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崇祯行 > 第二十六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十六章:山雨欲来风满楼

自从被山东巡抚王从义相中后不久,柳保泰就和他手下的六个亲兵一起被选进了巡抚标兵。

因为津云小太郎在王巡抚的威逼利诱之下,主动贡献出来了锻造铁炮的技术。

所以这个降倭获得了重用,不仅被提拔成了百总,而且获得了赐姓赐名。

如今他的名字叫作云中虎,威风是威风,但却透着一股子玄幻劲。

岳家枪高手冯效国,本来是要当巡抚大人的亲兵的,但是因为是戴罪之身,巡抚大人仔细权衡,只是提拔他当了小旗官,仍旧在柳保泰手下。

准秀才郝勇到是因为写了一手好字,当了不入流的文书官,终于心满意足的成了丘八嘴里的郝先生。

柳保泰举荐贤才有功,又精于练兵,所以被提拔一级当了指挥佥事,在营兵里面做了把总。

当然,他所在的这个营是刚刚招募的,由于军饷都是凑出来的,所以在待遇上就显得有点寒碜。

一般的营兵每个月有一两银子,巡标的营兵是二两银子。

柳保泰手下的火枪营兵只有可怜巴巴的八钱银子,五斗米。

兵源也是济南卫的卫军。

按照道理说,卫所毕竟是一级军事单位,卫所兵的战斗力应该比一般的市井游民要好不少。

但是要命的在于,卫所制度已经荒废了,旗兵只是名义上的军人,又因为法律问题的缘故不能从事任何产业。

一天到晚游手好闲,身体素质比起一般的市民还要差许多,更比不了春夏秋冬都在劳作的农民。

接收这批兵源,一来是因为指挥使大人的面子,二来是军饷可以开得更低一点。

柳保泰、津云小太郎外加冯效国花了大约半个月的时间,才让这支队伍看起来像模像样。

队列训练弯沉,已经是崇祯二年九月份的事情了。

不等大家休息过来,就是铁炮训练。

津云小太郎自己训练不过来,于是请了自己的老爹、兄弟们一块出场。

津云小太郎的父亲起了一个战国大众名,叫做津云左卫门,至于他的兄弟们,名字则就更加的有规律了。

分别叫作:津云次郎,津云三郎,津云三四郎。

柳保泰诚恳的聘请了津云左卫门出任火枪队的的总顾问,当然按照日本的规矩称呼为兵法指南。

至于次郎、三郎也一并笑纳。

三四郎因为年纪太小就没有招收,留在兵法指南身边继续学习。

在津云一族的努力之下,火枪队水平突飞猛进。

看着手下这帮人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铁炮技术了,柳保泰又命令火枪手顺便练习武士刀和苗刀。

在柳保泰的计划中,自己手下的三百人,一百五十人为铁炮手兼任长刀手;一百五十人为长枪手兼任三眼铳手。

临敌时,长枪手和铁炮手成棋盘状布阵,前方摆放防御女真弓箭手的大盾牌和拒马。

如此练了又一个月,一营官兵大多能够使用两种兵器作战。

等到下元节的时候,巡抚王从义派遣旗牌官过来阅兵,那旗牌官一开始还颇为倨傲。

等到校阅完了阵型,脸色就变得严肃起来。

等到柳保泰这一营官兵操练火铳的时候,则又有几分欣然。

最后道“柳把总练得好兵啊!”

柳保泰心说,自己手下这帮人可不全都是人家津云一族训练的?自己实际上发挥的作用倒真不大。

但也是客气了几句,临走还给旗牌官包了一个五两银子的红包。

那旗牌官倒是也是一个妙人,在巡抚大人面前着实美言了几句。

王巡抚心下大喜,大笔一挥,把柳保泰一营的月银涨到了每人每月一两银子。

众官兵都是高兴万分。

历史的进程当然发生了变化,但是大的方向却并无变化。

柳保泰在崇祯二年十一月初得知消息,说是镇守东江的毛文龙,终于是在本年的八月份让袁崇焕砍了脑袋。

“该来的总还是回来啊。”

但更大的惊喜或者说是惊吓则在后面。

崇祯二年腊月初三,一行五个骑士,风尘仆仆地冲到济南府城下。

“兵部五百里加急!”

那守门的把总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核查印信。

只见那塘报上面盖着兵部的火漆,旁边则沾了四根鸡毛。

又看了那领头骑士的驾贴,连忙道“这就开城门,上差稍留。”

那骑士作色道“快一点。”

不等城门完全打开,一行五人,往巡抚衙门,快马扬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