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兵行天下之楚魏 > 第七十七章 盛会之后

第七十七章 盛会之后

城主府内,前一天在此聚首的江湖宗师再次齐聚,只是这回少了三个席位,分别是主位上的两位城主聂大千和齐万古以及雄天玺。

养鹤山庄宇文邕道:“诸位,昨夜发生的事过于离奇,兴许是两位城主之间的纠葛造成,但是我认为涅槃城既然立于江湖,就不能这么倒下去。”

石碑门段广琛附和道:“宇文兄的意思是?”

宇文邕:“我认为可以在我们几人之中另选城主。”

其实在几位宗师心里都有此想法,只不过几人都有顾忌,故没有提出。

宇文邕:“不知几位如何让看?”

既然话都挑明了段广琛思忖片刻后道:“我觉得王兄可以担任城主一职,不老楼有王兄坐镇,又有聂三娘这样的巾帼辅佐。”

此话一出,不老楼山主王君廓自然连连推辞。其余宗师也都心思各异。

单丘生:“我倒是觉得没有必要非得选一个城主,之前涅槃城有南北两大城主,现在完全可以设三个四个城主嘛!”

单丘生此言,一出各大宗师皆在思虑。

其实众人的心思单丘生自然能看穿,自我推荐又不太好意思,只得先抬举他人然后以争得他人的推举。

他接着道:“我向来闲散惯了,也就做不得这城主高位,所以你们就别考虑我了。”

此时尚文通也说到:“我崖山剑派距离中原太过遥远,也做不得。”

单丘生和尚文通两人相继退出,这下子就剩下四人了。

单丘生:“好了!好了!诸位就不要谦让了,我觉得剩下的四位,可以同时执掌这涅槃城,这江湖的重担就交给你们了。”

一场武道会,以天下人意想不到的结局收尾,聂大千齐万古两位城主双双退隐,涅槃城由十大宗门中的养鹤山庄,不老楼,石碑门,云梦谷接管。

虽然此事在江湖掀起不小的波澜,但是由于十大宗门实力强大,底层的江湖人也都只得接受。反正换谁统领涅槃城,他们的日子都还得照常过。

离涅槃城三十里外的一处乡野,有一行奇装异服的汉子在赶路,为首的四个是皮肤黝黑的力士,在他们的肩上都抬着一根赛过胳臂粗的板竹,一前一后,而在那两根板竹之上,放着一张四方皆有垂帘遮盖的辇,看其服饰猜出此一行人乃是南疆魁元阁人众。

在辇的旁侧正有一个铁面人骑在马上,恭敬的向辇上的人禀告:“师尊弟子无能,未能替师尊俘获上品‘鼎炉’。”

辇上传来声音:“中原有句名言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正是在武库内欲要掳走蔺蕊的雄天玺。

“此来中原‘鼎炉’不算什么?夷人武库对我而言也是可有可无,但有过必然要罚,为了给你们长点记性,传令三阁弟子赏双穿之刑。”

双穿即以利刃穿一手一足。

“徒儿你暂时可以不受罚,接下来为师有个任务交给你。”

“谢师尊!”

“金银二甲现在已经到了京都了,你就去相助他们吧!”

同样在背离涅槃城而去的还有这样一行人,他们身上都携带着夷人枪械四五十人排成两个纵列,虽然身着江湖人士的衣衫,但是其步调行姿莫不是整齐划一,如果此时有行伍中人能够看到,就会清楚这样的人群,必然是一支经过严格训练的军士。

他们正是在夷人武库中,由魏道弘带领的人马,虽然此行没能将夷人武库尽数搬走,但他们还是带走了武库之中唯一一批夷人枪械,也是夷人武库之中现如今仅存于世的。

魏道弘骑马当先,在他身旁还有一员佩剑武士,魏道弘:我觉得此次武道会其后似有推手。”

“公子的意思是,有人在主导武道会?难道是靖王殿下。”

“我最开始也猜测是我那叔叔,世人都知道涅槃城武库是靖王的囊中之物,可是武库这边发生了这样重大的事件,也不见靖王有何动作,想必是另有其人。”

“那一定和那个披发男子,还有齐万古有关系,”说到这里武士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竟变了颜色。

“公子你说得幕后之人,竟能够同时指派两大宗师级别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势利有些可怕呀!”

魏道弘没有应答,他昂起头颅看着有些火红的朝云,俗语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天也许说变就变了。

此时在与中原大陆隔海相望的瀛洲岛上,一男子像往常一样隔着茫茫大海,窥视那块巨大的中原之地。

“可惜了好好的一座武库,司马家的‘麒麟子’吗?是个好对手。”

武道盛会之后,江湖有新十大高手榜出列,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佛道两宗内居然有四人上榜,旧江湖的北斗南宗之争,变成了武道与玄道之争。

就在涅槃城武道会如火如荼的举行的时候,在魏国还发生了几件大事,第一件起源于更换姓氏。

楚州节度使于知远更名为刘知远。

楚州作为魏国南部最大的州,然而这个州的治权却一直不在司马家手中,这里面有一些历史渊源,就算是在魏国最鼎盛的武帝宣帝时期也未曾解决。

“楚州于氏”五代都是楚州这片土地的主人,传至于知远则是个异数,因为他骨子里没有一丝于氏血脉。

他只是第四任楚州节度使的义子,凭借着军队的支持以及强硬的手腕在第四任节度使死后,相继击败了其三个亲生儿子,最终坐上楚州节度使之位。

十年来于知远励精图治,上交好魏庭下结亲诸州,并积极的向南边拓展势利,对此朝廷上下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景帝时期楚州于知远和禹州萧渊,被视为帝国最有能力的封疆大吏,因为禹楚二州相接的分别是北胡和南疆蛮夷,此二地历代都是边患闹得最凶的地方,但是两人镇守南北却时常传来捷报,使得景帝一朝几无边患。

一向还算本分守己的于知远,只是改换了一个姓氏就令天下震动,只因为节度使大人更换的这个姓氏太过忌讳,“刘”乃是前朝国姓也!

魏兴百年国人渐忘楚,刘氏一族也在魏庭刻意打压下消逝光芒,即便魏开国以姓氏定品序之时,食楚俸经年的臣子,竟无一胆敢举荐刘氏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