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元玺 > 第四十二章 逃离

第四十二章 逃离

“这伙马匪和以前的不一样,若是继续守在村子里,那便是等死。”

村长满脸愁苦坐在祠堂内,听着剑姑的话,同村的几个老人闻言也都有些惊讶。

老人抬起头看了眼剑姑,两人眼神撞在一起,老人读懂了里面藏着的别的意思。

“我记得附近的山头上有个以前马匪留下的寨子,虽然破败了些,但稍稍修缮一下,应该也能挡上一阵子。”

“我去通知村里人。”剑姑转身便走,看到赵广源和宁杏儿两人站在身后,她脚步一顿朝着宁杏儿道:“一会你就带着他回京,出了村子朝右边一直走,有条捷径,穿过一座峡谷便可以直接走上官道。”

宁杏儿微微犹豫,还没出声,赵广源却是率先开口道:“我不走,我要留下来帮你们。”

剑姑闻言眉头一皱,两条眉毛几乎都要拧在一起,她斥责道:“你留在这有什么用,我的心愿已经了了,从此你我再无瓜葛,回京城做你的皇帝去。”

“我不走!”赵广源也难得倔强起来,“我要留下来帮你们!”

剑姑瞪了一眼赵广源,不再理会,而是给了宁杏儿一个眼神,后者微微点头。

村民东西收拾的很快,因为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大家恋恋不舍的抚摸着自家的门板和泥墙栅栏,叹了口气跟着大部队朝着山上而去。

没有人想着私自逃命,因为天下虽大,已无处容身,这里便是最后的家。

剑姑离众人而去,回来时身上沾着血迹,声音也阴冷了几分。

“是北齐的骑兵,十人一队,正在四处搜寻,我杀了两队,但他们行军严密,想来不一会便能追上,要抓紧时间了。”

又看到站在村长旁的宁杏儿,眉头紧锁道:“你们怎么还没走?”

宁杏儿指着不远处正在帮着村民们用力推车的赵广源道:“他说他知道马贼凶悍,这些人本就是他引来的,如果走了,他心里会不安,希望我能留下来帮你们。”

“他疯你也跟着疯吗!那是北齐的骑兵,不是寻常的马贼!”

女子闻言暗骂一声。

“见死不救,我也做不到。”

“总比好过所有人一起死!他是大乾的皇帝,鸿云把命都给了他,就是希望他能好好活下去,你们赶紧给我走!”

“果然,”宁杏儿深深的看了剑姑一眼,“你根本就没有杀他的心思。”

剑姑还要说些什么,一只响箭突然腾空而起,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剑姑和宁杏儿见状同时出声道:“来了!”

剑姑看了看前方,面色难看道:“他们已经追过来了,现在走也来不及了,你快带人上去,那座山寨的木屋内我放着不少兵刃,你挑着精壮的分下去,守在寨子口,我先去拖住他们。”

村民们加快了步伐,不少沉重事物都被扔掉,连唯一那头村里的老黄牛也在众人的哭喊声中被系在林子里的老树旁,祈求不被发现。

剑姑登上树冠,遥遥看着远处响箭升起之处,星星火光在远处慢慢闪烁。

她握紧了手中墨绿色的长剑,朝着远处急驰而去。

一队骑兵穿着马匪的装扮,两人一组快速的在林间搜寻。

方才寻到的两队尸首让他们很不安,对方出手干净利落,毫无拖地带水,几乎所有人都是一剑致命。

他们不是寻常的兵甲,而是真正生死战场之上磨炼而出的百战之师,但仍是在马上被人一剑击杀,不由让人心中胆寒。

直到他们发现了一个村子,一个没有人的村子,但无处不在的痕迹都在告诉他们,这里的人不过刚刚离开。

毫不犹豫的,骑兵首领掏出响箭,他有预感,那个隐藏在暗处的杀手,还有这一个人去楼空的村落,无一不显示出异常。

或许目标已经找到了。

想到大将军事后丰厚的赏赐,隐藏在面具下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扬。

唯一遗憾的便是这一路上为了追问消息,不能如往日攻入乾境般抢掠一番,实在是有些遗憾。

回想起之前几个村落里,倒也有几个姿色不错的村妇,却只能当场斩杀了,不禁叹了口气。

他突然感觉到一阵风声,没错,很确定的便是风声,接着他看到一名女子出现在道路正中,他发誓刚在这女子绝不在这里。

这女子虽然是背对着他,但是这从光这身段看来,倒是十分诱人。

他心里火热起来,大军赶来尚有不少时间,不如.....

他想要舔舔嘴唇,却发现自己的舌头已经不听使唤了。

嗯?怎么回事?

视线一直朝下,慢慢跌落,他看到自己的身子,自己的脚,还有被马蹄践踏后与泥地混在一起的牛粪。

真恶心呐,这是他眼神中最后透露出的信息。

无头的骑士摇摇晃晃跌落在地,座下战马发出一阵不安的嘶鸣,引起了正在村中搜寻之人的注意力。

他们快步走到村子中间,看到地上的那具无头尸体,心中大寒,刚要四下观望,只感觉脖子一冰,随即一阵刺痛,鲜血慢慢喷涌而出,一个个的捂着脖子跪倒在地。

剑姑出现在大道之上,看着路的尽头,眼神里浮现出一丝不安。

待剑姑回去时,众人正在寨子前热火朝天的加固栅栏,赵广源帮忙搬着东西,满头大汗却不见一丝厌倦。

剑姑没有出声,而是悄然入内,找到宁杏儿沉声道:“你们观海楼还有别的人吗?”

宁杏儿被这一句话问的糊涂了,疑惑道:“什么人?”

“来寻赵广源的人。”

宁杏儿这才回过神,点头道:“有,京中的高手来了大半,都在随着乾卫搜寻。”

“乾卫....”剑姑皱眉沉思。

“对了,”宁杏儿似乎是想起了什么,问道:“方才说道有官兵,为何你们第一反应便是乾卫?”

剑姑深深的看了她一眼,将乙四的事情说与他听。

宁杏儿闻言陷入沉默,喃喃道:“竟会有这种事....”

“边境太远,此时去传消息已然来不及,我不信任乾卫,所以你有没有办法,让你们观海楼的人过来,同时不惊动乾卫的?”

“我想想,”宁杏儿秀眉紧皱,“若是在海边或是城内,我们观海楼自然有一万种法子,但在这深山内,乾卫又是和楼内兄弟一同追寻,想要不惊动乾卫几乎不可能。”

剑姑神色一暗,点了点头,刚要离去,犹豫了下,还是低声道:“若是抵挡不住,你们便从后山先行离去吧。”

“怎么了?”宁杏儿从听出一丝不同寻常的含义。

剑姑微微沉默:“来的都是百战骑兵,身手矫捷,是骑兵中的精锐,足以见出北齐对此事的重视,想来后面会有源源不断的支援。”

“你也不要陪着他意气用事,这事情是我一人惹出来的,我不想让这孩子也跟着白白死去,他....”剑姑看了眼正在擦拭汗珠的赵广源,轻声道:“他是鸿云留下的希望,还是好好活下去吧。”

就在两人说话间,村长将剑姑唤了过去,听完她的话,村长叹息着闭上眼睛。

再睁眼时,村长睁开眼,眼神中已经不见了之前的愁苦,而是充满了决绝。

“村里有不少孩子,”老人的话里透露着从未有过的冷酷,丝毫不见往日的慈祥,“等到马贼杀上山,我会让田老四、刘老和王二麻子他们每个人都抱着一个孩子逃命。到时候我们在这吸引北齐人注意,”他目光转向宁杏儿,“姑娘就带着你的弟弟,朝着回去的方向一直走,其他人会替姑娘吸引齐人注意的。姑娘似乎也是有功夫在身的,脚程好,只要小心些想来可以把这孩子带回去。”

“不行!”剑姑和宁杏儿同时脱口而出。

“怎么不行!”老人用力敲打着拐杖,低声怒道:“若不是你将这孩子牵扯进来,又怎么落得现在这个局面。”

剑姑啪的一声跪在地上,眼神倔强的看着老人说:“就算是我惹得祸,一人做事一人当,我去拦住北齐人,但这些孩子是无辜的!”

“愚蠢!”老人气的满脸通红,“倾巢之下岂有完卵!不早作决断,到时候一个也跑不了!与其坐以待毙白白送死,还不如用他们的性命,去换当今皇帝的性命!”

剑姑双眼通红,死死的看着村长道:“可他们都是孩子啊!”

村长看着剑姑许久,这才长长的叹息道:“罢了罢了,若不是你这些年一直护着附近的安全,村子里也不会一直这么太平。”

宁杏儿也沉声道:“村长,此处虽是偏远,但终究是我大乾疆土,离北军大营并不是特别远,我们只要撑住些时日,只要有巡边将士发现了齐军踪迹,一定会出兵的,到时候我们就有救了。”

“但愿如此吧....”

齐军的速度很快,这还是群山内不利于奔袭,已经有不少齐军顺着声响跑了过来,自然发现了躺了一地的尸体。

“这是剑伤,极浅,几人都是在毫无防备之下被突然杀死,境界定然很高,看来我们是找到了。”那副将仔细查验了一番,看着这空寂的村落,下令道:“传令下去,十人一组,给我散开搜寻,发现有任何异常之处及时上报,切记,若是遇到敌人,不要缠斗,尽早撤离!”

“是!”手下骑兵轰然散去,如一根根利剑射入附近树林之中。

那副官则是纹丝不动的坐在马上,右手搭在剑上轻点,好似在闭目沉思。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手下的探子们也陆续传来消息。

“报!发现远处山路发现多人行踪!”

“报!三里外发现我军尸首,死状与此处一致!”

“报.....”

随着消息越来越多,副官脸上的笑容也愈来愈明显,最后他大笑道:“本将先回大营告知将军,你们几个去将其余几路人马统统叫过来,把这一带团团围住,查探出人到底藏在哪。记住了,只要查到即刻撤离,火速将消息送往大营。”

“属下遵命!”骑兵轰然允诺,只是其中一人询问道:“大人,我们人数众多,为什么不直接冲杀过去?”

副官笑道:“困兽犹斗,与其耗费兵力厮杀,还不如瓮中捉鳖。原先我还担心她直接带人逃走,不过现在看来是白费功夫了。你倒是提醒了我,派人去通知绕去南边的人,不用再等了,可以收网了。”

“是!”手下骑兵纷纷散去。

看了眼天色,副官冷眼扫视了一圈这个村落,嘴上露出一个残忍的笑意道:“将这里给我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