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山海九洲纵横录 > 第七十三章 堂前捕鹿

第七十三章 堂前捕鹿

此时中国各地年号十分不统一,东晋是咸和六年,羯赵是建平二年,成国是玉衡二十一年,凉州用的则是建兴十九年,按照甲子纪年则是辛卯年。这个时候石勒陆上攻打襄阳的计划成功了,通过海路袭扰扬州的计划虽然收挫,但又没有放弃,本来计划除夕抵达吴郡,但是路上遇到鲨鱼,耽搁了一天。金陵则发现月亮进入南斗。占卜的人说:“有战事要发生。”而此时刘徵大军深入扬州吴郡娄县,大肆劫略,接着又入攻入武进县劫略,被郗鉴派兵击退,于是晋庭便给郗鉴加了个都督吴国诸军事的职务。

几天后,金陵的乐贤堂,晋庭集结了各州郡中的秀才和孝廉,这个时候有鹿出现在堂前,当时就抓了。孙盛认为这时祥瑞:“秀才和孝廉,是天下的贤士;乐贤堂,是养贤士的地方。从丧乱以后,风俗教化遭到破坏,秀才孝廉的策对应试,缺乏四科之实。麖在前面出现,或许是这个缘故?”当然这是自说自话,其实就是动乱以来,都没空去管什么人才不人才,导致这个接待人才的地方都荒芜了,野兽都跑进去了。元宵过后,由于海的盗抢劫,水路转运基本上都中断,于是征发王公以下的没有服役的壮丁,每人运六斛米。

东屠岛,高崇已经完成了对岛上户籍的登记,也已经按照石闵的要求设立了东屠郡下辖五县分别为东屠县、涉罗县、耽津县、耽罗县、儋罗县,郡治耽罗,郡守由高崇兼任,郡尉张昕。县令和县尉的话首先从云台县之前的一些势力中选了一些勇武一点五个担任县尉,县令则是从海东旅团里面挑了五个识得千字以上的两个兵尉,三个都军,其余官吏各从旅团内部抽调。现在县治都已经建起来了,小孩都进入了小学,少年都编入了军队,成年男子一部分编入军队,其余的男子和女子便入乡里,当然还送了三千人去辽东。

对岛上的汉化特别难的当属于南边的儋罗人。儋罗人很有特色,当家、谋生主要靠女子。她们常要潜入水下几十米深处,峻峭的礁石里采集贝类、鲍鱼、海参和海螺等海产品,因此被人称为“海女”,而男人们却留家里操持家务,儋罗县令邓禹第一次遇到全是妻管严的人,这个县有一万三千人,主要是夫乙那部,不过他们酋长已经去了耽罗县,他们酋长的儿子和女儿则去了太武。邓禹作为县令,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就带着男的开垦土地,女的就继续下海,而家里的小孩都去了小学,也有不愿意去的,邓禹派人告诉他们,他们都有户籍,不去将会全家变成奴隶,当然邓禹真的有这个权力。有人不信这个邪,就有两家变成了奴隶,在府衙干苦力,当然也有正面教材,第一背下千字文的给他们家送了一带粮食。能把千字文默写下来,直接就被邓禹任命为小吏。这么一搞,他们就非常愿意学了。当然里和乡都会组织这种识字活动,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

耽罗县城里的高崇在元旦这天开始巡视各县,重点时各县的文教、农业和城防,高崇查的很仔细,甚至直接问当地人千字文的内容。当然大部分县都能背下千字文,这时最基础的,后面就会教他们《毛诗》,然后就是《通识》,就基本完成汉化,不过现在却加上了《太武律》。而那些军营中的少年和小学的小孩都已经完成了《篇章》、《千字文》、《毛诗》、《通识》,之后他们还要学更多,比如《新华夏》、《太武律》等。高崇视察完很高兴,之后他去视察耽罗山下的牧场,牧场主要时饲养马匹,高崇的军队上岸上就打压那些部落,因为反抗,高崇就把他们马匹和牲畜全部集中到了这里,有很聪明投降的,高崇就只要健壮的马。高崇又从中挑选出了三千匹母马和一千匹公马,称为种马,余下的三万匹从中挑选了五千匹送到辽东,结果路上就死了三百多匹。然后在挑选了两万匹马作为军马,余下五千匹就各驿站和县衙作为役使。军马是要阉割的,高崇说暂时不用阉割,等需要送到军队的时候在说。