之计,应该尽快颁布圣旨,派人赶往烽火城,收缴韩志兵符,避免引发夏黎两国大战!”

薛凌山点头道:“这件事情,本王已经派人去做了,想必没有任何效果,韩志既然敢私自率军攻打黎国城池,恐怕早就想到了后果,仅凭一张圣旨,恐怕收他不住。”

贺陆听完脸色大变:“那怎么办?”

薛凌山脸色铁青:“无论韩志意欲何为,我们都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他继续蛮干!方文——”

方文上前一步,抱拳道:“臣在!”

“你即刻率军五万,火速赶往烽火城,围剿韩志,如遇抵抗格杀勿论!”

方文领命:“臣遵旨!”

“贺陆!”薛凌山将头转向贺陆。

贺陆抱拳道:“老臣在!”

“以朕之名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至庆安,向黎国皇室道明事情原委,避免引起事态恶化!”

虽然进军烽火城并非是夏国皇室下达的指令,但无论如何,韩志是夏国挂名的将领,他在烽火城的所作所为,等同于向黎国宣战,这件事情稍有不慎或解释不清,就会引发两国大战。

贺陆显然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忙朗声道:“臣遵旨!”

“慢着!”薛凌山突然想到了什么,补充道:“告诉他们,烽火城屠城之事全是韩志私人所为,夏国为了维护两国交好,愿意赔付一定损失。”

“是!”

事情安排下去之后,薛凌山的心里并没有半点放松,韩志虽然是黎国正三品参将,但手里的兵员十分有限,即便这名将领平日做事再怎么隐蔽,一支三万人的兵马,岂是他能够藏得住的,看来这件事情有人在背后操纵。

联想到韩志素来跟李忠郭谦等人串通一气,一直推崇神宫,那么这件事情,必然是神宫在背后推波助澜。

想到这一点之后,薛凌山不由握紧了拳头,冷笑道:“你们终于忍不住了么,夏国何惜一战?”

韩志屠城的消息传到夏国后,庆安方面也是一片喧腾。

甄离狠狠地将奏报扔在地上,表情怒不可遏。

太子上前一步,行礼道:“父皇,夏国私自破坏盟约,杀我黎民占我城池,依儿臣之见,应该速速派军剿灭他们!”

“不可!”齐王谏言道:“皇兄之言差矣!黎夏两国一向交好,夏国皇帝向来仁厚,断然不会率先破坏同盟之好,烽火城之变事发突然,依儿臣之见,应当查明真相再行定夺!”

一时间,皇宫大殿内议论纷纷,有人认为韩志的行径已经打破了黎国可以容忍的底线,建议马上挥军西下还以颜色,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有人认为事发蹊跷,其中或另有隐情,不宜贸然发兵,否则两国多年来的亲密关系将荡然无存。

甄离冷眼看着大臣们争论不休,实则心里早已做好了打算:“这件事情,如若按兵不动,一来弱了我黎国气势,二来涨了夏国威风,三来对死去的烽火冤魂无从交代。因此,朕决定派兵西进,为死去的烽火军民报仇,让数万英魂瞑目于九泉之下!”

太子本就主战,此刻见皇帝下定了决心,忙谏言道:“父皇,臣举荐镇北大将军为西征统帅,段帅是我黎国第一名将,有他领军必能一举扫平夏国。”

“不可!”一名大臣反对道:“段景轩的确骁勇善战,但他和薛凌山可是结拜兄弟,谁敢肯定这件事情不是他们串通好的阴谋?”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纷纷点头,就连太子也立刻意识到派段景轩挂帅有些不妥,忙自荐道:“父皇,此次出征,儿臣请命亲自挂帅,不荡平夏国,誓死不回庆安!”

“好!”

太子此举,甚合皇帝心意,不管怎么说,把兵权放在自己的儿子手上,比交给外人放心多了。

既然太子自愿领军,甄离便当即下令,从边关四境各抽调六万兵马,加上太子府府兵一万,组成一支由二十五万人组成的大军,一路向西直取夏国。

各大臣纷纷谢恩,散朝。

朝毕,有传令官递上来一封加急书信,并带来了夏国信使。

甄离不用看也知道里面写了什么,他只是随意地信使瞟了一眼,便当着后者的面将信件丢入火盆,付之一炬。

信使虽然心中气愤,但也是敢怒不敢言,只得含恨离开皇宫,等到回国之时,便将离国皇帝的举动如实向本国国君报告。

甄离毫不在意夏国信使的情绪,后者离开之后,这位黎国掌权者立即铺开夏国地形图认真查看起来,命传令官急传飞羽将军觐见。

彼时,段尧正在操练飞羽军,听到诏令,立即放下手里的事物,随传令官一道赶赴皇宫。

见礼之后,甄离命段尧在他身旁坐下来。

“爱卿,烽火之事,可有耳闻?”

段尧摇头道:“未曾听说。”

“今晨,兵部急报,夏国派军扫荡我烽火城,数万军民血流成河无一生还!”

段尧听了大吃一惊:“陛下,黎夏两国不是素有盟约的吗,为何会发生这种事情?”

“所谓盟约,对信守它的人来说是律,对不信守的人来说,就是一张纸!”甄离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朕也没想到,夏国居然会弃仁义道德于不顾,单方面撕毁盟约,贸然突袭我黎国城池,致烽火城白骨累累血流成河,数万人就这么没了,朕痛心啊!朕愧对死去的边关将士和黎民,愧对数万亡魂啊!”

甄离说完,眼里竟有泪光闪动。

段尧见甄离神色悲戚,也不知该如何劝慰,他也没想到,突然之间竟会发生这种事情,对这名少年来说,去过最远的地方,可能就是烽火城了,没想到突然之间城破人灭……

那个热情机灵的店小二,那个卖给他风车的大叔,还有王大川极尽赞美的三名女子,如今全都成为孤魂野鬼,和数万黎国边境军民一道。

上天造物不易,生命蓦然消逝,令人不禁唏嘘!

甄离见段尧神色悲伤,拍了拍他的手背道:“爱卿不必伤怀,朕已命太子率军西征,不为死去的冤魂雪耻,大军誓不回还!”

段尧试探着问道:“陛下诏臣入宫,是想让微臣随太子西征么?”

“非也!”甄离冲段尧摆摆手道:“如无意外,我黎**队会在烽火城以西和夏**队正面对峙,朕的打算是,让你的飞羽营从西南方向杀过去,直抵夏国国都银风城,打他个措手不及。”

段尧疑惑道:“可是,飞羽军只有两万人,劳军远征如何能攻下夏国国都?”

“飞羽营只是先遣军队,你们的作用主要是起扰乱敌国战术的效果,让他们首尾不顾,到时,朕会派军接应你们!”

段尧听甄离这么说,只得答应下来,甄离迅速命人向飞羽军派发了辎重粮草,要求段尧稍作休整,连夜秘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