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崇祯行 > 第二十一章 :折班银

第二十一章 :折班银

屯田千户所的一干官兵,不管官大官小,统统都是竞争上的失败者、官场上的弃儿。

这种境况,自然是好事落不到头上,坏事没完没了。

这一会儿,朝廷调集班军的命令下了,果不其然,又都栽到了屯田千户所这帮倒霉蛋的身上。

“三月到达京师,月回来,正好误了农时!”

班军分为春班和秋班;春班是三月去月回,而秋班则是九月去来年二月回。

最早先的时候,班军是为了检验各地卫所官兵的训练状况,大家轮番上直,接受检阅。

可是,等到了这个时候,班军的唯一用途却是给皇上当小工。

修三大殿要调班军,修皇陵继续调班军,修大坝还是调班军。

而且班军的军饷还是一贯拖欠的,屡次发生饿死人或者累死人的事情。

甚至就连研究四书五经起家的朝廷大佬们都不把班军当人看,有一位户部侍郎就堂而皇之的宣称,让班军当小工可以节约大笔开支。

为了逃避班军的负累,大家伙只能是缴纳折班银,军官们倒还好说,那些穷兵们则就只能去借九出十三归的高利贷了。

所谓折班银就是缴纳罚款,替代上班。

“千户大人,咱们千户所这次要出一百五十人!”

屯田千户所里面的旗兵,但凡是有一点办法的,早就跑得一干二净,现如今也就剩下老弱病残五百人左右,如果真是要去当这个班军。

明年这个时候,这个千户所是否存在都是一个问题。

老城某事的徐秋来对此不能不心有忌惮,毕竟兵没了,官也没了。

照他的想法,今年的班军是绝对不能去的,但是折班银的分摊上吗,恐怕得帮帮手下这帮人了。

前年天启皇帝修三大殿,屯田千户所的旗兵们已经交过了一次折班银,这个时候,大家伙的高利贷还没有还清。

柳保泰愕然地听着徐秋来在这里大倒苦水,心下也惊诧于明朝对军户的盘剥。

“难道就不能跟指挥使反应一下吗?咱们前年才刚交了银子。”

徐秋来和看傻子一样看着柳保泰,良久道“要不千户大人试一试?”

原来前年的时候,徐秋来就联合屯田千户所的众人去指挥使那里请愿,但是却被指挥使一句话给噎了回来

“不愿意去京师?是不是缺人啊,要不咱们核算下你们该管的旗兵是不是有缺额。”

一句话,吓的屯田千户所的大小人等,屁滚尿流的回来,乖乖地交银子认怂。

明朝考核卫所武官的标准之一就是,是不是有缺额,缺十分之一的降职,十分之二的降两级,十分之三的降两级调到边疆和蒙古大爷较量军事技能。

像屯田千户所这种的,如果真是核查下来,怕是柳保泰以下全体军官都要一撸到底扔到九边吃沙子。

“折班银,每名二两银子。我计划的是咱们承担一半,兄弟们承担一半,只是大家怎么也凑不够数目,听闻大人经营有方,能否慷慨提携一二。”

三百两银子,看着多,实际上是很划算的,这个银子一交。

班军这差事就和大家伙无关了,不仅无关,而且从即日起一直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所有的差役也都不必去应了。

柳保泰看着徐秋来满脸菊花的讲着这个折班银的好处,随口问了一句

“如果今年十月份,口外的蒙古或者女真打过来了,把北京城给包围了,咱们这些交了折班银的还用去么?”

徐秋来两眼一翻,心说千户真是个草包!

北京城上次被蒙古人包围,那还是十年前的事情,现如今众正盈朝,又有袁崇焕的关宁铁骑在,谁敢来啊?

更何况,就算有这种情况,咱们屯田千户所,老的老、少的少,本身就是屯田的,怎么会调咱们去?

去也得是营兵那群大爷去啊,一个个吃的好、喝的好。

总不能遇见打仗,全都怂了,送我们上去挨刀子吧?

怎么会派咱们去?不可能的。

心里虽然觉得柳保泰的想法极其荒唐,但嘴上还是客气道“明码实价,童叟无欺,就算是这样,咱们也不用去了。只是还差一百两银子,如果再凑不齐,兄弟们可就要点卯出发了。”

柳保泰合掌哈哈大笑道“那还等什么?这个钱我出了!大家伙给我写借条就好了,咱们自己人利息好说,我看就每月两分吧!”

大明律规定,年利息超过百分之三十六的算是违禁取利,在三十六以下的都算是合法。一个月两分的利息,着实不算是很高了。

徐秋来喜道“那敢情好!”

柳保泰笑着伸出一根手指头道“好是好,但是借钱的军户们得到本千户家的田里,帮着种种棉花。”

徐秋来道“兄弟们也得养家啊!大人慎思啊。”

柳保泰拍了拍徐秋来的肩膀说“薪水按照眼下行情来算,你告诉大家伙吧。”

自打柳庆从柳保泰这里拿了一千两银子,就没完没了的求田问舍。

这会儿,柳府已经成了卫所系统里面,仅次于指挥使家的大地主。

柳庆虽然在官场上失意,但是对于农业生产和经营却是很在行,新买来的五百亩地,统一都种上了棉花。

还请了一个南方来的师傅作指导。

这会儿,缺的就是劳动力。

柳保泰此举,算是一举两得了。

听说千户大人愿意低价借折班银给大家,又安排了活,军户们都很是高兴,下午就来签合同了。

看着自己手下这群老老少少,柳保泰心里十分得意。

自己穿越回了明朝,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虽说也没干成什么大事情,但是好歹是救下来了这一百五十人。

如果没有自己的出现,济南卫屯田千户所的这帮子倒霉蛋一定凑不齐这三百两银子,一定会被拉去京师当班军。

他明确地记得,因为天启皇陵漏了水,崇祯二年的春班并没有按期从京师返回。

等到了后金破关的时候,他们被从采石场工地上生生拉出来,略加武装就上了战场。

这采石头的一万班军又饥又渴,器械也不堪使用,短短一个时辰不到,就全军覆灭,无一生还。

“至少你们不用挨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