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匈奴长歌 > 第三十八章 这样便好

第三十八章 这样便好

次日清晨时分,天蒙蒙亮,昨日傍晚完成休整的先锋营准备再次踏上旅途,前面负责打探的斥候也传来了水源的好消息,并且向临行的郡县要来了粮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王恢将军一声令下,便是万人开始收拾行装,这其中便有随行的公主一行。

“胭脂、铜镜、手镯。”

小湖装进檀木箱子,扣上紫金大锁,一拍脑门,“唉,怎么又把玉簪忘了呢?”

随后便从细君的枕头下摸出玉簪。刚刚梳好头的细君坐在床榻边上,有些困倦,眯着眼睛耷拉着脑袋,顺便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小湖扶她起来,将床褥子收拾齐整,撂到了另外一处箱子里,再将散落的铜钱等等,一齐给扔进去。

难得没有打趣自己贪财的小毛病,细君望着有条不紊地收拾着东西的小湖,有着说不出来的心疼,她跑到正喂马的韩邪处,韩邪正在给他的马儿准备“美食”。

“你觉得这很有意思?”

“当然,你可不知道,我这一匹可不是那些挽马,也不是咱们本地的矮个子战马,你瞅瞅这大长腿,这粗鬃毛——就得好吃好喝养着,毕竟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你觉得这很有意思?”

细君再重复了一遍。

“嗯、我觉得是挺有意思的。”

韩邪觉得似乎有所不对,连着吃小米的大青马都呲呲抽笑起来,“难道你在说小湖?”

“废话。”

细君白了他一眼,同时替王莺默哀一千遍,“你就这么忍心送小北去牙门?那可是进去就出不来的地方。”

“又如何?”

韩邪再给大青马加了一点干草,想堵住它刺棱刺棱笑着的眉眼,哪知这家伙丝毫不领情,倒细嚼慢咽起来了,存心要看会儿笑话,得,就当精神食粮。

整顿好大青马,韩邪再度对说不出话的细君解释道:“那我还能怎么办?难不成奖励小北?你可是亲眼看见他把事情搞砸了的。”

“那你也不能、”

细君说到一半又明白了些什么,总算是战胜了冲动,战胜了冲动的女人总是很可怕,“你在利用小湖,韩邪,你知道我和阿莺最瞧不起利用女人的——”

她压低声线,韩邪从她口型读出了那两个字:畜生。

“那恐怕要令你失望了。”

韩邪回到一旁的桌子,喝了口茶,然后毫不在意地坐在黄土大地上,“其一,小北搞砸了,他必须罚,什么惩罚由我说了算;其二,不是我在利用小湖,好吧,我就是在利用小湖,但是她先利用小北的,我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三——”

韩邪顿了顿:“我还以为你挺喜欢这样做的,不是么?”

细君默默点头,当别人的棋子久了,也会喜欢上去操纵自己的棋子,她再度问道:“可你觉得阿莺她会怎么想?”

“她啊,她大概什么也不会想,我觉得对于她来说,没有什么比吃还重要了。”

“你错了。”

细君神情里莫名一股怜惜,“她只是暂时只有吃的。”

真的么?韩邪默默问了自己一遍,好像是的,不过,这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一场穿越,一场梦罢了。

从陇西郡和韩邪一起东望,让我们目光暂时回到长安,长安巍峨的城门不日前悠悠飘荡出两辆马车,马瘦车朴,略显寒酸,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至于侍女成群的景象更无从提起,唯独没有人赶马,马儿自行走动,因此让人印象深刻。

老马识途,那便是王大夫家的了。

好不容易从长安以南的秦岭越过,又是一片连绵无尽的群山,从东往西宛如一道宫门,和秦岭一起锁住了汉中郡。

从汉中郡折道以西,很快就可以再遇见一座被群山环绕,却水土丰茂,堪称世外人间的山城。

那便是南郡秭归县,今湖北宜昌,素有书香之名,乃是王大夫的家乡,也是王莺此行的终点。

王大夫久别家乡,边让自家夫人擦拭泪水边介绍说:“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阿莺,你记好了,到时候见到你祖父,就这么答他便可。”

“祖父是什么样的人?”

王莺有些紧张,还没到就教自家女儿回答问题,看来祖父在父亲的心中地位很高。

“不要紧,只是位读书人。”

夫人轻轻笑道,并凝视着王大夫,似乎是回想起了以前的时光,“那时候,你爹可没少因为背不了书挨板子。”

王莺捂住嘴偷笑,王大夫神色一正:“笑什么笑,等会就轮到你了。”

“还有几时到啊?”

坐惯了飞机高铁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王莺,对于第一次出远门的速度还是始料未及。这小半个月她从忐忑到欢快,从欢快到郁闷,再到快被颠昏了的脑袋,实在是苦不堪言。

“快了快了。”

虽是说着快了,却还有半日的路。王莺撩开车帘,满目是一条大河,没有长江以往的轰隆隆激流勇进,唯有书香儿女似的温柔涵养。沿着江流望去,渔船水黾似的悠悠漂在水面上,不时传来一阵歌声。

鱼米之乡。

椭圆形的车轮依旧在颠簸,马儿饿了便自己会停车,王莺从车上跳下,沉醉在这乡野林间的夏日光漾里,就着平时有些吵闹的蝉鸣,此时正是午睡的理想状况。

可是不能睡。

生火、做饭,这次不仅有嗷嗷待哺的王里脊,更是一大家子足足五张嘴,小鹂给她打下手,王大夫则屁颠屁颠去捡柴火。

王莺瞅瞅空空如也的水袋,让小鹂去江边取些来,古代啥都不好但是水好,山清水秀的中华大地无论走到哪里,基本没有水质不合格的情况。

风餐露宿,一切从简。

王莺很快将肉干煮了,又寻了些现下的野菜,比如蒲公英,很多人觉得蒲公英不能吃,那是大错特错,只要在有心人手里,那便是一道美味佳肴。

蒲公英焯一遍水,就着腊肉炒好,接着煮一锅小米粥,就是再简单不过的一顿朝饭了。

即便这几天因为王里脊这个小孩子的原因,大家都习惯睡个懒觉再赶路,可午后再吃第一顿饭,依然不符合他们的生物钟,所以饿得有些头晕眼花,以至于王莺多次怀疑自己这一大家子到底是多久没吃饭了。

饭足,马饱,再度上路。

打江边的山路慢慢悠悠,好似闲逛一般漫步于山林之间,近乡情怯,王大夫带着家眷下车步行,美名其曰“消食”。

果然还是吃太饱了。

王莺就着蝉鸣与鸟歌,在山的演唱会里渐行渐远。

不出半日,秭归县就出现在眼前,依山而建的乡镇和重庆的山城十分相似,可是给人的感觉更有一种云南的寨子味道,终其原因,还是有水罢。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就在这样一个安静得有些单调的午后,王莺踏进了王家的大门,稍稍落在王里脊的后面,也恰好在一片喧闹之外。

她说,这样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