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崇祯行 > 第二十五章:打造铁炮

第二十五章:打造铁炮

津云小太郎,是柳保泰在明朝遇见的第一个具有近代军事素养的人,他不仅精通刀法、枪法,还会打造火枪。

“日本的工匠,使用的是一种被称为“卷成法”的方法来打制鸟铳枪管。首先用一根被称为“真金”的实心圆铁棍,然后将精炼的长方形铁板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所谓“瓦金”卷于其上加热锻打制成筒状的“真筒”。然后再在这个“真筒”细密地螺旋状缠绕上细长的铁板条也就是“葛”,之所以称之为葛是因为其像藤蔓一样缠绕在“真筒”上,然后经过多次加热锻打冷却之后,“葛”和“真筒”合二为一,此时再抽出“真金”,然后加以研磨即可。”

既然说起来头头是道,那么就去打造看看吧,毕竟口说无凭,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柳保泰身为屯田千户所的千户,虽然现在无田可屯,但是还是监管着一个铁匠作坊。

这个铁匠作坊本来是用来打造农具的,现在无田可屯,单靠打造农具已经养活不了大家伙了。

所以管事的顺便还干点贩卖煤炭的生意。

津云小太郎对这个铁匠铺子的设备还是满意的,但是对于铺子里面准备的材料却并不满意。

“炭不是很好,铁里面有蜂窝孔,打造一般的兵器还可以,但是打造铁炮,必然会炸膛。”

柳保泰慨然道“这玩意是咱们保命的东西,怎么敢随便打造?必然是选择最好的材料了。”

于是让随行的赵大通,掏出来五十两银子递给津云小太郎

“这些钱够不够打造十挺铁炮?”

津云小太郎正色道“何止打造十挺?打造十三挺都绰绰有余。”

柳保泰欣然道“就要十挺,剩下的给你作为酬劳,由你自己支配。”

崇祯二年月下旬,柳保泰得知津云小太郎已经打造好了十挺铁炮,于是带着自己的五个亲兵一起去长见识。

津云小太郎果然是一顶一的铁炮达人,打造的铁炮绝非凡品。

“六匁筒,是日本国比较常见的铁炮,一般是由足轻使用(匁为日本古代计量单位,接近于中国的“钱”,一匁约合3.75克,六匁筒即发射重22.5克弹丸的铁炮)。已经按照要求镌刻了编号。”

津云小太郎端出来一杆造型精美的铁炮,枪托是上好木材打造、磨光,看起来就有让人跃跃欲试的感觉。

“但是我辈身为武士,当然不能使用足轻使用的铁炮,大人请看,这是我打造的十匁筒,发射更重的十匁弹丸,威力与后座力更为强劲,也被称为“士之筒”即武士专用的铁炮”

疯疯癫癫的冯效国,这个时候忽然面目郑重了起来,一脸恭敬道

“能打穿几层铠甲?”

津云小太郎有些诧异,木讷的看着冯效国,心说,几层铠甲?还有穿两层铠甲的?

只见冯效国满脸悲戚道“一定打不穿东虏建州的铠甲,他们会穿三层铠甲,鸟铳根本就没有用处!”

津云小太郎道“怎么可能会有穿三层铠甲的。”

冯效国道见津云小太郎不服气,吼道“他们外面披着皮甲,皮甲里面衬着锁子甲,锁子甲下面垫着棉甲,不要说鸟铳了,就是拿一般的长矛扎都捅不透!”

津云小太郎一脸恼怒道“足轻铁炮有可能打不穿,但是武士铁炮,一定能打穿!”

冯效国所言触动了柳保泰,在一般人的心里,火铳也好、铁炮也罢,都是能够克敌制胜的法宝。

穿越众穿越了之后,似乎打造一点精良的铁炮就一定能够克敌制胜。

但是他们不知道,明军的火器装备率和使用经验并不差。

努尔哈赤更是当过李成梁十几年的亲兵,对于明军的虚实很是清楚。

他组建的部队,并不是蒙古样子的骑兵或者重骑兵,而是半数重骑兵半数骑马步战的重步兵。

在自己看过的史料中,经常会看到旗将领自夸

“明兵发枪炮如雨雪,我军进击无一死者,岂非天佑乎?”

冯效国现在虽然看起来疯疯癫癫,但是确实是经历过实战,联想来看这个历史记录恐怕并非是虚假。

于是缓缓道,效国兄和东虏交过手,知道敌情虚实;咱们还是做一个实验吧。

次日,柳保泰在指挥使衙门做了备案,说是要试验火器。

那管文书的经历看见随着文书一块递过来五钱银子,于是喜笑颜看道

“这个事情好办,指挥使司很久没举办鬼月火铳操演了,你给我十两银子,再给管库房的于爷点好处,黄字库以下的军械,随便你挑选。别的事情我自己打点。”

明朝仓库编号是按照千字文来排列的,因为千字文有一个好处就是字字不同。

所谓天字第一号傻瓜,就是这个传统的遗留。

天字库是济南营兵的装备,地字库是指挥使的装备。

等到了,黄字库,则基本上就是一堆破烂货了。

花自己的钱放个响声,眼前这个人,可谓是天字第一号的傻瓜。

柳保泰给了十两银子,又给了管军械库的于爷一坛子好黄酒以后,领出来十挺鸟枪,一百二十杆三眼铳,一百六十斤火药,并二十斤铅,一件破烂不堪的皮甲,一件掉了一半的锁子甲,和一个朽坏不堪的棉甲。

指挥使司衙门也张贴出了告示。

说是崇祯二年七月二十,指挥使司筹备鬼月消灾去难火铳操演,时间是下午,地点是城内校场。

城内军民无需惊恐。

农历七月又被称为鬼月,在这一个月鬼门大开,据说有孤魂野鬼因为没有地方去,就喜欢附身在字软的倒霉蛋身上。

所以在这个月的月尾,大户人家都是喜欢放炮驱邪的。

这会儿指挥使司竟然代劳了,大家哪里惊恐?分明个个高兴的不得了。

柳保泰命铁匠把三件铠甲里面堪用的部分取出来,按照冯效国的描述叠在一起,绑在人形靶子上,又在这铠甲下面放了一块猪肉。

准秀才郝勇书法精妙,在这人形靶子上写了两个字恶鬼。

济南府里有名的裱糊匠,则免费给这个恶鬼塑造了形象。

冯效国则更是奇妙,不知道从哪找了个麻绳编成辫子,用墨染黑了,挂在了靶子的脑后。

柳保泰看了哈哈大笑,心说这那是什么鬼,分明是真满洲大兵。

七月二十这一天,济南府校场里面人山人海,全都是来看热闹的人。

大家伙听说这一次驱鬼,不仅仅有响声听,还有精彩的射鬼表演。

读书人也都出动了,但是他们当然不会和老百姓在一起,而是在附近找了一个纳凉的地方,一边喝酒一边看。

明朝的读书人喜欢谈军事,一个个都是纸上谈兵的高手。

听说有人要试验鸟铳的穿甲威力,一个个都是欣欣然的跑来围观。

官场上的人物,也没有闲着,至少郑崇俭到了,隔着老远搭了一个凉台,旁边站着历城县知县,当然陪着郑崇俭坐在那儿的那个中年长须文士则身份不知。

就连王府,也听说了这一个盛事,有几个将军、中尉在陈仪宾的带领下,也跑来看。

陈仪宾就没有郑崇俭那么装模作样,竟然带着几个宗室过来见礼。

“鄙人陈凤仪,带着几个后生过来看看。小兄弟,年少有为,关心兵事,真是年轻人的楷模。”

陈凤仪,字九成,历城人,貌雄杰,才兼文武。年十七,补诸生。与德王世子友善,德王见而悦之,选为仪宾,入赘王府。崇祯己卯,大兵攻济南,凤仪携二子正学、正己、侄子推心奉命守东门,城陷俱被害。后家人捡其尸葬之,身存而失其首。

王爷的仪宾是三品的高官,又是贵戚,按照礼仪,柳保泰应该立即跪下磕三个头。

陈仪宾见状,也觉得尴尬,连忙道“不必多礼。”

不等陈凤仪说完话,就跳出来三个年轻人

分别是泰安王府奉国将军朱常汴、泰安王府奉国四将军朱常淓、临朐王府奉国将军朱常漛

按明朝的封藩制度,除太子作为储君留京辅王外,诸皇子均被分封各地为亲王,称亲藩。亲王的嫡长子封世子,世袭亲王,诸子则封为郡王,并在亲王所在地分建郡王府。郡王亦应由其嫡子世袭,诸子则为镇国将军,镇国将军之下,诸子则以世次递封为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直至皆为奉国中尉。

眼前这三个年轻人论起来算是当今皇帝的叔叔。

他们倒是也大方,学着陈凤仪来了一句“老弟,不必多礼。”

搞得不伦不类。

火铳表演开始了,先是一百二十杆三眼铳打了起来。

三眼铳这种兵器,在明朝末年已经算是落后产品了,在以后的中国历史里面,更多的是作为礼器出现。

噼里啪啦一阵,烟雾缭绕,引的围观群众齐声叫好。

待烟雾散尽,柳保泰让薛思进上去表演自己拿手的双刀。

自己和冯效国,津云小太郎过去验看靶子。

只见刚才一轮射击,只有十发击中了五十米外的靶子,枪子儿连最外面的皮甲都没有打透。

津云小太郎嘴一撇道“天朝的三眼神铳,其实很是鸡肋。”

冯效国道“当初在萨尔浒的时候,大军装备的三眼铳没能打死一个。”

薛思进不愧是武术高手,一套刀法耍起来虎虎生风,引来一众看客的欢呼。

营兵把总脸上很是尴尬,心说这老薛倒是找了个好下家。

再然后是十挺鸟枪。

三眼铳的声音,如果说只是饷的话,那么这个鸟铳则是巨响。

一阵电光火石,围观群众爆发出了欢呼声,就连坐在酒楼的秀才们也频频举杯。

烟雾散尽,钱克贵带着十来个师兄弟上场表演起来摔跤。

围观群众们看得津津有味,纷纷觉得自己这次来值了。

柳保泰和津云小太郎并冯效国又去看那个靶子,只见十挺鸟枪五十米距离击中四发,一发击穿皮甲,两发击穿锁子甲卡在了棉甲里面,只有一发打穿了棉甲,但是显然没能造成值得称道的伤害。

津云小太郎道“待会试一试我的铁炮。”

冯效国道“在辽阳一百把鸟枪打过去,只能打倒十来个人。”

钱克贵的师兄弟们下了场,这次轮到津云小太郎上场了。

众人见一个一米四的三寸钉走上来,个个哈哈大笑。

津云小太郎气的脸色铁青,只顾操作铁炮。

郑崇俭站起身来观看,心说这十有九是一个倭人。

旁边的济南卫指挥使见状马上上前道“此人是津云小太郎,朝鲜降倭后代,大人不必惊慌。”

郑崇俭听后点了点头,道“指挥使果然有心。”

鸟铳的声音本来就够响亮了,这日本铁炮的声音则响的如同打雷一般。

众人听后纷纷欢呼,那些刚才没来的人,也都凑了过来。

冯效国见津云小太郎射击完毕,对柳保泰说“我去舞枪。”

冯效国本来就是将家子,学的岳家枪是童子功,这会儿又穿着一身水银色铁甲,在场上辗转腾挪,杀气十足。

围观群众,纷纷大呼。

就连陈仪宾也跟着呐喊起来。

郑崇俭心说柳保泰是从哪里找来这么多奇人?问道“这人是干什么的?”

指挥使道“这人是本卫已经去世了的冯千户的嫡长子,十年前在辽阳当了逃兵,如今发配在本卫当罪军。”

一旁的文士道“这罪军当时怕是十五六岁吧,一个孩子那有什么罪?我看这些年沉沦他也不曾荒废武艺,足见已经反悔。不如提到我的巡标当亲兵吧。”

指挥使恭敬道“小的马上办。”

足轻铁炮倒是打穿了棉甲,弹头也扎进了猪肉。

不过就这个伤害来说,根本就不是致命伤。

冯效国气喘吁吁道“这倒是厉害,当年有一千挺就好了。”

柳保泰道“只是轻伤,养几个月就好了,何足道哉。”

柳保泰道“试一试武士铁炮。”

于是一行七人戎装携带武士铁炮上场,引得围观众人掌声雷动。

足轻铁炮已经很是震耳欲聋,这武士铁炮就和小炮一样响亮。

打的那恶鬼左右摇摆。

围观众人都是屏息,良久烟雾散尽,看见那恶鬼已经被打倒在地,都在那里欢呼。

坐在郑崇俭身边的文士猛然起身绕了两步道“有如此利器,有如此利器,我王从义要保送这个人。”

原来这个文士就是山东巡抚。

冯效国连忙走上前去,揭开恶鬼身上的铠甲,失声道“重伤,重伤!”

这武士铁炮威力果然非凡,洞穿了三层铠甲,炸烂了猪皮。

津云小太郎,面露得意之色

“武士就是和足轻不一样!”

这句话是拿日语说的,听的柳保泰遍生恶寒。

观众们还是没有看够,大声叫道“再来一次,再来一次。”

“咱们把靶子再往后放放。”

于是把靶子放到了一百米处。

七人熟练装填好铁炮,一轮齐射,引来一片叫好。

只是这一次射击的效果就很一般了,只有三发命中,虽然都是贯穿铠甲,但却没有打穿猪皮。

冯效国兴奋道“有一百杆这种利器,足够他们喝一壶了!”

话音未落,却听见津云小太郎道“我还造了一个大铁炮!”

围观群众本来以为表演已经结束了,却没有料到,那个三寸钉抱着一个和他差不多高的大鸟枪上了场。

都是屏息凝神。

这就是所谓的三十匁筒,是更加重型的大口径铁炮,发射的弹丸重达一百克。

攻城时往往可以有效的射穿日本战国时代常见的木质防御工事。

津云小太郎道“靶子放到一百五十米处!”

郑崇俭和王从义都站起身来。

惊雷一声,但见远处的靶子被拦腰炸断,辫子也飞上了天。

围观众人一个个都看呆了。

竟然也没有谁鼓掌。

王从义不自觉的站了起来道“记下他们的姓名,有一个算一个,全部转入巡抚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