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司马长戈名士剑 > 第18章 太子的危机

第18章 太子的危机

几天之后,司马炎在含章殿单独召见卫瓘,侍中和峤侍侧。司马炎直接了当地问道:“卫公,你认为太子的才能怎么样?”

卫瓘略一沉吟,即不紧不慢地说:“陛下,俗话说,知子莫如父。太子资质,陛下了然于胸。今日天下事繁,四方多故,以太子之力,可以做一个悠游贵公子,如果要负荷社稷之重,则不是老臣所能想象到的。老臣与太子素来没有任何嫌隙瓜葛,所以肺腑之言,还望陛下垂鉴。”

司马炎面无表情的转过头,看了看和峤,问道:“和侍中意下如何?”

和峤似乎早有准备,朗声答道:“陛下,太子淳朴亲和,平易近人,若是生在古时,做一国之君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只不过今天世俗轻薄,人心难料,太子殿下恐怕会耽误陛下这偌大的家业。”

司马炎听完,没有做什么反应,慢慢从案上抽出一卷书简,示意侍从递给卫瓘。司马炎说:“卫公,这是太子前日上奏的奏表,感觉怎么样?”

卫瓘浏览了一下,回答说:“陛下,恕臣直言,此表必为东宫舍人所为,愿陛下详察。”

司马炎漫不经心的回应道:“是吗?来人!”侍从应了一声,司马炎吩咐,“速召太子二傅、中庶子、中舍人、洗马、率更、家令,到含章殿,朕设宴款待。”

(注:太子二傅,即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傅的地位略高,太子对二傅执弟子礼。太子的老师还有太师、少师、太保、少保等。其中,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少”或“三孤”。这些都是名望很高,却没有实际权力的官职。)

(注:中庶子,即太子中庶子,东宫属官,为太子的侍从官,其地位低于太子二傅。)

(注:中舍人,即太子中舍人,东宫属官;晋武帝咸宁四年,即公元278年开始设置,以舍人中才学优秀者,与中庶子同掌太子宫文翰;位在中庶子之下,洗马之上。)

(注:洗马【xiǎnmǎ】,即太子洗马,汉时亦作“先马”,也是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导,故得名。)

(注:率更【lǜgēng】,即太子率更令的简称,东宫属官;秦朝设置,因其掌知漏刻,故名率更;晋代率更令主管宫殿门户及赏罚,职位在太子家令之上。)

(注:家令,即太子家令,为皇家属官,主管太子家事。此处司马炎将太子周围的属官以宴请的名义召来,然后给太子出题,以防他们给太子出主意,意在测试太子的真实能力。)

司马炎又扭过头看着卫瓘,从案几上抽出另外一卷书简,说道:“卫公,这是客曹尚书昨日呈上来的,说的是并、冀二州大水,内附之胡人无以谋生,请求内徙,尚书台不敢自专,请旨定夺。”

(注:客曹,官署名;西汉成帝初置尚书四人,分四曹办事,客曹为其一,主管少数民族及外国事务。)

司马炎小心翼翼地将书简用丝带捆绑,然后封入一锦囊中,召过一名内侍,命其将锦囊交付太子,着太子即行批阅决断,然后将太子答诏的书简密封带回。

皇太子妃贾南风今天心情很不错,原因是她母亲郭槐、妹妹贾午带着小外甥韩谧,一大早就来串门,还带了不少她打小就爱吃的小零食。好心情一直持续到皇帝的第一个特使突然来到东宫,把东宫僚属,一股脑地请去赴宴。

贾南风很纳闷,今天也不是个什么特别的日子呀。贾南风还没有回过神来,第二个特使又到了,这下全明白了。

太子司马衷正在与伴读小厮张泓玩一种跳格子的棋盘游戏,已经玩了一上午了,仍然兴致勃勃。听到特使宣旨,司马衷很是扫兴,从特使手中接过诏简,一脸不情愿的往书房去了。

贾南风竭力控制着内心的抓狂,满面春风地把诏使安顿在厢房等待,然后叮咛侍婢们小心服侍,自己匆匆地跟进书房。

司马衷坐在案前,抓耳挠腮。贾南风抓过书简看了看,也不知所云。她转身出去,唤过侍女陈舞,说:“快去西小巷请伏生过来。”

伏生是贾充府上的西席,陈舞在贾府时曾经见过。不多时,陈舞领着伏生从东宫侧门悄悄地溜了进来,然后就径直朝书房去了。

(注:西席,贵族家庭教师尊称。《称谓录》卷八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意思是,汉明帝当太子时就拜桓荣为老师,当上皇帝后,他到桓荣住的太常府内,请桓荣靠西而坐。古代礼仪中,此座位最尊贵。于是后来人们就把家庭教师,乃至所有老师尊称为西席。)

伏生见到司马衷与贾南风,刚要行礼,贾南风立即摆摆手,让张泓把诏简拿给伏生看,伏生略一浏览,即说道:“这个倒也不难。”

贾南风长舒一口气,即命张泓给伏生看座。伏生坐定,略一思索,随即挥笔成文,洋洋数百言。

贾南风接过一看,也不甚明了,放于案头,转身出去,唤过陈舞去取来赏钱,然后原路送伏生回去。

贾南风回到书房,兴冲冲地取过伏生所书的答简,用丝带缠绑,打算让司马衷交给诏使交差。

张泓忽然“扑通”跪下,说道:“殿下,不妥!”

贾南风有点诧异,问道:“有何不妥?”

张泓回答道:“太子殿下的文采,陛下心里很清楚。这篇答文文辞斐然,引经据典。陛下圣质明睿,一定会追查草拟此文之人,到时候岂不是惹了大麻烦?”

贾南风一个激灵,猛地一身冷汗,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张泓不慌不忙地说:“依小臣愚见,不如有话直说,言简意达。”

贾南风大喜,说道:“真没看出来,你这小子还有这见识。快坐下,写好了将来有你受不尽的好处。”

张泓立即起身,稍微整理一下衣冠,坐在一边儿写了起来。不大一会儿,就写好了。贾南风拿起来一看,上面写道:“并、冀大水,灾民流离,朕忝为元元父母,痛彻心肺;内附之胡,亦朕之子民,奈何坐视其困于衣食而无动于衷?可听其内徙,于司、豫、徐诸州,择其土旷人稀之处而暂居之,待水灾过后,可听任其迁回原籍。”

(注:元元,指黎民百姓。陆游《读书》诗中有“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之句。)

(注:司,指的是司州;西晋时,京师洛阳周围地区为司州;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部。)

贾南风激动的手都有点哆嗦,她小心翼翼的拿起丝带,准备扎起书简,张泓踏上一步,一揖道:“慢着!”

贾南风一脸茫然,问道:“还有什么不妥?”

张泓沉声道:“可令太子殿下亲手誊写一份,这样陛下看了更加可信。”

贾南风一拍脑袋,道:“好险!”

司马衷憨憨地笑了笑,接过贾南风递来的书简,照着又重抄写了一份,贾南风又细细地检查了一遍,这才用丝带绑好,交给司马衷。

正在厢房里与侍女们调笑的敕使,见到司马衷进来,立即收起笑容。司马衷恭恭敬敬地递上敕使的书简,以及自己答诏的书简,敕使把它们封入锦囊,即告辞离去。

含章殿的宴会还在继续。匆匆赶回的内侍伏在阶下,司马炎将司马衷的答简展开,略略看了看,“嗬嗬”一笑,又卷上,示意内侍递给卫瓘。

卫瓘疑惑地接过书简,看完脸色一变。司马炎语带调侃地说:“卫公还有什么高见?”

卫瓘立即起身离席,伏在阶下,声音微微有些颤抖地说:“老臣无言以对,狼狈失据。”

司马炎哈哈一笑,命令内侍扶起卫瓘归座,然后说道:“卫公既然失言,当罚酒三杯。来人!给卫公倒上酒。”

东宫僚属都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忽然,有内侍匆匆上殿,跪下奏道:“有淮南军报!”

司马炎手一挥,道:“呈上来。”

内侍呈上一册书简,司马炎展开细看,不仅喜形于色,大声说道:“扬州刺史应绰大破吴军于皖城。斩首五千,毁战船六百余艘,焚积谷百万斛。哈哈哈,今天当与诸君痛饮。”

几天后,在东宫的内殿,太子妃贾南风心神不宁地在门口张望。过了一会儿,侍女陈舞匆匆走来。进屋后,贾南风急忙问她:“阿翁可说些什么?”

陈舞眼睛四下瞄了一下,悄声说:“太尉大人说,卫瓘这个老东西,差点儿就毁了你的前程!”

贾南风咬咬牙,恨恨道:“这个老东西,早晚要收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