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匈奴长歌 > 第十二章 似乎不是一盘好棋

第十二章 似乎不是一盘好棋

白色襦裙的妇人提着微黄色灯笼踏出府中,柔和的光更给她面庞增一抹风韵。

从自家府中走出正是陵城长街,长街在夜色掩映下安凉如水。街上的石板有些凉,凉意从鞋底沁进来,一直照拂到她心上。

她家的姑娘还没回来。

有一个死鬼丝毫不慌,也厌烦自己留在家中吵闹。她身边没有可以调遣的人,只能自己从府中走来,迈向这长安满是灯笼的夜。

就像她手中那微黄,陵城里家家都挂着三两盏,且更繁盛,也更费蜡烛。

确切的说,大部分人家都用的是油灯,更低廉、更明亮,只是没有灯笼那圆圆的身子好看。

不过蒙了一层纸。

太子瞧着清石楼外的灯笼发神,当然不是为了灯笼,而是楼里刚刚传来的叫唤。

“请吧。”

这叫唤里满是腐儒的酸气,没有谁喜欢这股酸气,但是没有谁敢轻视这股酸气。

他迈步进楼,头也不回:“都到了?”

季长自然知道殿下说的谁:“都到了。”

从前门进去是一小院,小院里侯着不少杂役,负责管事的男子慈眉善目。他慧眼一双,上可识微服天子,下可辩真假乞丐,偏嘴巧不止,替这楼子挡了不少风雨。

见来人气度不凡,他知道主子嘱托的“贵客”到了。便遣开杂役,自个领到楼前:“戏快开始,就等您了。”

“寻个僻静处。”

“是。”

清石楼中,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中央那湾泉水旁,竟没人注意到两位男子悄悄摸进角落。

这二人没要茶没要酒,只要了两个杯子,其中一人摸出一陶壶,斟酌出少许玫红色液体:“殿下,您已经喝够多了。”

“废话少说,瓜子呢?”

季长从胸口倒出一小山似瓜子。

“花生呢?”

袖子里摸出两小碟花生,夹杂一些大块的胡豆。

“酥饼?”

裤裆——咳咳,是腰包里解出一纸包,包中露出金黄色油炸酥饼一角。

“不错,开始吧。”

不香不认识】

好香。

韩邪看着几人走下拜礼,只觉无趣,自己凡夫俗子,无心掺杂这些勾心斗角中,许是以前历史看多了,这些尔虞我诈韩邪打心底里厌烦。

但那些人热衷于此。

他不是没眼力劲的人,曾世子领头,张骞牵线,卫青、细君、王莺,身后都站了某些人,代表了某种意志,某种来自平民和落魄贵族的意志。

至于对面御史大人领头,六位侍御史身后便是朝廷诸多势力,在这种负责监察的位置上,哪一家都得放上一枚棋子。也就是说,这何御史和他的六条狗,服务着起码不少于六派的文武派系。

哼哼。

韩邪苦笑,他还是比较中意空气中突然传来的香味。香味源自一楼某个角落,他目光穿过竞相叫好的官役,直抵那个角落从裤腰里扒拉出金黄色酥饼的黑小伙。

看着这个突然挤上桌的年轻人,黑小伙脸更黑了,旁的那公子急忙把酥饼塞他嘴里,转而笑道:“这位兄弟,怎么称呼?”

韩邪看这人一身贵气,眉眼虚浮,定是富家纨绔,为他所不喜,但美食在前,不可见外。将将夺了一块酥饼,啃上一口,连说话都带些香气:“在下韩邪,斗胆来讨个饼吃。”

那人推来一杯茶:“但吃无妨,在下文彻,韩邪兄为何在此?”

“替人当侍卫,文公子呢?”

“找好吃的,顺便凑热闹。”

文公子朝中心石岛一指,那十余人已经分两边站立,隔泉相望,分外冷静。

韩邪接过递来的花生碟子:“公子可认识这些人?”

“认识,季长,你来讲讲。”

嘎嘣嘎嘣,对面响起一连串嚼胡豆声,这公子真是好牙口。

伴随御史大人一声令下,白胡子老头张骞和对面的邓御史依次落座,掌棋摇骰而战。

这边那黑小伙也吃下酥饼,收了脸色,在公子身侧娓娓道来:“左边那位可是咱大汉朝的奇人。”

“张骞大人?”

“正是。”

季长微惊,他没想到这小侍卫也认识张骞,不过遂即释然,张骞大人的威名远扬很正常,“大人出身微末,二十五岁那年舍命替我大汉使西域,拓新路,没想到被匈奴那厮贼人抓住软禁起来。”

“不仅替他娶了老婆、添了小妾,还奉为座上宾,好吃好喝招待着——可大人气节,令我等佩服!历经十年隐忍,终于逃回我大汉,将这新路开,西域通,解我大汉百年之围!”

这些话韩邪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废话,历史书上写的明明白白。他瓜子花生不停,只问:“右手那老头呢?他刚才可是和张骞大人拌嘴来着。”

“邓御史是邓家人。”

韩邪对朝中势力并无了解:“邓家是?”

季长向文公子使了使眼色,文公子示意他但说无妨。季长饮口茶解渴,继续说来:“邓家是六家之一。”

“六家?”

“即是邓家、窦家、陈家、李家、萧家、老刘家,也称官六家,他们要么官宦世家,要么皇亲国戚。其中邓家主文书,窦家主朝纲,陈家主礼乐,李家主军事,萧家主律法,老刘家是天子兄弟,只管享清福。”

文公子悠悠抿口茶水:“后面的等会再细说,棋开了。”

邓御史开局老辣,三子呈犄角之势攻来,直叫旁人冷汗直冒,好一快招!不愧是御史台头号御史!

张骞不慌不忙,步步退让,巧妙构造出一张网,只等这老家伙往里钻。

哪肯?

姓邓的一眼便识破张骞诡计,干脆将计就计,派一弃子入其中,转而用其余五子编织牢笼。

显然二人对弈多次,张骞窃笑几声,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倒是邓御史被这几声怪叫乱了心神。

“本就不宁,还被扰乱。”

季长忧心忡忡,“邓御史怕是要败了。”

“他们既然定了彩头,可不会轻易放手。”

文公子看着狼吞虎咽的韩邪,拍手又让人上了几道小菜,“韩邪兄可是觉得这二人棋艺不精,不忍直视?”

韩邪愣了愣:“公子,我不会下棋。”

文彻、季长:……

韩邪:为什么人人都喜欢下棋?好好吃饭不行吗?

文公子只觉有趣:“你这种人很少见了,不想学一学吗?很好玩的。”

韩邪挠头:“小子自幼长在深山,此次回乡投奔师兄,再过三月便从军去大宛,还是多习箭术,为国报效更好。”

文公子和季长相视,面露异色,皆摇头。

人人都知出征大宛毫无胜算,这、难不成又是一枚弃子?

台下韩邪风卷残云:“掌柜的,再来一份。”

台上张骞冷汗直冒:莫非自己真的想错了?

只见邓御史一子落出,那诱饵直捣张骞长龙,凭一子之力造就摧枯拉朽之势,片刻便扫去三子——大局已定。

“太中大夫,草民就要有草民的觉悟,这些年你僭越太多了。活着不好么?”

第一局,张骞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