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山海九洲纵横录 > 第七十四章 王导主政

第七十四章 王导主政

东晋经历了王敦之乱,然后苏峻之乱,再到郭默之乱,国立大损,但是也因此世家大族没有为了朝廷大权而再次发生大战。而陶侃介绍一个比较直接的例子,陶侃因为自身实力增强,而对王导一直有意见,当然其他大臣大多是敢怒不敢言,而陶侃则是敢做出来。陶侃想起兵攻占建康,但是因为郗鉴进驻了京口一带,京口离建康也就二百余里,与建康互相为犄角之势,因此陶侃想要兵谏,必须获得郗鉴的同意,不过郗鉴并不同意,认为朝廷此时宜静不宜动,北方石勒虎视眈眈,此时一个休养生息,恢复过力,以备来日收复中原。陶侃得到郗鉴回复之后长长的叹了口气,然后说到:“罢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愿王导不会霍乱朝纲。”

且说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的政局之下,门阀制度更是不断的壮大了士族,因此造成了东晋皇权受极大的制约,其实应该来说是权下放了,从权力来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这个挟天子是世家大族一块做的。而执政的人也是换了很多人了,不过都是在世家大族之间换,而王导之前就一直辅政,成帝也较为喜爱王导,因为没参与王敦之乱而逐渐掌控朝政。

王导主政之后,大力提拔自己的亲信,他们犯了错也不作什么处罚,当然没人敢动他,首先三朝元老的地位摆在那,丞相的大权握着,琅琊王氏的势力也便是吹的,士族都拿他无可奈何。而王导也一直在排挤其他士族势力,对自己的人都比较宽大,苏峻之乱的任让与他关系密切,王导就想赦免他,但是成帝因为中雅、刘超二人,坚决要处死他。而其他参与苏峻之乱的人,看到形势不对而投降的墙头草却能够加官进爵,不过那会还有温峤制约他。

不过凡事皆有原因,王导可不仅仅是想培植自己的势力,因为他培植也犯不着培植别人,自己家族势力就很大。而这一切不过源于风流,此时士族皆是风流人物,王导作为政治和文坛领袖更是登峰造极,自然是爱美酒歌姬,不过偏偏王导娶的夫人曹淑行事泼辣,一点就着,就连王导身边有长的稍微帅的男人也要骂是一顿,龙阳之好可以说历朝历代都有,偏偏王导不是,因此他身边经常看不到帅气汉子和美女。但是这可难不倒风流,于是外宅外室养了一大堆,还有很多私生子女。其中有个歌女,王导是迷的神魂颠倒,而她偏偏还干预政事,经常吹枕边风,因为姓雷,所以还被人取了个外号“雷尚书”。

有次王导宴请大臣,就有人讥笑那些墙头草,王导自然而然的会替这些人说话,但是很多人还是讨厌这些反复无常的小人。宴席到了一半,他的此子王恬比便急匆匆的跟王导耳语了一番,王导脸色瞬间变了,连忙让人备车,不过王恬早已安排好了。一路上王导怕赶不上,就自己用麈尾赶着牛车,那状态非常狼狈,不过幸好在曹夫人之前到达了外宅。原来是曹夫人听说王导养了很多姬妾,便带着二十多人,带上了家伙,奔着王导外宅而去,王导自然担心那些姬妾受到欺负,所以连仪态都顾不上了。

因为这事,秘书监蔡谟还着朝廷有人想给王导加九锡而调侃他,王导看蔡谟一脸正经,还信以为真,非常谦虚的推辞,不过蔡谟接着话语却变了,说皇帝没有赏赐其他东西,只有牛车和麈尾,王导自然知道这是嘲笑他当时的狼狈样子。王导恼羞成怒直接跟蔡谟说:“年轻人,我跟那些贤达之人在洛阳宴席欢聚之时,都没有听说蔡克有个儿子”蔡谟自然是个聪明人,并没有再说什么。

这时候王导心血来潮就突然就给幽州刺史、大单于段辽升为了骠骑将军,并派人去令支宣旨。段辽名义上时晋幽州刺史,现在在给个骠骑将军,不过这种对朝廷来说没什么,一道圣旨,盖个章,毕竟幽州不在手里。而段辽有这个名号他就可以占据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